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武大郎上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天已晚,林逸、寧可可、林沖、武松等人,在這大戶莊上休息了一夜。
次天明。
早有陽穀縣知縣相公,派人來接武松。
四個漢子用乘涼轎子抬著武松,把那大蟲扛在前面,也掛著花紅段匹,到陽穀縣裡來。
陽穀縣民眾聽得說一個壯士打死了景陽岡上的大蟲,皆出來看,轟動了整個縣城。街頭上熱鬧非凡,亞肩疊背,鬧鬧攘攘,屯街巷,都來看大蟲,還有打死大蟲的好漢。
林逸、寧可可、林沖便也跟在人群后面,看著這熱鬧的場景。
林逸控制著跟拍儀器,來了一個又一個特寫,又將跟拍儀器拉近,輕笑道一一“大家不要著急,傳說中的武大郎和…金蓮妹子,已經不遠了!”自從景陽岡打虎之後,直播間內的觀眾與粉絲們就吵吵著要看武大郎與潘金蓮,還有那與潘金蓮有著不得不說的故事的…西門大官人。
粉絲觀眾們如此熱情,林逸自無法推卻,再說他與寧可可也想看看這幾位傳千古的大名人,雖不是什麼好名聲。
隊伍一直來到縣前衙門口,知縣已在廳上專等。武松下了轎,扛著大蟲,來到廳前,放在甬道上。
知縣看了武松這般模樣,又見了這隻老大的錦大蟲,心中自忖道:“不知這個壯士,怎地打得這麼大個虎!”如此想著,他將武松喚上廳來。
武松上廳前拜見。
知縣問道:“那打虎的壯士,你卻說怎生打了這個大蟲?”武松就把打虎的事情說了一遍。
包括知縣在內,還有外面圍觀的人群都聽得呆了。林逸、寧可可、林沖也都在外面的人群裡圍觀,瞧著熱鬧。
知縣在廳上賜了幾杯酒,將鄉親上戶們湊的賞賜錢一千貫給與武松,武松稟道:“小人托賴相公的福廕,偶然僥倖打死了這個大蟲,非小人之能,如何敢受賞賜。小人聞知這眾獵戶,因這個大蟲受了相公的責罰,何不就把這一千貫,散與眾人去用?”知縣道:“既是如此,任從壯士。”武松就把這賞錢在廳上散與眾人,——獵戶。
知縣見他忠厚仁德,有心要抬舉他,便道:“雖你原是清河縣人氏,與我這陽穀縣只在咫尺。我今就參你在本縣做個都頭,如何?”
“謝恩相抬舉。”武松拜謝,他雖有心追隨林逸哥哥,奈何這是位梁山泊的頭領,只能等待招安之後再卻投奔,鞍前馬後。至於招安之前,他做個都頭之職卻十分不錯,總好過遊手好閒。
知縣隨即喚押司立了文案,當便參武松做了步兵都頭。
知縣又下令,讓打虎英雄武松,帶著那打死的大蟲,在縣城裡遊行一番,好讓大家都知道這位打虎英雄,做了縣衙的都頭。
一時間,整個縣城又轟動不已,競相看這位打虎英雄“武都頭”無比熱鬧。看熱鬧的人群中,有一個挑著炊餅擔子,又矮又醜的男子,見街上熱鬧也駐足觀看。
看見那騎馬戴紅花的壯士,先是一愣,又仔細瞧了瞧,當即興奮地高聲喊道:“武二,兄弟!”武松聽到喊聲,循聲望去,一眼就看見了被擠在人叢中的矮漢,叫了聲“啊呀!”趕忙跳下馬來,分開人群,上前跪拜在地。
“兄長!”武松一臉動,一連叩了三個響頭。圍觀的百姓們見了,無不驚奇,實在無法相信這麼一個英偉的打虎英雄,竟和這樣一個有些猥瑣的矮漢是兄弟?
林逸、寧可可、林沖也在人群裡瞧著。
看到傳說中的武大郎出現,林逸控制著跟拍儀器,來了幾個特寫。寧可可也笑地看著,武大郎可是位名人。
倒是林沖有些意外,早聽武松說他的親哥哥有些特別,如今一看,確實有些…特別。
鏡頭上,直播著武松和武大郎相認的一幕。
武松拜罷,說道:“一年多不見哥哥,如何卻在這裡?”武大道:“二哥,你去了許多時,如何封書來與我?我又怨你,又想你。”
“哥哥如何是怨我想我?”武松一臉慚愧。
武大道:“我怨你時,當初你在清河縣裡,吃酒醉了,便和人相打,時常吃官司,教我時常隨衙聽候,不曾有一個月清淨,常教我受苦,這個便是怨你處。想你時,我近來取得一個老小,清河縣人不怯氣,都來相欺負,沒人做主。你在家時,誰敢來放個。我如今在那裡安不得身,只得搬來這裡賃房居住,因此便是想你處。”直播間內的觀眾與粉絲們一聽,便知武大郎“近來取得一個老小”便是潘金蓮。
也正因為武大郎娶了這麼一個漂亮娘子,受到一些氓閒漢的覬覦,這才不得以從清河縣,搬到了這陽穀縣來。好在有做炊餅的手藝,倒也能夠生活。
“那些潑皮,竟敢欺負兄長?”武松聽了,滿是怒意,恨不得到清河縣教訓那群潑皮無賴,但又聽到哥哥已經娶,不
歡喜起來。
遇到了親哥哥,武松也沒有心思繼續遊行,便命人將那大蟲的屍身抬回縣衙,又驅散了人群。
武松又拉著武大,來到林逸、寧可可、林沖面前,介紹道:“兄長,這是小弟在外認得的兩位哥哥與嫂嫂,在外時,多得哥哥嫂嫂照顧。”
“多謝貴人。”武大見到林逸、寧可可、林沖三人,均是一派貴氣,與尋常百姓截然不同,聽到他們對武松多有照顧,當即拜謝。
林逸笑道:“二郎的兄長,便是我們的兄長。兄長不必客氣。”寧可可與林沖也上前見禮。
直播間內的觀眾與粉絲們,見武大郎做了“一哥”的兄長,一陣“66666”的彈幕,都跟著叫武大郎兄長,彈幕霸屏。
武大郎與武松兄弟兩個久別重逢,自有許多話要說,又邀請林逸等人前去家裡坐坐。
當即,林逸、寧可可、林沖、武松,還有挑著炊餅擔子的武大郎,一路往武大郎家裡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