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退步原來是向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近幾天,整個河州最累的人莫過於鄧健鄧大才子。量完土地以後,又開始統計人數,將百姓應得的田地重新分配回去。按照李泰的說法,好地要留給百姓種,衙門有地就成。因為李泰堅信,有一萬多在押人員,定然能將所有的田地管理井井有條。李泰也是為了他們好,萬一哪天釋放,也好留個種地的手藝不是?可凝兒卻笑他偷耍滑,明明是沒有人手,還硬把自己說的那麼好,對此,李泰一切供認不諱!

與芝萌站在農田中,看著百姓低頭秧,李泰也是身有動,唉,咱不是學農業機械的,要是學過,最起碼秧機不成問題吧,到時候再個收割機,可是,唉!人手不夠啊。

“看什麼呢?快走吧。廚師學校那些人還等著你呢。”李泰對著芝萌笑了笑:“雖說潘哥最近不在,你也不用天天跟著我吧。”芝萌笑道:“那如何使得,您可是咱們河州的父母、佛界的禪師,道家的至寶,烹界的新秀,萬一要是出什麼事,怕是天下都要追殺我了。”李泰拉著芝萌的手言道:“快走吧。那些人怕是等急了,從他們到了河州,始終也沒見上一面,人家銀子和耕牛都帶來了,卻是什麼都沒學到。咱們有點騙錢之嫌吧。可是河州太忙了,實在管不了他們,不如這樣吧,一會讓他們過來秧可好?”芝萌一愣:“那如何使得?人家都是方外之人,平常都是百姓供養。雖說山門都有些地,但是也有別人幹,用不著他們啊。哥哥這麼做不太好吧?再說,人家是來學藝的,豈是來幹農活地?”李泰笑了笑:“放心,本官會讓他們願意的,走!”回頭望了望農田,心中不覺一嘆。唉。我怎麼就願意看這場面呢。或許是喜歡豐收吧。

這個廚師學院,李泰還從未來過,最近一段子可把他忙的夠嗆,不過凝兒到是來過幾次,傳授了他們洗面筋的技術,反正這些人也沒什麼乾的,先練習吧。

走到一個大院前。往裡瞧了瞧,只見一塊空地中有不少人在練習洗面,身後是幾間大房子。雖說不正規,但還有點學院的樣子,就是場小了點,房子暗了點,學生大了點,教師少了點。回頭一想。靠,這還是學院嗎。抬頭觀瞧,也沒見到牌匾之類的東西。心中思量。回去要一塊才是。

與芝萌剛走進去,所有的人都看見了他們,連忙了上去:““觀音剎弟子參見前輩~”

“地藏講寺弟子參見前輩”

“碧靈宮弟子參見前輩!”

“藥師古剎弟子參見前輩!”

“法備寺弟子參見前輩!”

“福法寺弟子參見前輩!”

“玉佛寺弟子參見前輩!”

“歸寧庵弟子參見前輩!”

“府文觀弟子參見前輩!”

“安遠觀弟子參見前輩!”

“臺黃庵弟子參見前輩!”

“洪福寺弟子參見前輩!”

“大德寺弟子參見前輩!”一幫幫地道衣青衫,一聲聲地佛音道號,在這裡才明白兩極分化多麼嚴重,有頭髮地,可能從小就沒剃過。沒頭髮的,卻是一也沒有啊。

李泰點了點頭:“諸位同門,無需客氣,今天貧道、貧僧今天本官來這裡,其一,是看看大家學的怎麼樣了。其二,便是過來給諸位陪個不是,河州百廢待興,本官最近忙於公務,怠慢了諸位了,今天來此,見到諸位都在抓緊練習,本官甚是欣。再此,本官與諸位說說,以後,在這裡,不要叫本官前輩,這裡是學院,不是江湖,你們到這裡是來學習的。學好了手藝,不僅要造福同門,同時也要造福於百姓,所以,到這裡來的人,你們之間要叫同學,叫本官院長,叫其它傳授你們手藝之人老師!諸位可明白?”在場之人聽完李泰講話,不少人都不明白,他們都是江湖之人,哪上過學,再者,就算上過,也是叫先生,哪有叫老師的。不少人言道:“前輩。何謂同學?何謂老師?”李泰笑道:“同學乃共同學藝之人,以後本官叫你們,也管你們叫同學。嗯,以後在這裡,所有的人互相稱呼,在名字後面加上同學兩字。也顯著親近一些。也是一種禮儀。其實,人這一生很不容易,能在一起學藝都是一種緣分,我想,諸位與自己地同門師兄弟情一定很深吧。所以,在這裡,你們也是師兄弟,當然了,本官不是讓你們離山棄祖,而是諸位能從千山萬水聚在一起。這本是上天的一種緣分,佛說,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彼此之間的這段緣分,人生過隙,轉眼前,青絲轉白髮,歲月添新墳,待諸位回後,回想在此學藝的一段經歷,也會是一段美好的回憶。

