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黑室秘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葉天只做聽眾,不出聲打斷對方,而且蔣公子提到的那些事,都跟政治傾軋、幫派混戰有關,其中的利害關係異常複雜,不是輕易就能釐清的。

“想不想喝茶?我有整個臺灣島最頂級的高山好茶,連招待外賓的宴會上都喝不到。”蔣公子轉換了一個話題,分開雙掌,灑脫地向後一靠,反客為主,以茶待客。

葉天立刻點頭,順勢活動活動僵硬的雙肩。壓力過重的情況下,他就像一名挑山工一樣,肩頭不勝重荷,體能急速消耗。同樣,坐在對面的蔣公子也是如此,輕輕鬆鬆微笑的表面之下,很可能掩藏著無盡的忐忑不安。

蔣公子按下電鈴,三先生立刻推門進來,垂手聽令。

“去,取一罈酒店窖藏的清明雨水,點紅泥火爐,為葉先生烹茶。”蔣公子徐徐地說。

三先生點頭出去,再次關門。

“你沒把握。”葉天單刀直入地問。

蔣公子不置可否地哼了一聲,雙手連打了七八個響指,騰地一下起身,繞著那張長沙發轉了兩圈,暴出了一絲焦躁不安的情緒。

“青龍屬於前伊拉克權力中心的二號人物,能文能武,心機厚重,很不好對付。盟軍進入巴格達之前,作戰參謀部一直擔心遭到青龍的逆襲,所以刻意放慢了進城的腳步,全神戒備,不敢有絲毫的大意。海豹突擊隊的線民稱,青龍掌管伊拉克的財政大權,除了大肆斂財外,連紅龍從國內搜刮的財富都集中在他手裡。於是,巴格達破城前夕,他才提前離開,消失在茫茫大漠之中。現在,他自動送上門來,你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葉天試探地問。

蔣公子沒有立即回答,沉思了足足有三分鐘,才慢悠悠地回答:“我真正擔心的,是外界盛傳的‘紅龍擁有大殺器’這件事。紅龍一死,這秘密一定就藏在青龍的腦子裡。我早就有機會襲擊對方車隊,用暴力手段消滅他們整隊人。可是,那樣一來,誰告訴我大殺器的秘密?現在,我是處於投鼠忌器的兩難之境,所以才遲遲下不了決心。”關於“大殺器”直至紅龍被吊死在絞刑架上,盟軍方面都沒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釋。當然,盟軍的特戰搜索隊幾乎將伊拉克翻了個底朝天,但仍然是一無所獲。

“於是,我向竹聯幫的兄弟們下達了‘活捉青龍’的命令,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不會暴力突擊,而是低調前進,爭取不費一槍一彈,就完成任務。”蔣公子憂心忡忡地補充。

葉天意識到,蔣公子的這道命令執行起來有相當的難度,畢竟青龍隨身帶領的都是心挑選出來的高手,武器、身手好,一旦展開近距離混戰,勝負機會五五開。從外部環境看,大陸是法治社會,大規模械鬥必定引發警察介入,雙方人馬都會鋃鐺入獄,成為階下囚。

“這麼說,你真的沒有把握打好這一仗?”葉天是一名優秀的戰術指揮官,迅速理清思路,找到了蔣公子心思的糾結之處。

蔣公子離開沙發,倒背雙手,在房間裡來回踱著步。

“青龍也有弱點,想聽聽美國的諜戰專家對他的格分析嗎?”葉天盯著蔣公子的背影,不動聲地問。

蔣公子霍地轉身,雙眼中忽然有了渴望的光芒。

“你在鹽源縣等我,就是為了要我主動說出這句話?”葉天微微一笑。他與蔣公子都是聰明人,對方想什麼,一猜就明白。

“你停下來,止步不前,不也是發覺了我的存在,故意洩從前的軍事秘密,幫我開拓思路,對付青龍嗎?”蔣公子也笑了。

葉天點點頭:“沒錯,你幫了我義父一個大忙,我也要幫你。江湖人恩怨分明,我不想欠你人情。”三先生端上茶來,熱滾滾的開水蒸汽彷彿濃得化不開一樣。煮茶的顏要比沏茶深重很多,只有表面一層是深褐,再往下,直接轉變為焦黑

