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服裝加工廠,大部分都沒有自己的設計和品牌,而是從外面接單子代為加工,出廠之後貼上牌子就可以了。沒有訂單就歇著,這樣就不需要承擔貨物生產完了,卻被壓在廠子裡的風險。
這種經營模式,除非遇到失誤,一整批貨都出了問題,質檢不合格被壓下來,否則本不可能有存貨。
陳悠然和藍姍是衝著降低成本過來的,本以為可以從工廠拿到出廠價,卻沒想到,原來工廠的運作模式竟然是這樣的。人家工廠倒是也願意接她們的訂單,但問題是她們也沒有設計線,現在更不是考慮這些的問題的時候。
一連走了好幾家工廠都沒有任何收穫,兩人的心情越來越沉重,每天晚上待在旅館裡面面相覷,心中都不免焦灼起來,不知道接下來應該去跟誰接洽,才能解決眼下的困境。
好在事情很快有了轉機,也不知道是不是看她們兩個年輕人可憐,有人私底下告訴她們,其實每家工廠多少都會積壓一點貨的,但他們都有自己的固定合作對象和走貨渠道,不會賣給她們。
生產這種事,即使用機器,也總會有些不合格的殘次品積壓在工廠裡。不過這些東西不符合大客戶的標準,但拿出去地攤上零售,因為無論剪裁設計還是用料都不差,還是非常受歡的。而工廠為了不自己承擔這部分成本,自然要把貨賣出去。
但通常都是跟相的服裝公司合作,不可能考慮她們兩個不知從哪裡跑出來的年輕人。
告訴他們這些事的人,還好心替她們指點津,介紹了一家專門從工廠拿這些貨的服裝公司,讓她們去那邊問問。
兩人拿著地址找過去,卻發現這地方既偏且遠,看上去破破爛爛,很不正規的樣子。最終她們在門外觀望了半個下午,還是沒有進去。這世上好心人雖然多,但心懷惡意的也不少,這地方一看就不正規,萬一進去出了什麼問題,那才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用笨辦法,一家一家的磨吧。”藍姍說,“希望能有收穫。”說是要磨,但她採用的卻不是死纏爛打的方式。她們先在工廠附近走訪,這些居民大部分在廠裡工作,很瞭解情況,多少能問出一些東西,由此判斷這家工廠有沒有貨,如果有,再上門去談。
說一千道一萬,工廠也是為了吃飯。大部分服裝公司收這些殘次品也就是做個搭頭,價錢肯定壓得很低,所以如果她們能夠找到目前還有積壓貨物的工廠,就有機會提前把這批貨定下來。
誰會跟錢過不去呢?
這麼折騰了兩天,終於找到了一家合適的工廠。
在眾多工廠之中,這家天盛服裝廠很不起眼,規模小,看起來也沒那麼正規,而且效益越來越差,看起來隨時能關門的樣子。但陳悠然有種很奇異的預,她覺得這家一定能談成。
他們應該比其他廠家,更渴望一筆可以週轉的資金吧?哪怕數量不大。
但打聽完具體的情況之後,兩個人的心都涼了。
這家服裝廠之所以會壓貨,是因為之前一筆訂單黃了。東西生產出來了,客戶那邊卻破產跑路了。定金倒是不需要退,可也補不上原料的窟窿呀!所以他們急切地需要將這批貨出了。
問題是這些又不是殘次品,即使他們願意只收成本價,也沒幾個人願意收。
藍姍和陳悠然倒是很願意要,反正出廠價已經是難得的便宜了。但人家服裝廠看不上她們。——這一批積壓的貨一共是五萬件,服裝廠的意思也很明白,他們不搞零售,想拿貨就要一口氣全部都吃下。
可她們本吃不下!
全部身家加起來不到三萬塊的陳悠然和藍姍十分頭疼。
在她們原本的規劃之中,第一趟出來,本來只是試試水。當然,現在都跑到廣州來了,這第一回的貨肯定不可能拿太少,但幾萬件還是太誇張了。不說拿回去要怎麼賣的問題,他們也拿不出這麼多錢來。
其實大多數服裝公司,不過是做箇中間商賺差價罷了。他們從工廠拿貨,賣給零售商,或者受零售商的委託,向工廠下單,憑藉的是自身在這一行業中的人脈和信譽。大部分時候,他們其實也沒有那麼多的資金週轉,通常都是先在工廠打樣,客戶下單,他們又向工廠支付定金,開始生產,等拿了貨發過去,客戶給款,才能跟工廠結算。
所以這部分成本,實際上是由工廠來承擔的。
可是陳悠然和藍姍卻不能這麼作,因為她們倆人生地不
,也不是行業內的人,沒有任何信譽,
本玩不轉。
只能是有多大的胃口端多大的碗。
於是她們開始天天上門騷擾,請求工廠拆賣一部分給她們。理由也很有道理,這麼大一批貨,大部分人都吃不下,倒不如拆開零散賣,說不定會有轉機。就算沒有,至少先回一部分款,把員工工資給發了吧?
或許是軟磨硬泡真的有用,或許是的確沒有別的出路,最後工廠這邊同意了她們的提議,可以賣一部分貨給她們,但數量不能少於五千件。
陳悠然也很光,直接說自己現在只有兩萬,“五千件,兩萬塊。成就成,不成我們就走了。”
“四千件。”老闆咬牙道。
“你剛剛說的不能少於五千。”
“……”最後老闆還是咬牙應下了這個價錢。都是輕薄的夏裝,雖然用料好,但是成本其實也就幾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