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信徒紀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吐了吐舌頭,有些訕赧,這倒也是,有心算無心,本就難防,況且範從陽並非泛泛之輩,不過我靈機一動,斬釘截鐵地說道:“在孩兒心裡,孃親就是獨一無二的仙子神女。”

“油嘴滑舌,沒個正經!”孃親嫣然一笑,輕輕出柔荑,柔聲道“先別牽著了,胡大姐還在,教她見了成何體統。”

“嗯。”我坦然接受,並無失落悵然,更無半點不悅,只因深知孃親與我心意相通,絕非是有意疏遠,雖然任何外物都無法影響孃親的決心。

但我也不希望別人對孃親指手畫腳,因此儘量不漏馬腳為好,故而不在人前顯才是上策。

“真乖。”孃親綻開笑顏,彷彿哄孩子一般寵溺地誇獎“霄兒身體剛剛恢復,還是少走動些為好。”

“嗯。”我點頭思索了一下,提議道“孃親,咱們手談一局吧。”孃親欣然頷首:“好。”此時未過中天,若重新躺回病榻也太過無聊,可供選擇的唯有撫琴與弈棋。

我自然知道孃親的棋力深不可測,但我還沒恢復到可以撥絃樂、不失音準的地步,而對弈則可以慢慢思考對策,可以梳理心情,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當然,如果一敗塗地,輸個上百目,那又另當別論了。***孃親盤膝而坐於對面,長袍蔓席,嫻靜典雅,宛若靜靜盛開的梔子與雪蓮。

但我卻無心觀賞,只因案几上的弈棋局勢已經萬分兇險,隱隱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我手捏著一顆黑棋子,冥思苦想,不自覺地就將之放入齒間輕輕囁咬。

“霄兒,別咬。”天籟仙音驚醒了我,訕訕地將棋子握回手裡,眼見棋局已然迴天乏力,我乾脆投子,豎起降旗,喟然嘆道:“孃親,孩兒輸了。”

“勿需氣餒,霄兒於弈棋一道的進境已是神速了。”孃親微笑頷首,眼光獨到地剖析“落子有的放矢、工於心計,尤其是數次置之死地而後生,挽回不少頹勢。”

“孃親過獎了。”我口裡謙虛。但實則坦然受之,將黑子撿入棋笥,經過一場生死大劫,我發現自己於弈棋一道的理解增進了許多,以前是走一步看一步,現下能做到走一步看兩三步,棋勢堅忍不拔,往往先舍後得,頑強穩住局面。

不過面對心竅玲瓏的孃親,還是棋差數招…這局仍是輸了約五十目。我們母子二人將棋子各自收撿,擺好座子,再次對弈。我太陽,方才的弈棋過於驚險,不啻於一場武道鋒,心神消耗不小,此時已無那般絕佳的狀態,落子愈發隨意。

棋局伊始,我倉促擺下一子,有些心不在焉地問道:“孃親,孩兒還從未問過,你和範從陽到底是何境界?能否告知孩兒?”葳蕤谷中孃親授藝時,只講解過如何練體練氣,於武道境界並未多提,許多常識還是沈師叔告知我的,只是關於絕世高手一節,他也知之不詳。

“此節娘以前不說,是怕霄兒自暴自棄,現下已不妨事,給霄兒講講也好。”孃親似乎察覺到我心神不足以支持上局那般烈度的對弈,也留了幾分力,一邊挽袖落子,一邊啟解惑“喻離微遺卷之事霄兒已知,娘不再贅述。此人不光於武道造詣驚世駭俗。

對於境界的探索也是發前人所未有。

“他將世上一切武功,分為兩部,即內功和外功。其中外功練體,內功練氣。

體魄為元炁之源,元炁為體魄之哺益…如此一來,天下武學豁然開朗,練就強盛體魄,體魄源源不斷產生氣機,以供元炁凝練,二者相輔相成,這是一條公認的通途。

“此外,他還於遺卷中闡述了武道的至高境界,那就是內外兩部合二為一,不分彼此,只是他也未能指明如何踏足此境…莫說自他遺卷問世以來,便是自青龍王朝開著史書至今,身登極境之人也是寥寥無幾,故此武林中人以為傳說。

同時也視若不存,故此眾人對此章節並不重視。”聽到此處,我忍不住出言:“孃親便是臻至此極境之人?”

“不錯。”孃親淡然頷首,大方承認。

“可是…孃親和範從陽並無強橫外功啊?”雖說道家功法神異特殊,但總也不能絲毫不接觸武學就登堂入室、一蹴而就吧?