“兄弟們都已經潛入預定位置,敵人車隊原地未動,也沒有發覺我們的意圖。”三先生冷漠地報告。他比大先生、二先生更瘦,但是行動捷,像一隻好鬥的鐵爪螳螂。

蔣公子點頭,揮手要他下去,親手提起紫砂小壺,給葉天斟茶。

“青龍很怕死,巴格達破城前,他每次出門都帶著至少十名以上武裝保鏢,提防刺客暗殺。我承認,五角大樓方面曾祭出‘斬首行動’之類的法寶,企圖快速消滅敵人首腦,獲得不戰而勝的碩果。很可惜,青龍太謹慎,紅龍的替身又多,此類行動毫不奏效。從各路線報中,我最終總結出,像他的哥哥一樣,青龍也有替身。關鍵時刻,替身會跳出來擋子彈,惑進攻者的視線,給他提供金蟬脫殼的時間。”這些都曾是軍方機密,葉天不該隨意洩,畢竟海豹突擊隊員都簽過終生保守國家秘密的宣誓書。可是,為了對付青龍,他只能破例。

青龍是國際刑警組織通緝的頭號要犯,在恐怖分子中的地位甚至超過本·拉登,所到之處,輕易就能掀起血雨腥風。葉天當然不希望青龍在大陸搞出事來,禍害地方,驚擾百姓。唯一的辦法,就是借蔣公子的手,一舉除掉他。

蔣公子立刻明白,低聲回應:“那麼花紅鄉一戰,我的人就必須抱著‘寧可錯殺三百、不能放過一個’的宗旨,對嗎?”葉天笑笑,輕輕搖頭:“我不知道,別問我,那是竹聯幫的事。”蔣公子默默計算了一陣,啪地打了個響指:“敵人有四輛車同行,兩輛別克商務車,每輛乘員九人,共十八人;兩輛三菱越野車,每輛乘員五人,共十人。合起來,敵人有戰鬥人員和非戰鬥人員共二十八人。這一戰,我方必須有二十八名俘虜,才能下令撤退。葉天,你提供的線索很有用,謝謝。”葉天慢慢地喝下味道醇厚、回甘悠長的第一道茶,閉上眼,靜靜地品味著齒間的餘香。蔣公子是“大太極”高手,太極講究的是“柔能克剛、四兩撥千斤”當全身潛力由雙臂發出時,能夠推動幾倍於自身的重量,猶如湍巨石一般。此刻,青龍就是蔣公子要推動的巨石。做得好,蔣公子將成為國際江湖上的一杆大旗;做不好,竹聯幫損兵折將不說,連他本人也有命之虞。

“我知道,你要我說這些,不過是想與‘黑室’諜報網獲得的情報相印證。其實,你也看得出,我是個局外人,只想知道父親的真正死因、追殺真正的兇手。除此之外,沒有更多企圖,也不會阻礙任何人的大計劃。喝完這壺茶,不如我們就各奔東西,只當從未相遇過,好不好?”葉天依舊閉著眼,只用心靈和雙耳捕捉著蔣公子的動靜。

蔣公子嗤地一笑:“何必過謙?”葉天閉目搖頭:“不是過謙,從海豹突擊隊離開時,我就告訴自己,永遠不再捲入政治漩渦。”蔣公子繞過沙發落座“篤篤、篤篤”地敲打著茶几,聲音壓到最低,如同竊竊私語般說:“葉天,你從美國返回香港的第一個月,就跟‘長江矩陣’的外線人員接觸過,不否認吧?要知道,‘黑室’在撤退至臺島後,並未徹底解散,而是被賦予了新的功能,情報蒐集範圍輻至亞洲全境,北至俄羅斯,南至東南亞諸島,東至太平洋,西至歐亞界。你是海豹突擊隊中難得一見的英,不知有多少隸屬全球各國的諜報人員正二十四小時盯著你呢!”葉天搖頭否認:“那隻不過是一次普通碰面,道不同不相為謀,見過就忘了。”蔣公子呵呵一笑:“當然,如果‘黑室’有進一步證據表明你已經加入‘長江矩陣’的話,早就令你伏屍街頭了。”葉天臉上沒有一絲異樣的表情,彷彿那些陳年舊事已經徹底封存,提不起他的任何興趣。

