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的太子爺。
這樣林侄女在發現情況時也能及時找到他,不至於叫人再跑趟縣衙。天曉得聽到恐有雪崩之兆時,他整個人是什麼覺,怕是跟聽到家裡母老虎說要和離時也差不多了。
簡直從頭到腳地驚悚。
老天保佑,保佑小太子平安無事,不要再讓這大曆又掀起一場腥風血雨了!
一想到兩年前那場宮亂,袁縣令就不由頭皮發麻。
要知道,小太子雖然不是當今聖上親子,卻也是先皇的嫡親孫子,而且更重要地是,如今這位同樣也被先皇承繼來的皇上,竟是男女都不近,只一心撲在了國事上!
一旦這小太子出事,不用想,前朝諸位大人估計真得把金鑾殿給掀了!!!
宗家這一家子皇帝,怎麼就都這麼軸呢!!!
能讓土著袁縣令發出如此忤逆的心聲,可見這宗姓一族的大曆皇家,顯然是真得太誇張了——開國兩百年來,大曆朝歷代皇帝壽數都不長。幾代英年早逝下來,後宮子嗣凋零病弱,到了先帝那一代,更是兩位庶出皇子年少夭亡,只留下了先太子一獨苗苗。
然而先太子也沒多久,先帝驚痛下送走嫡子後,怕自己等不到先太子遺腹子降生,便頂著後族壓力,招了僅有的兄弟孝王子嗣進京,並在裡面,一眼就選中了文武雙全的當今聖上。
今聖是誰,如今已逝孝王爺的嫡長子,生母早亡,繼妃磋磨,十歲就隨著舅舅定北侯遠赴沙場,十三歲便斬獲敵首,立下赫赫戰功的北疆“狼王”。
有這樣體魄健壯沉穩帶軍的儲君,重社稷的大臣們當然高興壞了,本以為皇脈會就此改變,卻沒想到,這位冰冷少語的儲君即位後,就來了個要為先皇守孝三年的宣詔。
為一個其實是伯父的先皇守孝三年???難道是迫於太后一黨的傾軋???
親皇大臣們看著龍椅上剛十五歲的新帝,以及簾後聽政的太后,只能默默低下頭,想著三年就三年吧,不信等陛下十八歲了,你還不放權!
至於剛生下的那個先太子遺腹子,沒關係,一個天生病弱的孩子,就算是男孩,也註定是活不長久的。
然而三年後,守孝完的皇帝卻又來了一手。
只見冷著臉的年輕帝王宣佈道,要像先帝一樣,承繼那個三歲還不會走的孱弱娃娃當嗣子,還“肩挑兩房”,成為大曆的新太子。
祖宗呀!神特麼肩挑兩房,你這可是皇家啊!而且陛下你才十八歲!為什麼就這麼未婚認了個孩子!
這回別說是守皇派,就連外戚黨也完全懵了,隨後,太后迫於此事還政,守皇派還顫悠悠地想著,噢,陛下應該是這個目的,不會真地想讓一個可能活不過十歲的娃娃當太子的。
然而十年過去,小太子在皇帝叔父的親授武藝下,身子竟一天天健康起來,甚至還跟著新任定北侯去了趟北疆邊境,打了個小小勝仗,這時,守皇黨已經開始絕望了。
他們的陛下,御醫都說沒任何問題的陛下,這麼多年來,竟連一個男女都沒碰過。
顯然是真把小太子當儲君培養的。
好吧,所幸這位年輕的帝王,已將有敗落跡象的大曆,硬生生治出了中興之像,這讓諸位大臣既欣又敬畏,也不敢再造次,前朝各派爭鬥逐漸消弭。
這時,權柄不再的太后外戚一族徹底慌了。
為了留住權利,太后竟想把自己的侄孫女指給小太子,冷臉的陛下還未發話,前朝大臣們就紛紛站出來阻止。
您可閉嘴吧!當今可不是仁善的先皇,絕不可能再讓外戚做大了!
於是巨大阻力下,太后一族竟出了昏招,想趁著大年宮宴,給不喜他人近身的皇帝酒中下幻毒,想讓其犯錯被抓住把柄,外戚一族就能讓太子婚事成了。
可誰都沒有想到,毒酒竟然被當時只有十一歲的太子喝了,從小就體弱靠功法才健康起來的孩子怎麼能頂得住毒藥!
至今,那一夜宮亂後太子是怎麼被救治的,慌忙出宮的外臣們也不清楚,只知道隨後對方便大病了一場,身體眼見地又衰弱了下去。再幾後,當今聖上下旨誅殺外戚一族,將吐血的太后削去尊位,要發落皇庵寺,令其永世不得再出。
聽說當初小太子醒來後,還給帶髮修行的祖母求情過,再然後,太后雖被留囚於刑宮,未發往皇庵寺,但父子間已是隱隱離心,天家親情宛如懸在桌邊的水晶杯一樣,即將摔落得支離破碎。
整個前朝後宮的臣子宮人都被嚇得噤若寒蟬,每天上朝值班就像上刑,各個都是要被處死的模樣。
在那場變亂中,無數臣子被牽連入獄,袁縣令的同窗好友林三郎也被人趁機陷害,放北疆。
至今兩年過去,朝中仍無人敢替受牽累的親友求情,就怕再觸怒這位威赫更甚的帝皇,引來一場滅頂之災。
這不,就連再次靜養起來的小太子,也不敢再觸皇帝的黴頭,為太后再求一次情。
想到這裡,袁縣令就不由深一口氣,惶恐地看向剛靜下來的正屋。
這,這是診治完了?太子殿下怎麼樣了?!
定北侯小世子更著急,趴在門簾上想聽聽,結果就被出來的親老子連著棉簾一起了起來,差點摔了個馬趴——定北侯一把將蠢兒子揪下來扔到地上,向靠上前來的袁縣令幾人道:“殿下已經沒事了,待明
醒來後,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