孃親嬌姿風韻、傲,範從陽更是年過半百,看上去手無縛雞之力,全無體魄強悍的樣子,不似曾經修習外功。

而這也是沈婉君不願練武的原因。

“那是因為娘與範從陽走的並非由外及內的路子。”孃親輕輕一笑,卻是賣了個關子。

“這又是如何區分的呢?”我抓耳撓腮,有些迫不及待,只因其中緣由定然事關重大,凡屬練武之人難免不被挑起興趣。孃親又落一子,娓娓道來:“此事只有身登極境之人可以領會。

達此境,止有二法,其一是由外及內,其二是由內及外,為了方便理解,娘將前者稱為逆練,後者稱為正練。

逆練霄兒自然知道,即是尋常武功的進境順序,無需贅言,而正練與之截然相反,乃是先行領悟凝練先天之息之法門,再以之產生元炁、反哺軀體,道家功法概莫如是。”

“先天之息又是什麼啊?”沒想到此前聽過的先天之息又蹦出來,我霎時明瞭此乃重中之重,窮追不捨。

“霄兒不急,娘正要說呢。”孃親溫柔一笑,安撫了躁動的我“先天之息,莫以之有,莫道其無。嬰兒尚懷於母體中時,勿需呼吐納也能成長髮育,憑的就是一口先天之息,而武者達極境。

正需要凝練出先天之息來,因此又可以將武者劃分為兩個大境界:先天和後天。”

“那先天與後天有何區別呢?”我似乎觸摸到了武學極境的真相。

“後天武者所倚仗的乃是自身的體魄與元炁。

而先天高手則可與天地同力,神覺百倍於常人,又因循所領悟的武功心法不同,各有神異…先天之息,可以類比為天地的元炁,故而先天武者可以勾動異象,為常人所不能為。”先天境界還能與天地同力,這不讓我悠然神往。

但又很快知道是不自量力,苦笑道:“孃親,先天之境,孩兒恐怕是此生無望了。”誰知孃親捂嘴輕笑:“憑霄兒的資質,以前自是望塵莫及,現在嘛,倒是有一線希望了。”

“啊,真的嗎?”饒是我經過了生死大劫,此時也心情動。

“當然是真的,娘幾時騙過霄兒?”我一撇嘴,心裡嘀咕,騙是沒騙過,但就是不肯明說。

孃親見我模樣,妙目微眯,玉手一揚,輕輕敲在我的腦門上:“好呀,在心裡編排娘是不是?”雖然一點也不疼,但我還是捂住額頭,佯裝抗議:“孃親,孩兒只是想想,你這是酷吏行徑!”孃親嬌哼道:“想想也不行。”面對這般古靈怪的孃親,我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得收去偽態,作揖懇求道:“孃親,孩兒知錯了,還請原囿則個,順便告訴孩兒希望從何而來?”

“霄兒既然知錯了,娘就不追究了。”孃親滿意地哼了兩聲,這才正道“正練先天,所需要的是極高的、妖孽般的悟,直指武學本源、領悟先天之息,並非人人可成。

逆練則不同,按部就班,由外及內,待到元炁體魄渾然無缺,只需臨門一腳,領悟先天之息。

就可成功…僅以此論,舉凡天下武者皆有機會。霄兒從前功體不全、深陷瓶頸,內功難達巔峰,自然無望。現下既有了聖心祭練之法,永劫無終又是進境極快的武學,到得炁魄一體之境,即可領悟先天,希望便從此來。”

“啊,孃親,這不說了等於沒說嗎?若是這麼好領悟,早就遍地先天高手了。”我滿臉苦澀,只當是孃親安與作

“娘既然說了這話,自然有把握,屆時自有辦法讓霄兒接觸到先天之息。”孃親卻是微笑不已,螓首輕搖,一副有成竹的模樣。

接觸先天之息?難道孃親是打算陰陽相濟時渡來體內?我心中一跳,氣血翻湧,有些口乾舌燥,艱澀說道:“孃親,難不成…”孃親一看便知我心裡想的什麼,耳微微緋紅,嬌啐道:“霄兒又不老實了…不過你可想錯了,孃的先天之息,旁人領悟不了,唯有最純粹的先天之息,才有此效。”

“原來是這樣啊。”我這才明白過來,斂去心中的綺念,但繼續追問何處有純粹的先天之息,孃親卻微笑搖頭,不肯直說,我自知束手無策,也沒有刨問底。

唉,我擁有一個天資絕頂的仙子孃親,連道家功法都能領悟,自己卻是資質平平,連個劍都練不明白,想來也是滋味難明。誒,等一下,好像有什麼不對。

我琢磨了一會兒,奇怪地看向孃親:“孃親不是佛門的佛子嗎?怎麼領悟的卻是道家的心法?”孃親微微一笑:“不錯,娘確是佛子不假。

但霄兒可知,佛門是怎麼傳入九州的?”

“孩兒不知。”此節我真是一無所知,葳蕤谷中十餘年,孃親很少提及佛門。

孃親將一枚白子攥在手心,玉臂撐在案几,訴說由來:“朱雀王朝以前,九州僅有關於佛教的零碎記載,皆是由前往域外行商之人帶回來的。

直至朱雀朝的明帝在位期間,一位道號徵微的遊方道士遠行西域,跋山涉水,歷時二十餘載,從域外帶回了數以幾十記的佛像經卷,騎白馬載抵陪都沐陽…

亦即如今的京州首府昊澤郡沐恩城…後經譯釋,佛法才傳九州,信徒為了紀念,便在當年譯經處捐建白馬寺,遂尊後者為天下佛門發源聖地。”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