“葉天,還有一些與‘超級武器’有關的消息,要不要聽聽?”蔣公子問。

葉天沒有回答,彷彿已經神遊天外。

“二次海灣戰爭前,聯合國核武專家數次進入伊拉克進行‘核查’,搜索傳說中紅龍擁有的‘大殺器、超級武器’,但每一次都無功而返。五角大樓的隱秘特遣隊也喬裝改扮,對伊拉克的全國十八個省反覆進行刺探,重點圈定在安巴爾、穆薩納、納傑夫、巴士拉、濟加爾、杜胡克、蘇萊曼尼亞、塔米姆八個地區。結果,沒有任何一項證據表明,紅龍已經擁有了想象中的‘超級核武’。甚至在巴格達之戰結束後,盟軍與聯合國派來的專家們都什麼也找不到,只能宣佈該烏龍事件的罪魁禍首是情報部門。實際上,所有人都被紅龍的文字遊戲愚了,他是‘即將擁有超級武器’,而非‘已經擁有超級武器’。對於一件還沒有到手的東西加以吹噓炫耀的荒唐行為,最終將他送上了絞刑架。當然,聯合國小組等於是在伊拉克境內搜索一件並不存在的超級武器,即便是將沙漠翻過來,把沙子用細篩篩個遍,也不可能有所發現…”蔣公子自顧自說著,講到此處,忍不住再次呵呵輕笑。

葉天知那段歷史,美國向伊拉克開戰的公開理由之一就是“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武器”為消除後患,只能“先發制人”但是,布什政府指責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武器以及宣稱紅龍同“基地”恐怖組織來往密切的說法都查無實據。伊拉克主要戰事結束後,二十萬美軍把伊拉克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找到伊拉克的“超級武器”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對伊戰爭的合法遭到國際社會和本國民眾越來越多的質疑。為了平息輿論壓力,布什政府竟然把美國中情局局長唐納德·亨利·拉姆斯菲爾德作為替罪羊拋出來,全部承擔了對伊戰爭情報的失誤。

拉姆斯菲爾德於1932年7月9出生於美國芝加哥,一直被外界認為是小布什內閣中的鷹派代表,是當代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家和軍事戰略家。出任國防部長後,拉姆斯菲爾德不遺餘力地推動建立導彈防禦系統,並且策劃和指揮了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兩場戰爭,被普遍認為是布什政府中的強硬派人物之一。對於“替罪羊”這一悲慘結局,一向桀驁不馴的拉氏顯得有些無奈和黯然神傷,但在白宮的告別講話還是不忘展現其幽默的一面。他引用邱吉爾的話說:“批評讓我受益匪淺,但我也決不會因為沒有批評而痛苦。”拉氏同時意有所指地表示:“它(伊拉克戰爭)不被瞭解,它太複雜了,人們難以明白。”葉天親歷戰爭,但當時卻是作為一枚矛頭單兵,對五角大樓的政治策略無法有高屋建瓴的瞭解。戰爭的對錯,只能由歷史評說了。

“那麼,‘黑室’情報的意思,是指‘超級武器’確有其事?”葉天睜開了眼睛。

蔣公子並不急於回答,而是耐心地審視著葉天的表情。

時間正在分分秒秒地過去,竹聯幫既然選擇了黎明之後開戰,蔣公子應該帶三竿竹立刻北上才是,絕對沒必要無謂地在鹽源縣耽擱下去。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剛剛是將真話與假話混著說,更改了發動攻擊的確切時間。

“真實情況是不是這樣——紅龍的囂張怒了盟軍,戰術打擊提前開始,導致紅龍一方兵敗如山倒,來不及拿到‘超級武器’?又或者是,五角大樓早一步切斷了伊拉克的海、陸、空通線,就是為了將‘超級武器’擋在伊拉克國境之外,掐斷了紅龍依賴的後援?”葉天迅速做了兩種推斷,都是以“超級武器確實存在”為出發點。也就是說,紅龍因“超級武器”而死,死得並不冤枉,這一事件,不過是中國俗諺“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又一次生動演繹。