諸位都知道。師者:乃傳道授業解惑也者也。所以,大家以後要叫傳授你們手藝的人叫老師,這是一種尊敬,不管是平民、廟堂、還是在江湖,相信諸位同學都明白尊師重道,雖說這裡不是你們的師門,但老師同樣需要你們地尊敬,所謂,三尺講臺萬丈空,桃花源裡自耕農。磨劍十年圖破壁,開懷一笑坐風。桃李報我山河麗,我付桃李一片情。不為浮華遮望眼,願作泥化落紅。”在場之人聽完李泰地講解,不僅由衷欽佩,沒想到一個老師同學的稱呼都能被他講的如此湛,不少佛門中人心中嘆。禪師說地話就是不一般啊,跟著禪師學習,不僅學到手藝,怕是連佛法都進不少吧。不少道士尼姑也想到,前輩就是前輩,說起話來,頭頭是道啊。既然是李泰講話,又這麼湛。在場所有之人都願意遵守這裡地規矩。彼此之間也都自覺的儘量和氣一些。

“我等謹尊校長教誨!”李泰點了點頭。在場之上檢驗了一下他們的學習成果。看著他們將面洗的不錯,狠狠的誇獎了一下,畢竟人家辛苦那麼多天了,多少給點安不是。其後,站在人群中言道:“諸位同學,既然大家都是悟佛參道之人,今天本校長要選出一些悟高的同學來管理其它同學。嗯,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被選出來的同學要在學藝的同時,替老師們管理別地同學。這些人選出來,諸位要叫他們班長,隊長,小隊長。你們中間。會有一個班長。兩個隊長和兩個小隊長,他就相當於你們師門地師兄,諸位可明白?當了班長。隊長、小隊長之人,帶學藝滿後,本院會發給獎狀,這個獎狀嘛,就是將諸位在這裡地學習情況詳細的告訴你們掌門,也好讓掌門有個瞭解。”嗯?還有這說法?在場不少人都覺著甚是新奇,關鍵是可以管理別人,這對門派之間可真是一個特權,要是哪天回去了,手上再拿個獎狀,掌門都會高看一眼吧,聽聞李泰說完,不少人都問道:“校長,如何選出悟高的人呢?”李泰笑道:“萬物都有其規律,既然要悟,便要明白萬物之始,諸位隨我來!”說完,帶著幾十名學院,浩浩蕩蕩的向城門走去。

芝萌在後面憋著笑不敢出聲,心道,這人,當真是壞死了。見人說人話,遇鬼搭鬼語、抓著和尚道士也不忘了秧。

來到城東,看到不少在押人員都在低頭秧,找了一塊屬於衙門的水田,李泰言道:“諸位下去秧,隨後,告訴本院都悟到什麼!諸位要平心靜氣,不慌不亂,每之時,要體會里面的含義啊。”大夥互相看了看,誰都不願意踏進這刺骨之水,但奈何院長講話,還要選出班長,還能演習佛理,不少人也都脫下了鞋子,呲牙咧嘴的踏入水中。拿起秧苗,開始秧。

見到他們走下去,芝萌走上前言道:“怕是大炎僧道之中,屬你最壞了。”李泰眼望前方,很慨地言道:“唉,悟是多麼重要啊。”芝萌撲哧一笑:“還裝!”時辰慢慢的過去,當同學們完了最後一秧,拖著疲憊的身軀走上田地,李泰命人給他們倒上一碗熱茶,隨即席地而坐,看著他們疲憊的面容,李泰問道:“諸位同學,可曾悟到什麼?”同學們彼此看了看,大多數人都被疲憊趕走了思緒,不少人坐在那裡不住的唉聲嘆氣。此時,人群中有一個頭上光光的小沙彌,雙手合十:“阿彌陀佛!校長,小僧有所頓悟!”

“哦?說來聽聽!”小沙彌言道:“小僧彎秧的姿勢,想到與拜佛離去時一樣,手拿著秧苗,好像看見了每一株秧苗都有佛的存在。

“青青秧苗,皆是法身”農人千年來就以謙卑地姿勢化成金黃地稻穗,秧苗在土地中生長,從無到有、無中生有,正是法身顯化的奇蹟,手拿秧苗,小僧身心然,有如山一樣明淨。”李泰點了點頭,心道,還是學佛之人啊,說出的話都不一般,轉頭又看了看別地同學,大多數都已經累的不成樣子,李泰言道:“還有哪位同學願意說?”人群大多數人都搖了搖頭,有人言道:“我等愚鈍,還請院長解惑!”李泰看著前面著筆直的秧苗,此時心中無限慨,自己做了這麼多,無非就是要河州的百姓都有一口飽飯,我這麼做值得嗎?別人穿越都是封侯拜相,呼風喚雨,為百姓建立起一片理想的藍天今,我在這種封建的制度之下,忠君報國的思想裡,身價,卻把全身心的力都投入在百姓之中,這是不是一種倒退呢?

