第十三章逼敵決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分析戰局的時候,不但要站在己方的立場上,還要站在對手的立場上進行考慮。

可以說,在制訂這次的作戰計劃時,衛延年費盡了心神。當然,與白佑彬猜測的完全不一樣,負責制訂作戰計劃的不是一幫沒有上過戰場的參謀,而是一批從各艦隊,各戰區,以及陸戰隊各前線指揮部調回來的參謀軍官。

這些軍官都比較年輕,可都有著豐富的經驗。

在制訂作戰計劃之前,衛延年就給了他們很大的權限,然後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兵棋推演,最終據推演得出的結果來制訂作戰計劃。

可以說,這是制訂大型作戰計劃的必用手段。

參謀軍官分成了二批,一批代表帝國海軍,另外一批則扮演美軍。為了使兵棋推演的進程,以及結果更加接近實際情況,雷霄霆還親自帶著一幫情報軍官充當裁判,並且為扮演敵軍的參謀軍官提供了足夠多的情報。

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帝國海軍有近八成的機會獲得此次作戰行動的勝利。

這次兵棋推演的過程與結果並沒有公佈於眾,直到數十年之後,與之相關的所有檔案都鎖在帝國海軍的機要保險櫃裡面。但是,從戰役的進程,以及戰役的最終結果來看,這次凝聚了帝國海軍上百名優秀軍官的兵棋推演對整個戰役產生了決定的影響。

當時,美軍確實無法搞清楚帝國海軍的真實目的。

五月初的時候,斯普魯恩斯就第一個提出,帝國海軍很有可能繞過中途島,直接攻打瓦胡島。

支持斯普魯恩斯這一推論的,正是帝國海軍的後勤調動。

可以說。作戰艦隊地調動。以及在戰場上地行動。可以做到保密。可是後勤物資。特別是與軍事行動息息相關地後勤保障工作卻無法做到保密。

在無法通過敵軍作戰兵力地調動來判斷敵軍地作戰意圖時。就只能通過其後勤保障工作來判斷其真實意圖。

一個月之內。帝國海軍就向西太平洋上地各個海軍基地與港口調集了以百萬噸計地作戰物資。其中僅提供給艦隊地燃油就多達一百五十萬噸。彈葯則超過了二十五萬噸。這些。都足以證明帝國海軍會在近期採取大規模地行動。

另外。集中在西太平洋上地後勤保障艦船。以及從其他地區調來地運輸船隻。都足以證明帝國海軍有足夠地能力直接攻打瓦胡島。

問題是。斯普魯恩斯地警告並沒有得到重視。

當時。不但哈爾西覺得帝國海軍不可能繞過中途島。就連尼米茲都認為這不大可能。畢竟。從關島出發。直接攻打瓦胡島所需要地兵力與物資投送能力是從中途島出發地三倍以上。所需要地運輸船隻至少提高三倍。

如此一來,多消耗地物資足以讓帝國海軍打下中途島在此情況下,帝國海軍有什麼理由繞過中途島呢?

當然,尼米茲與哈爾西也承認。帝國海軍的最終目的肯定是打下瓦胡島,而不僅僅是攻佔中途島,不然不會在短期內調運那麼多的作戰物資。只是,他們都認為。帝國海軍會首先打下中途島,再進軍瓦胡島。

為了證明這一判斷。尼米茲還讓布萊得利提了一份中途島防禦部署的詳細報告。

按照布萊得利地報告,如果帝國海軍出動十個陸戰師。並且出動所有作戰艦隊,在奪取了制海權的情況下。完全有能力在半個月之內攻佔中途島的地表陣地,開始掃蕩躲藏到地下防禦工事內的美軍殘餘部隊。

因此,只要帝國海軍有足夠多地物資,以及足夠多的工程部隊,就能用二十天地時間打下中途島,並且將中途島建設成進軍瓦胡島的前進基地。

如此一來,帝國海軍很有可能在六月初佔領中途島,在六月下旬進軍瓦胡島。

做出了判斷之後,尼米茲對艦隊部署做出了調整。第五艦隊地三支主力作戰艦隊全部留在了瓦胡島附近海域,避免與帝國海軍決戰。第54艦隊則全力負責珍珠港與美國本土之間的航線安全。

換句話說,尼米茲已經決定放棄中途島了。

五月二十,帝國海軍地破艦隊炮擊了中途島。

謗據這一情況,尼米茲更加堅信,他的判斷沒有錯。帝國海軍正在為進攻中途島做準備,在破艦隊到達之後,其主力作戰艦隊將隨即到達,負責掌握制海權,隨後登陸艦隊就將到達。

問題是,情況在這個時候出現了轉變。

二十四夜間,約翰斯頓島的通信中轉站發來了遭到炮擊的電報。只是電報沒有發完,就突然中斷了。

沒等美軍搞清楚情況,一艘驅逐艦就在瓦胡島南面海域遭遇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