蔣公子不答,卻又反問:“葉天,你看過拉姆斯菲爾德在2003年2月28五角大樓新聞發佈會上的直播嗎?”葉天皺了皺眉,略一思索,隨即點頭:“看過。”那個時間,正是二次海灣戰爭開始前的“談判、核查”階段,全球各國的電視臺、紙媒都聚焦於美國與伊拉克兩地,想不看都難。

“當時,拉氏在五角大樓新聞發佈會上接受記者提問‘美國是否會發動伊拉克戰爭’時是怎麼回答的?”蔣公子倒掉壺中殘茶,重新倒水溫壺、洗茶、溫杯,那些昂貴到令人咋舌的名茶在他手上,如同街頭小店裡的廉價茶末。

葉天不願複述媒體上的言論,但拉姆斯菲爾德的此次回答,卻已經成了“經典”譯成各種語言版本,傳至全世界,那就是著名的、讓世界頭暈的“拉氏發生論”——“你們知道許多新聞,你們每天都被告知事實上沒有發生的新聞,大家似乎也不覺得麻煩,把它們印刷成了報紙。於是,全世界便認為這些新聞真的發生了。其實,它們沒有發生。每一個人都渴望獲知這些新聞,在這些新聞還沒有發生的時候。於是,全世界長期都在獲知一些沒有發生的新聞,其實,它們沒有發生。我能告訴你們的是,它還沒有發生,只是快發生了。”這段冗長的、繞口令般的話,充滿了美式政客的智慧,既模稜兩可,又忌諱莫深,而且很自然地充當了惑紅龍的超級煙幕彈。所以,不到一個月後,也就是在2003年3月20,以美國和英國為主的聯合部隊正式宣佈對伊拉克開戰時,全球媒體一片譁然,對“拉氏發生論”一致豎起了中指。

當時,澳大利亞和波蘭的軍隊也參與了行動,而軍事行動是在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對紅龍所發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兒子們48小時內離開伊拉克的最後通牒到期後開始的。拉氏的圓滑與布什的強硬恰到好處地構成了一軟一硬兩道絞索,將紅龍上了絕路。

至於對“伊拉克是否有超級武器”的定論,拉姆斯菲爾德也發表過名噪一時的“知道論”——“我一向對尚未發生的事情的有關報道興趣,因為就象我們都知道的那樣,有一些眾所周知的事情。我們知道一些我們知道的事情,我們還知道一些很明顯的未知事情。那就是說,我們知道有些事情我們不知道,但也有沒人知道的未知事情,也就是我們不知道的未知事情”葉天不喜歡圓滑的政客論調,但縱觀拉姆斯菲爾德在二次海灣戰爭前後的言行,他一直都支持“超級武器存在”這一觀點。之前,當他與海豹突擊隊的同袍們穿行於巴格達城地下的下水道宮裡時,全都懷“拯救天下”的偉大理想,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找到超級武器、消滅狂人夢想”

“看起來,我們被政客、狂人、恐怖分子、媒體聯手耍了。”他忽然覺得有點洩氣,伊拉克戰爭的真相離這個世界越來越遠,只怕又一次成了歷史謎題。其實,一戰、二戰乃至發生在地球上的任何一次曠世大戰,都會留下無數謎題,也即是歷史學家們所說的“戰爭黑”黑噬真相,甚至連後世企圖探尋真相的人一起吃掉,不留痕跡。所以說“黑”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亙古黑暗,永無真相。

“嗯,沒錯,就是這樣。看過電影《黑鷹墜落》吧?戰者的屍骨堆疊成山,血成河,但身在其中的每一個人卻講不出任何開槍的理由,都變成了洪水漩渦中的垃圾。葉天,當你作為一名在星條旗下宣誓的海豹突擊隊戰士時,真的相信是在為正義而戰嗎?當敵人的鮮血塗紅了‘海東青’的桂冠時,你有沒有想到…”

“夠了夠了,不要再說了。”葉天的心理防線有一瞬間的崩潰,但隨即彈身而起,冷汗涔涔地後退,並且迅速打開了頭頂的八盞水晶燈,令房間裡亮度大增。

恍惚之間,他覺得自己已經被蔣公子催眠,思想意識隨著對方的暗示漂移,越來越多地回憶巴格達之戰。離開海豹突擊隊之後,他刻意要求自己忘掉那些不愉快的記憶,為此做出了很艱苦的努力,並且很有效果。可是就在剛剛過去的十幾分鍾裡,彈雨、死屍、爆炸、追擊等等戰爭場面,水般湧入他的腦海。