想到這裡,李泰言道:“同學們。常人有一種傾向,便是看高不看低,求遠不求近。某人學識比我淵博,我就尊重他,某人錢財比我富足,就巴結他。如果此人條件比我差,就不予理會。殊不知道:“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的道理。本院讓諸位同學秧。是想讓大家明白一個道理。惟有在心田裡秧地人。才能從心水中看見廣闊的藍天,只有六清淨才是修行者惟一的道路,要走入清淨之境,只有反觀自己的心啊。

站在百尺竿頭的人,若要更進一步,就不能向前飛躍,否則便會粉身碎骨。只有先從竿頭滑下。才能去爬一百零一尺的竿子。人生裡退後一步並不全是壞的,如果在前進時採取後退的姿勢,以謙讓恭謹地方式向前,那就更完美了。

“前進”與“後退”都不是絕對地,假如在慾望地追求中,靈沒有提升,則前進正是後退。反之,若在失敗中挫折裡。心有所覺醒。則後退正是前進。人生不能只往前直走,有的時候,退一步思量。往往能有海闊天空的樂觀場面。正所謂;手把青秧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清淨方為稻(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李泰講完,大家都座在那裡細細回味,剛才的小沙彌言道:“阿彌陀佛,院長將佛家的‘回頭是岸’說的異常通,小僧受教了。”李泰哈哈一笑,收回煩亂的思緒,起身拍了拍身上地灰塵笑道:“諸位同學,都起來吧,沒想明白的,回去再想,明本官會拿些黃豆,白米給你們。這可不是給你們吃的,而是讓你們自己憑心去釀製幾種調料,本官會把調料的樣子,口一一說明,只提點你們一些大致的方法,希望你們能將它研究出來,不要怕失敗,要記住,失敗是成功之母,退步也是一種向前。好了,大家都回去吧。”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芝萌言道:“哥哥這是怎麼了?為何覺有些傷?”李泰笑道:“哪有,只是看著秧之人勞累,一時有而發吧。”

“那為何不傳授他們技藝。反要提供食材,讓他們自己釀製?”李泰苦笑道:“因為我不會!”

******

夜!

李泰正在桌子上琢磨醬油和米醋的基本配置,想了很久也不得要領,算了,就告訴他們蒸加鹽吧,怎麼我就不管了。

燕兒端進一碗麵食言道:“少爺,忙了一天,餓了吧,吃點嬌耳,一會便睡吧。”接過大碗,輕輕的吹了吹笑道:“唉,也不知道潘哥最近怎麼樣了,這夜裡涼,怕是連碗熱乎地湯都喝不到了吧。呵呵,別說,燕兒做得餛飩好吃地。來,給我拿個勺子!”燕兒笑道:“這明明是醫聖(張仲景)的袪寒嬌耳湯,怎麼到了少爺的嘴裡變成餛飩了呢?”低頭喝湯地李泰嘿嘿一笑:“差不多,差不多。”話音剛落,聽門外四獒有些動靜,片刻,就聽到有人敲門:“公子,公子。”燕兒撲哧一笑:“說曹,這曹便到了,我去開門!”

“不用,我去吧,還有袪寒嬌耳湯嗎,多盛一些來。”說完,李泰起身開門,見到大慶站在門外,兩個眼圈都是黑的,但眼神卻異常明亮,見到李泰開門,進來帶上門小聲說道:“公子。俺回來了,佛像已經送到山上去了,其餘的明天便能準備好了。”李泰笑道:“潘哥真是辛苦了,來,燕兒,多盛點!”大慶接過一大碗湯笑道:“還是公子心細,嘿嘿,俺是又冷又餓啊。俺”

“你慢點!”大慶連吹都不吹,跟喝酒似的幾大口乾掉,口中嚼著嬌兒說道:“真好吃,還有嗎?”

“有大慶幾口乾掉:“公子,咱們什麼時候上山?”

“明夜便去,潘哥好好回去歇息吧。有什麼話,明天再說!”看著大慶離去,李泰親自關上門,回頭對著燕兒一笑:“快開始了!”~~~剛寫完的一章,檢查完錯別字就發上來了,下午再來一章。~~~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