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朱聖人和先軍開國第六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百一十四票,新書月票榜第九,歷史分類月票榜第六,對羅羅來說這個成績已經是好到難以想象了!謝大家的支持,謝謝!然後再弱弱的問一下,各位大大,還有沒投保底月票的嗎?這個月就投給羅羅,好嗎?

“…西人自工業革命以來,歐陸雄傑並起,強國鼎立。英吉利、法蘭西、普魯士、奧地利、俄羅斯,以及新大陸美利堅等國,皆為一等列強。政治以國家為本,強兵富民,對外擴張,不遺餘力。凡科學、經濟、工業、軍事無不遠勝東方傳統之國。西人本悍狠,歐陸千年爭戰,弱強食,所存至今仍雄踞一方者,無不長於用兵取勝之道,又工於不戰屈人之謀,絕非我東方溫文爾雅之君子國可比。

拿破崙戰爭之後,歐陸稍安,西洋列強轉而虎視東方,中英之戰,實為西人圖謀東亞之第一戰。清國既敗,東亞如本、越南、朝鮮者,領土人民遠遜於清國,安能不奮起而得自保乎?

而奮起圖強,必須法效西洋,師西洋之長技,守國族之本,以國本夷用之道,漸漸而行,切忌急躁冒進,全盤西化。之所以如此,蓋因西洋之國詐多謀,尤善以土治土之法,師其之長,猶如與虎謀皮,稍有不慎,使之侵入內地,勾結不臣,挑起禍亂,則印度亡國之禍不遠矣。

因而師法西洋,須有輕重緩急,不可一蹴而就。奮起之道。當以強軍為先,西洋列強之國。皆以軍國之事為首,無不擁銳之兵。練,強中求悍,中求銳,東方之國,若無兵以保國基,驟然開國,使西人探知虛實,則亡國之不遠。

強軍之後,當為安內。西洋強國,皆為政令統一,絕無國中之國,豪雄割據。而奧斯曼帝國之衰,印度帝國之亡,皆禍起諸侯軍閥勾結西洋以作亂。東方之國,當以為戒,先安內然後開國,方可無虞。

開國鎖國。實為攘夷,絕非自閉門戶,絕世界。鎖國之法,是為使夷狄不知虛實。使不臣難通外敵,以此保國家之安寧。然東方諸國,行鎖國之法者。多忘及本意,只知一味封鎖國境。閉關自守,無視世界之劇變。實為坐等滅亡之道也,絕不可行。因而開國實為必然,但開國之道,不可一蹴,必須漸行漸進。執一國政者,當率先而行,睜眼以觀世界,遣使考察列國,探其長技,知其虛實,擇其優而習之。先強軍事,後安國內,再及經濟、教育、工業、科學,循序而進,國恆強…”羅香梅用柔聲細語念出的,就是朱濟世所作的《先軍開國論》。

來到東方已經年餘,朱濟世的文言文水平,總算有了不少進步,寫出的文章在左宗棠、朱簡煜這等“大儒”看來,已經不是毫無文采了。不過除去文采稍遜,文章的觀點卻是極為闢,可以說讓每一個讀到的東方政治家,都有一種眼前一亮的覺——這篇《先軍開國論》,雖然文字不多,但卻足以成為東方落後國家“改革開放”的指導文件!因而在後來的許多年裡,此文在東方各國傳極廣,特別在本國內,幾乎到了人人都可倒背如的地步。而朱濟世之名,也隨之更為響亮,還被人觀以“聖人”之名,幾乎堪比孔孟了。

“嗯,相公,你現在的所為似乎同《先軍開國論》上所言的,完全不一樣啊?”羅香梅有些不解地看著丈夫。

朱濟世的懷裡正抱著個胖乎乎的小娃娃在逗,是羅香梅為他生下的次子,取名朱國雄,是朱家正經的嫡長子。小傢伙剛出生沒多久,閉著眼睛正在呼呼大睡,壓就不理睬自己那位聖人老爹。

