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事,對於別人來說,讀書可以增長見識,對於他來說,讀書的人更多,他以後的市場也就會越大。
隨著印刷工作的擴大,瞿青索就在自家旁邊蓋了一間專門印刷的房子作為印刷廠,然後又請了村裡家裡困難或者是行動不便的老人來替他做簡單重複印刷的工作,而識字的學生負責排版。
村裡的識字熱掀起了一陣之後很快有消散了下去,畢竟不是誰都能夠在長大之後真正能靜下心來學習心的東西,不過到最後,依舊還是有幾個人學成了出來。
村裡人對於瞿青先請老弱病殘的做法並沒有什麼不滿,反而是敬佩他做了一項好事,老人們也找到了自我價值,還能順帶養活自己,在戰爭中失去孩子的老人也算是又了一份依靠。
隨著生意的做大,有外人注意到了他們的活字印刷技術,瞿青沒有刻意掩藏,畢竟這種事情,腦子靈活的人,看著印刷出來的字,總有一天能夠想到,但是意外的村裡的其他人卻將這項技術藏得十分嚴實,他們儼然將這個技術當成了自己村裡的所有物,絕對不和外面人透半句,印刷地點也
止任何閒雜人等進出。
瞿青很快手上有了一筆錢,他的造紙廠也慢慢提上計劃。
全村人現在已經完全相信他能夠做到什麼,對於他的新創業舉動,村裡幾乎能來幫忙的都來了,但是沒有人說要收錢,大家都是盼著,等瞿青的造紙廠開之後,能不能僱傭他們來工作。
村裡所有人都有同樣的想法,比起種地來說,只要是跟書沾上關係的工作都輕鬆極了。
瞿青還是按照該給的給了他們酬勞,至於怎麼招人,他一直沒說。
在所有人齊心協力之下,造紙所需要的場地,也按照書上所說的建造了出來,造紙的過程也遇到了不少困難,但最後還是順利的解決了。
很快造紙廠開始投入使用。
花家村在不知不覺之間,就形成了造紙,印刷,轉賣書出去的一整條完善的水線。
也幸好他們所在的地方雖然是偏僻的山村,但是他們距離文化中心的地方並不是十分遙遠,所以印書,轉賣,中間只需要消耗上十多天的運輸時間。
村裡的人也因此漸漸富裕了起來。
而瞿青作為老闆,在帶著員工上手了這些之後,就從一線退居幕後,主要就只管關注最行的局老闆溝通,另外他依舊做著先生的工作,同時藉著花家村的致富,嗅到了金錢味的許多人把孩子都送到了瞿青這裡來讀書。
甚至有很多人家把女孩子也送來讀書了,瞿青沒想到,自己乾的事情,竟然還間接推動了男女平等這種事情。
他自然是全盤接受,藉著這個功夫,他又擴大了學堂,開始分班級和年級,讓優秀的學生擔任老師,同時還開創了獨特的制度,學校免費提供紙筆,但是條件是在學會認字之後要為瞿青免費工作一段時間。
在忙碌這些事情的時候,瞿青也沒有忘記他班上那個學農十分有天賦的學生。
他帶著那個學生,專門花錢了一塊試驗田,又花錢用玻璃造了一間溫室,算是真正帶領這個學生進入農學研究的領域。
瞿青一開始只提供思路和一些他知道的分類記錄研究方法,然後為他提供需要的書籍,種子,材料,擺出一副不差錢隨便你怎麼研究的樣式。
這個有天賦的那個學生見他老師如此全力支持,一方面出於興趣,一方面也是出於報恩,他也埋頭研究起了怎麼種植出更高產的農作物。
瞿青每段時間都會空去看看,有時師徒兩人一起研究,偶爾時間長了沒有研究出什麼成果,便想著種點什麼賺錢的,於是那個學生就試著種了幾樣藥材,沒想到最後漲勢良好,也賺了一點,雖然那些賺回的錢都還不夠瞿青給他蓋的玻璃溫室的。
在這段時期,瞿青自己可以說是忙得腳不沾地,花子舟跟著他,也沒有半點輕鬆。
等一切都慢慢上手,村裡的人也都有了各自的位置之後,瞿青總算沒有那麼忙了。
古代是個十分穩定的地方,他的造紙廠和印刷廠起來之後,很是紅火了一段時間,雖然之後隨著技術洩,其他的印刷廠陸續的開起來,但是一時之間還是沒人能比得過他家的,因為要請識字的人來工作著實是太難了,讀書人都自命清高,出的錢很少有人能承受得起。
結果到了最後,好不容易得到印刷技術的人最後也只好來他這裡來求挖人才,最後利益使然,在這個看不起女子和哥兒的時代,反而因為他們認真學了字,最後得到了一分工作。
瞿青十分樂意見到這樣的現象,甚至還倡導更多的人來讀書識字,又去請了不少窮書生來寫民間故事和,又專門安排了學生來當說書人,去將這些寫出來的故事傳播出去。
可以說,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把這個地方打造成了充滿了濃郁文化氣息的地方,甚至意外讓這一代男女哥兒都送去讀書成為了風氣。
這些事對於瞿青來說不過都是意外的收穫,無心柳柳成蔭的結果,但總體來說並不是壞事。
等他從忙碌中緩過勁來,抬起頭來好好看一看天之後,這才意識到,馬上就要冬天了。
他好好地打量了一下自己的破茅草屋子,這才想起有一件事情該提上程了——蓋房。
他說了一句要蓋房,村裡人都不需要請,全都主動來對他說,需要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