“開燈”的動作,能夠從潛意識裡提醒自己“退出對方的心理催眠範圍”他避開蔣公子的視線,輕咬著舌尖,自己變得清醒。

“你怎麼了?”蔣公子詫異地跟著站起來。

“你試圖催眠我?”葉天苦笑。

蔣公子立刻搖頭:“怎麼會呢?我沒有這意思,而且我並不擅長催眠術。”葉天無法判斷對方話中的真偽,只是連連搖頭苦笑。開燈之前,他的腦海中充滿了伊拉克戰爭中的悲慘場景,死亡者不僅僅是敵人,也有自己的同袍和盟軍地面部隊中的年輕人。他親眼看到過,一輛遭到敵人火箭彈襲擊的步兵戰車瞬間爆炸,車上的十二名戰士被炸上了半空,殘肢拋得滿地都是。

“你累了。”蔣公子說“時至今,‘黑室’的定論是,超級武器千真萬確存在,但沒有及時到達紅龍手上,用以震懾盟軍。紅龍以為虛張聲勢就能嚇住五角大樓,令對方不敢輕舉妄動,但他沒料到,因為有‘911恐怖事件’在前,美國國內的‘反恐呼聲’空前高漲,布什政府為了‘反恐’不惜孤注一擲,紅龍的恫嚇正好成了引發戰爭的導火索。應用一句偉人的詩詞吧——‘俱往矣,數風人物,還看今朝’。如今連布什總統都下臺了,國際形勢翻開嶄新一章,江湖形勢也應該‘重打鑼鼓另開張’了…”蔣公子說得累了,看看腕錶,一笑收聲,繼續落座斟茶。

葉天去洗手間擦了把臉,鏡中的他面容憔悴,心事重重。

海灣戰爭開始前,發放到海豹突擊隊中的紅龍、青龍資料幾乎厚達一尺,葉天詳細閱讀過其中的每一頁。

“911事件”給全世界人帶來的震驚與恐懼比一百次海嘯、地震、火山噴發疊加的起來的威力更大“反恐”成了媒體上出現密度最高的詞。那時候,五角大樓迫切需要一次斬草除的閃電戰。

“斬首行動。”葉天在鏡面上寫下了這四個字。

“斬首行動”的概念是由英國軍事理論家富勒提出的,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他提出攻擊敵方指揮系統為首要目標的“癱瘓攻擊”亦稱“斬首攻擊”所謂“斬首”就是打擊敵方的頭部要害,而不是他的軀體。這一原則要求,戰爭要首先攻擊敵方國家指揮當局、聯合參謀部、戰區總部及各級部隊司令部;破壞敵方所有信息傳媒,包括電話、無線電頻譜、電纜和其它傳輸手段;制止敵方使用第三方的通信系統,包括通信衛星。這種概念,等同於中國古代兵法中的“擒賊先擒王、打蛇打七寸”在現代化戰爭中,戰爭對手作為一個大系統,通常由以下五個環節組成,即指揮領導環、有機必需品環、基礎結構環、個體群環、野戰部隊環。其中,第一環是整個作戰系統中智力、技術和信息最為密集的要部位,但同時也是作戰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最弱的部位,因此歷來是兵家追求的首選打擊目標。

在2003年3月20打響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基於這種理論率先實行了“斬首行動”並且大獲全勝,令五角大樓的大部分高官們欣喜若狂。

華盛頓首席智囊、美國國防部信息中心的分析家克里斯·赫曼公開說過:“動用25萬人的兵力,繞地球半圈,將數量龐大的伊軍徹底踢翻,顯然是一場非常成功的運動。”言語中出的意思是,只要依靠先進科學技術和武器裝備的優勢,就可以絕對地取得戰爭的勝利。

曾經,葉天也是“斬首行動”實施過程中的一枚棋子,為盟軍直搗巴格達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從這一點上說,他也是青龍的敵人。

“青龍不死,很多人寢食難安。”他默然苦笑。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