而這個“國”字輩,是朱濟世新續出來的,據他給自己編造的族譜,他老爹朱先聖是朱棣一系的“先”字輩。按照朱元璋給他的子孫所指定的輩份,屬於第十九輩,而朱濟世是第二十輩的“猷”字輩。為了讓自己更像是朱明子孫,朱濟世聲稱“濟世”是字號,而他的大名則是“猷勇”當然這樣的名字並不合朱明王朝取名的規則,不過朱濟世的祖先落南洋,不知道那套規矩也不奇怪。而這個“猷”字輩已經是朱元璋為朱棣的子孫所制定的輩份的最後一代,雖有落各方的朱明之後,新續了輩份,不過朱濟世儼然是大明中興之主,自然要繼往開來,不會用這些落魄王孫所定的輩份了。

這裡順便提一下,這段時間,倒有不少自稱是朱明之後的人前來香港投靠,朱濟世也不辯真假,將他們一一收納到旗下。反正現在還是造反的時候,人當然越多越好。

“少言,你怎麼看?”朱濟世回頭看了眼屋內一個著青衣,頭上梳了個髮髻,一副明朝文士打扮,皮膚卻黑得好像奧巴馬一樣,顴骨高聳的年輕人,笑著問道。

此人名曰朱默,字少言,原先是南洋一帶的海商,出生在巴達維亞,自稱是祖上為永曆帝朱由榔長子朱慈爝,於1646年從廣東逃往本,隨後落南洋,1662年死於西班牙發動的南洋華人大屠殺,全家唯其一幼子獨活——也就是說,和朱濟世一樣,沒有多少證據可以證明自己是朱明之後。

不過這位“朱明之後”倒有些才幹,不僅能之乎者也說一堆儒家的道理,還通曉英語、荷蘭語和語,時常往來於琉球——南洋的航線,所以被朱濟世派遣去出使本。

“《先軍開國論》實為穩妥漸進之策,不過明公早就通曉西洋之情,自不必如此實行了。”朱默斟酌著用詞說道。

“嗯,這說法也不錯,其實我這個朱明之後,本來就是從西洋而來,也算是西洋東進的一部分吧?”朱濟世望著他說,“這話不妨和德川家之人明言,我和西人雖有共同利益,但也有分歧,並不希望東方之國全數淪陷。未來複明之後,還指望同本結為兄弟之邦,共御西夷呢。”

“屬下明白了。”朱默躬身道。

“可是相公,你這大作早晚傳於世,若為西人和滿清所知,恐怕…”羅香梅秀眉微蹙,似有擔心。

“有何懼哉?”朱濟世擺擺手笑道,“所謂小鬼難過,閻王好見。我所厚的都是西洋的閻王,不是他們放在東方的小鬼。如阿爾伯特,維多利亞者對遠東之事不大清楚,也不急於要把中國、本、朝鮮等國一一變成英國殖民地的。倒是西人在遠東的那些小鬼,一個個摩拳擦掌,恨不能立即發動侵略戰爭。好在這些小鬼,都奈何不了我這個同閻王深之人的。

至於滿清,沒有這篇文章,他們也必然強軍為先,只是他們強的肯定是八旗軍。而八旗愈強,漢人士子必然愈加離心,這對我是有利的,因為滿清的天下所倚仗的本不是八旗,而是漢人士子啊!”

“原來如此。”羅香梅思索一下,覺得丈夫所言句句在理,便綻出笑容,“只是那道光昏君糊塗,不知道自己正走在自絕天下的路子上。”朱濟世微微一笑,又回頭對朱默道:“少言,你以為倭人如何?”

“本兇殘,詭詐多智,雖僻處島隅,卻藐視中華,若其國強,必西進大陸,為中國之患。”朱濟世點點頭,笑問:“你準備如何待人呢?”朱默笑一笑,說道:“屬下預備以誠欺之,使人沿著明公設計好的路子走下去。”羅香梅話道:“是《先軍開國論》的路線嗎?我看這路子似乎不錯,莫非有什麼陷阱嗎?”

“沒有陷阱。”朱濟世道,“以誠欺人,陽謀而已。若人依《先軍開國論》徐徐而行,對他們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本的有識之士會看到這一點的。”(未完待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