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好了,老家的事大家都沒異議了是吧?”董卓的目光,投向關東四個空著的州,“關東這四州的州牧人選,各位有何見解?”

“徐州容易。”田儀拱手道,“現徐州刺史陶謙,乃主公在涼州平叛時結下的至,又在平定黃巾賊亂中立下汗馬功勞。於情於理,陶謙都是徐州牧的不二人選。”

“嗯。”董卓的腦海裡,回想起涼州之變時,他與孫堅和陶謙並肩作戰的往事,點了點頭,接著問道,“徐州牧的人選,還有別的意見嗎?”

“在下覺得景肅(田儀的字)所言極是。”宣璠開口道,“徐州距離司隸甚遠,又還在動亂餘波之中,倘若被二袁所控,那他們地連一線,主公的處境就危險了。有陶恭祖(陶謙的字)在,可成為阻攔二袁南北互通的一大助力,同時也能讓他有更多的權限去平定徐州亂局。一石二鳥,豈不美哉?”

“說得好。”董卓讚許後,拿筆在徐州下面寫下【陶謙】二字。

“剩下三州,各位有何見解?”董卓問道。

“主公。”劉囂嘴角一咧,拱手道,“在下推薦孔融為青州牧。”

“哈!”董卓一聽此名,腦海裡立刻回想起那個這數以來天天譏諷他卻令他無可耐還的傢伙的得意樣子,“為什麼是孔融小兒?”

“孔融小兒自恃清高,包括主公在內的天下之人幾乎都不被他放在眼裡。而且青州是各州中賊患最嚴重的地方,安排誰去都有可能與之結怨。但孔融小兒這德行,在下覺得主公就算與之結怨也無妨。”劉囂笑道,“再說了,青州地近他老家魯國,他又是褒尊侯(孔子的封號)的子孫,自守祖地,名正言順啊。”

“可若他與在冀州的袁紹勾結,那該如何?”董卓問道。

“主公,青徐二州相隔甚遠,主公本就難以控制。徐州還有主公的至陶恭祖(陶謙的字),但青州就真的沒人了。”劉囂仔細說道,“二袁若要擴張,青徐定是其二人首要目標。孔融沒有軍事才幹,在下斷定他沒可能平定青州賊亂。與其我們讓袁紹拿到一個穩定的青州,還不如讓他拿到一個混戰不止的青州,這對主公更有用。”

“嗯。”董卓贊同道,“那青州的事,就依寧重(劉囂的字)所言行事。”說罷,董卓在青州下面寫下【孔融】二字。

“剩下就豫州和兗州了。”董卓看著這兩塊司隸“東門”的州,緩緩說道。

“主公,豫州和兗州乃司隸門戶,又是四戰之地。”李儒說道,“若此二州落入二袁之手,雒陽(洛陽)將直面二袁兵鋒,對主公不利。”發```新```地```址5m6m7m8m..c()m“那文優(李儒的字)有何見解?”董卓詢問。

“主公。”李儒不緊不慢地說道,“豫州的話,主公的一位剛到訪不久的好友特別適合。”

“文臺(孫堅的字)嗎?”董卓立刻領會,“不過文臺(孫堅的字)現在還是長沙太守,而長沙所在之荊州現在混亂不堪,長沙算是在荊州為數不多的還能聽命於朝廷的地方了。倘若現在調走文臺,恐長沙陷入賊手。”

“長沙的話,主公可以詢問孫太守適合的接任人選。”李儒闡述道,“但豫州多平原,乃易攻難守之地,又處於袁術將去的揚州的上游,還地連徐州,非勇猛之士而不能治。況且,與主公並肩作戰的陶恭祖(陶謙的字),主公都已決定提拔為州牧,那同樣與主公一同奮戰的孫文臺(孫堅)為何不能呢?況且,劉景升(劉表的字)已定為荊州牧,俗話道,一山難容二虎,而劉景升與主公的關係還尚是融洽,倘若後劉景升與孫文臺在荊州發生衝突,主公要幫哪一方呢?另一方要是倒向二袁,讓荊州陷入他手,恐怕局勢就不妙了。”

“在理。”董卓在贊同後,提筆在豫州下寫下【孫堅】二字。

“這樣一來。”董卓的目光,放在了兗州上,“就只剩下兗州了。”

“主公。”賈詡突然發話,“有一人最適合兗州。”

“何人?”董卓轉頭問道。

“曹孟德(曹的字)。”賈詡的回答毫不拖泥帶水。

整個房間安靜了下來。

董卓與賈詡對目而視。

其他人也都將目光放在二人身上。

但很快,二人便不約而同地笑出了聲。

在二人的笑聲中,董卓在兗州下面寫下【曹】二字。

“好了。”放下筆的董卓拍了拍手,“這樣一來,十三州牧的人選就已訂好了,下面就是讓何婊子蓋個印就行了。”聽到董卓羞辱當今太后的鄙之語,在場眾人都笑出了聲。

“現在天也晚了,老夫就不佔用各位的休息時間了。”董卓微笑著說道,“各位若想回府,馬車已經在外準備好了;若想留下來吃點夜宵,老夫也已命人準備好了。”

“謝主公!”眾謀士拱手致謝後,便在卞萱為他們開門以後,一一退場。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