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重逢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經過數月之久的拉鋸戰,祁佑年在鎮山關外三十里的鷹愁澗設伏,大拜北蠻聯合大軍,並乘勝追擊,直入草原腹地,俘虜了北蠻王達達爾。

北蠻人潰不成軍,徹底臣服,願意永世為大秦的屬國。

消息傳入京城,朝廷上下幾乎都沸騰了。就是在之前大秦武力最為鼎盛的時期,與北蠻之間也不過是做到了相安無事而已,如今在內外困頓之時,卻能將北蠻打的臣服了。

祁佑年頓時就成了人們口中傳頌的人物,戰神之稱名至實歸。

祁佑年送回捷報的同時,還向韓太后和隆慶帝請旨,說是想要繼續帶兵深入,徹底平定北蠻以及西域諸部落,讓這些蠻人都徹底臣服大秦,進一步擴大大秦的版圖。

北蠻和西域雖然人煙稀少,但是幅員遼闊,且地理複雜,要完成這樣的事業,顯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

沒人認為祁佑年這樣只是為了討好韓太后和隆慶帝的說說而已,大家都相信,祁佑年是認真的,他是真的準備餘生都在戰場上度過,不打算回京城了。

可是也沒人能夠否認,祁佑年的計劃是宏偉且引人的。

不過,韓太后和隆慶帝在這個問題上都沒有任何的猶豫。韓太后在接到祁佑年的奏摺之後,立刻就派人往鎮山關傳旨,讓祁佑年即刻收兵。

韓太后給祁佑年安排的任務非常簡單,他不是俘虜了北蠻王嗎。韓太后告訴祁佑年。不用押送北蠻王進京,祁佑年就是大秦帝后的全權代表,讓北蠻王寫下降書拜表。發誓用世為臣就可以了。

韓太后還命令祁佑年,完成這件事之後,就立刻進京。至於一切後續事宜,以及鎮山關以後的鎮守,則由威武候爺負責。

韓太后在往鎮山關傳旨的同時,又召見了威武侯爺。

威武侯爺一直請旨,想要回到鎮山關去鎮守。如今韓太后就如了他的心意。讓他與祁佑年換防。

威武侯爺去守鎮山關,處理與北蠻的一應後續事宜,而祁佑年則被調回京城來。接受封賞,並代替威武侯爺掌管京城外的五營大軍。

韓太后給祁佑年下的是加急的旨意,召見了威武侯爺之後,也立刻就將威武侯爺送出了京城。

她似乎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見到祁佑年。

這天秦震從大朝會上下來。回到煕堂。就跟紀曉棠說了這件事。

“…威武候走的太匆忙,據說隨身就帶了一個包袱,許多東西還得侯府隨後派人送過去,想要帶著煊兒和熒兒給他踐行,都不能夠…”秦震說著話的時候,眉頭就微微地皺了起來。

“奇怪。”紀曉棠開口說道。

“什麼奇怪?”秦震立刻就問。

“我是說,太后的決定很奇怪。”

“曉棠,你詳細說說。”秦震對紀曉棠的說法。顯然非常興趣。

“太后不許阿佑大軍深入,去徹底征服什麼西域和北蠻諸部落。這個我能理解。”紀曉棠娓娓道來。

即便祁佑年在奏摺中表明,他帶兵深入,糧草都會自己籌集,不會讓朝廷花費大筆的銀子,但是祁佑年北征還是會牽扯到方方面面,而且這一去,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了。

大秦已經有了廣闊的領土,而且物產豐富,自來就沒有將北面的蠻荒之地看在眼睛裡,就算是北蠻自動歸降,朝廷上下還會嫌棄那塊地方太差,且居民野蠻未開化,不好派人管理,朝廷也不會從中獲得什麼利益。

說白了,朝廷上下都對那塊地方不敢興趣,蠻人只要不進犯中原,他們愛在那塊地盤上做什麼就做什麼,大秦本就懶得管。

而對於韓太后要徵召祁佑年回京城,進行封賞,紀曉棠也能理解。

覺奇怪的是,韓太后徵召祁佑年會徵召的這麼急。

“我可不相信她是因為想念阿佑,所以才這麼急著要見到阿佑。”韓太后急著徵召祁佑年入京,必有其他的打算。

“應該是覺得外患已除,想要消除內憂了吧。”秦震就笑道。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