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8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人。”宋楠緩緩坐下身子,身上冷汗冒出,正德雖然解釋了一番,但宋楠知道,這個想法恐怕很久以來都縈繞在正德的心裡,一方面需要自己替他平息社稷危難,一方面卻又忌憚自己功高震主,隨著自己的官職爵位越來越高,正德心中對自己恐怕也是越來越有戒心。但正德能在此刻坦然說出心中的憂慮,說到底對自己還是推心置腹的,足可見正德格之中重情重義的品質,換做任何一位皇帝,極有可能在臨死之前便用雷霆手段,解決身後子孫之憂了。

宋楠舉手朝天,語氣堅定道:“皇上,臣在此立誓,皇天后土為證,宋楠將竭力輔佐朱氏子孫中興大明社稷,絕無二心。皇上對臣情深意重,臣絕不會做出有悖忠義之事。”正德噓了口氣,艱難伸手過來,和宋楠手掌緊緊相握,笑道:“那朕就放心了,朕沒看錯你,朕這一輩子能有你相伴也是朕之幸。既然這第一件事你答應了朕,朕便可以代後面的事情了,這第二件事便是,關於繼位的人選之事,太后和外廷眾官一直推舉的朱厚熜是朕的堂弟,本來朕對這個人選無甚異議,但現在,朕需要聽你的看法。”宋楠道:“皇上要聽臣的意見,臣自然不敢不如實回答,皇嗣之位朱厚熜本是極為合適的人選,但臣認為,太后和楊廷和在皇上重病之際不去想著如何讓皇上康復之事,卻為了新皇的人選做的那些勾當,實在讓人難以接受和容忍。矯詔是最不可饒恕的罪行,皇上難道會允許這種大逆不道之行存在麼?”正德想了想道:“朕問你,你打算如何處置太后?”宋楠搖頭道:“臣豈敢處置太后,太后受外廷蠱惑才做出這種糊塗事,幕後之人乃是楊廷和梁儲等人;而太后之過,唯有皇上才能處理,臣是絕不敢太后之過的。”正德點頭道:“很好,朕生恐你說出嚴懲太后的話來,足見你對朕是忠心的。太后是朕之母,她的過錯便是朕的過錯,你說的對,過錯在楊廷和他們身上,而太后之過,朕會親自處置。然則朱厚熜是決不能成為繼位之選了,你心目中可有人選?”宋楠搖頭道:“臣一直忙於平叛,對這件大事倒是沒怎麼關注。皇上心目中可有其他人選?”正德道:“二月裡你率大軍出發之後,楊一清和張侖曾進宮來覲見,當時曾談及皇嗣人選。”宋楠不能接口,人選其實是他和楊一清張侖三人暗中敲定的,為了避嫌,宋楠才讓楊一清和張侖在自己領軍出發之後在正德面前提及,此時正德說起,宋楠也只能裝糊塗了。

(很多兄弟在說更新的問題,我前面就打過招呼的,本書即將結束,新書正在查資料寫大綱跟編輯溝通,耗費大量的力和時間。所以本書收尾階段改為每天更新5000字的一大章。既然你們不願意看下邊的作者的話,我就把這個通知放在正文裡;請大家諒解一下。另:這段話是不收錢的,這一章5000+的字。)第一卷蔚州雪第八五六章這人間,太彩正德眼神飄忽,不知看向何處,“他二人……曾經提及一個人選,饒州府淮憲王有一遺腹之子在世,淮憲王厚燾於正德二年便離世,那遺腹子朱載坮襲王位,是為淮恭王,今年還未滿七歲。↖據說淮王妃據說極為賢良,對那孩兒從不驕縱,請了名師教授他學業武功,那孩童在當地也頗有名聲,小小年紀便被人稱賢頌德且文武雙全。楊一清和張侖覺得此子適合過繼為皇嗣之選。朕派人暗中調查了他們的所說的話,他們確實沒有誇大,此子倒是個很好的人選。”宋楠點頭道:“此子我聽說過,上次去江西暗查寧王縱匪之事,江西境內郡王從者甚多,但卻未聞淮恭王從叛之事,看來淮恭王一脈甚是潔身為好,這在江西很是難得。”正德點頭道:“你怎麼看?淮恭王年紀是不是太小了些。”宋楠道:“臣無異議,只要皇上覺得合適便成,我想楊一清和英國公之所以推薦這個人選,一來是因為淮王和皇上均為燕王一脈,於血脈上相近;以‘厚載翊常由’這成祖一脈的輩分輪序來看,淮恭王恰是皇上子侄一輩,是為過繼皇嗣的不錯人選。二來是此子有賢名,又可潔身自好不與寧王為伍作亂,這更是難得的。這第三嘛,恕臣直言,淮王已亡故,斷不會出現新皇即位之後其父攬政之事,那朱宸濠曾經就是打著這樣的念頭,想借助其子過繼為嗣獨攬朝政的;綜上三點,臣覺得沒什麼問題,不知皇上以為如何?”正德微微點頭道:“說的有理,朕也考慮到這一節,既然你無異議,那麼人選便定下了,朕也了了這樁大事,你們今後要好好輔佐他,讓他做個好皇帝,莫要……莫要像朕一般。”宋楠低聲道:“皇上,何出此言。”正德捂著嘴巴咳嗽數聲,擦去嘴角的血跡後息道:“朕還有第三件事,朕知道你和皇姐之間藕斷絲連,朕死後,皇姐……孤苦一身,今後的時必將煎熬。皇姐今年已經二十三了,早已……過了嫁人的年紀,再說和你之間的事情也讓她聲名受損,此事你……負有……大責任。”宋楠愧道:“臣該死,臣有一請。”正德道:“你……說吧。”宋楠道:“臣請皇上下旨,恩准臣娶公主,讓臣彌補過失。”正德緩緩道:“你是要立左右夫人麼?這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