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人都離開了,酒工前兩天挑的水也已經被喝光,這挑水的活計自然輪到喬紀維來做。

他拿了一木桶,往院子外走。錢母正好看到喬紀維只拿著一個木桶往外走,朝他喊道:“你怎麼補拿扁擔,你這一桶水一桶水的提,這甕幾時才能裝滿?”喬紀維回頭,如實說道:“我不會用扁擔挑水,這兩桶水一挑起來我這肩膀就生疼生疼的,挑不起來。”話語間眼神竟變得有些無奈。

錢母一擺手,“算了,你就這樣提吧。小時候肩膀沒被壓著,現在再怎麼使勁也挑不起來了。”此時已是三月下旬,樹上的桃花已凋零,道路兩旁開的野花也變得稀疏,野草倒是在猛長。果真花在裡開得不長久。不知不覺中,錢大永已離開一個月有餘了。

喬紀維靠著這水桶,在村子裡的水井邊和家中來回趕,來來回回五六次,那缸裡的水還沒有填滿,久而久之喬紀維的手都變得有些痠痛,翡翠在院子裡看在眼裡,但因為她是個姑娘,天生力氣就小,卻也幫不上什麼忙。只能乾著急,替自家的少爺心疼。

喬紀維提著空桶在村裡的路上走,心想這些水一半要飲牛,還得洗菜煮飯,即便把這甕裝滿清水,三天過後水又得用光,自己也還得來回提水,實在是太麻煩。

既然如此,不如想個一勞永逸的法子。這法子怎麼個一勞永逸法呢?在院子裡打一口井自然是最好的。

喬紀維把缸裡的水裝滿,歇了一會兒,就籌備起在院子裡打井的計劃。

這井是好打,只是具體要打怎樣的井,喬紀維的心裡卻費起了思量。

在古代除非是高門大院,尋常百姓通常是不在自家院子裡打井的。打一口井固然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有人夜間在院子裡走,這時候又沒有電燈泡,在院子裡深井旁走著終究是提心吊膽的。稍有不慎掉下去,一條命就沒了,這恐怕也是尋常人家不在自家院裡打井的原因。

如何能在院子裡打井又讓人沒有掉下去的危險,這是喬紀維必須要考慮的問題。解決了這一點,就等於解決了打井過程中最棘手的問題。

若是能讓水被上去,那麼喬紀維理想中的水井就出來了,還能防止人掉下去。

不過這確實需要大量的物理學原理,喬紀維冥思苦想了大半天,又擱在圖上畫,大致想到了該打怎樣一口井。

喬紀維畫的這張圖從本質上講就是個壓井泵加下面一口井,在泵兩處放上兩個活,再在外面一個支點。若是往下壓,裡面的大氣被盡,這水自然而然地便被上來。

不過這原理雖簡單,若是真得要造這機器,僅憑喬紀維一個人卻是不成的。無奈之下,喬紀維只好找一個姓朱的鐵匠,讓他按照圖的指示把泵造出來。

這幾朱鐵匠便跟喬紀維商議造這壓井泵的諸多事宜。首先是原材料,喬紀維提議用鐵。其實造水泵用鋁是最好的,不太容易生鏽,但這時候鋁實在難冶煉,故而沒有沒有普及開來,這鐵器,就湊合著用吧。

在鐵匠造這泵的同時,喬紀維已經在村子裡招起勞力,在院子裡開起工來。這些人一聽喬紀維要在自家院子裡挖井,都規勸喬紀維趕快遏制住這想法,他們的理由自然是村子裡的人家幾百年來院子裡都沒有井,若是平白無故地多出一口井,恐怕會出亂子,鬧不好家人掉進井裡,喜事也會變成喪事。

但喬紀維也不聽勸,就是要他們打井。他們見勸說無果,只好開幹起來。

直到井被挖出七八米深,朱鐵匠還是沒有把泵打造出來。這也不怪鐵匠愚笨,畢竟這東西也算極複雜的工藝品。朱鐵匠也是第一回做,難免會不練。

又過一天,鐵泵經過淬鍊終於完工,喬紀維先把泵上的長長的管道伸進井水裡,在把泵安在井上。再在壓井泵四周塗上呢,原來打的井被埋藏在下面,就好像消失了一般。只能看到其上的壓井泵。

院子裡十幾個打井人圍觀,覺得新奇的。一人不住道:“這東西就跟個亭子似的。”確實,這泵上面的的外觀確實像個亭子,之後上面加了一個帽柄似的長長的鐵柄,看上去有些不協調。

一人大惑不解,“把這井上面都給蓋住了,這水可怎麼出來?”喬紀維聽見言語,把走到井後面把鐵柄上下按壓,沒過一會兒,水便突突地從外面的口子裡冒了出來。眾人一見,都嘖嘖稱讚。

一種新事物被造出來,總要有個名字,喬紀維按這井出水的方式,就把這井取名壓井。

錢家開了個好頭,眾村人也紛紛效仿。只是他們也孤掌難鳴,於是也只能依靠先前挖井的那一批隊伍。挖井時喬紀維定下一個規矩:若是給隊裡的人家挖井,分文不取,但要讓家人準備好鐵器。若是到其他人家打井,則要另外收取兩百文錢。

喬紀維這麼規定,就等於說打井是合作伙伴的福利。而其他人家,則是客戶。打井的同時鐵匠造泵也在持續跟進。

村子裡人家不多,沒過十幾天,幾乎每家都配備了一口壓井。這一下子可讓村裡人取水大大地方便了。再也不用擔心挑水肩膀疼了。

第61章待給村子裡所有人家和朱鐵匠家打好壓井,打井隊的人又想靠著打井賺一些錢,就勸喬紀維領著他們到鄉里或者縣裡打井。

面對這麼一大宗生意,喬紀維自然也不拒絕,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