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0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兩個字有些印象的,可又不知道何時聽說過,“房俊,你好好的問這個做什麼?”房遺愛也沒打算瞞著蕭慕兒,便一五一十的將其中的關鍵詳細的說了一遍,聽了房遺愛的敘述,蕭慕兒也不認真的思索了起來,想了許久後,她方小聲說道,“我記得好像在家族記事上瞧到過這兩個字,可當時我還小,到現在已經記不太清楚了!”在古時,各大家族除了有一本記錄家族起源的族譜外,還會有一本家族記事,兩本書是相輔相成的。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的家族觀念也慢慢的淡薄了,後來家族記事存留的很少了,到後世,連家譜都沒多少人去續了。

蕭慕兒本為南梁皇族,起於蘭陵蕭氏,這樣的大家族自然會有著自己的家族記事,所以蕭慕兒小時候看過家族記事也不奇怪。忙活了這麼久,總算找到點線索了,房二公子怎能不高興呢,他拉著蕭慕兒的手就往外走,嘴裡還催促道,“慕兒,帶我去瞧瞧你家的家族記事,總算找到點線索了!”

“房俊,你這人,我還沒喝口水呢!”蕭慕兒氣的直跺腳,可惜房二公子沒聽心裡去,猶自拉著她往外走。

一直到上了馬車,蕭慕兒還沒消氣呢,她掐掐房遺愛的胳膊,沒好氣的責難道,“房俊,你說你這麼急做什麼,那家族記事就在書架子上放著,又跑不了!”

“嘿嘿,這不是動了嘛?”房二公子只能尷尬的笑笑了,按照規矩家族記事也只有本家重要的人才能看的,房遺愛還真沒資格去看蕭家的家族記事,不過房二公子一向不守什麼規矩,只要蕭慕兒不拒絕就行了。至於蕭瑀老頭,他要是拒絕,那房二公子就敢派來把蕭家的家族記事偷出來看。

來到蕭府,蕭慕兒領著房遺愛往祠堂走去,也虧得現在蕭瑀不在,如果他看到自家女兒這麼做一定會發飆的,那祠堂可是蕭家最神聖的地方,哪能讓個外人進去。還別說,蕭家的祠堂還是很莊重氣派的,至少比房府的氣派多了,再看靈牌,不是這皇帝就是那皇帝,老蕭家就是血統高貴啊。論出身,蕭家真不比別人差,只可惜現在是李唐的江山,蘭陵蕭氏就是再風光,那也是過去了,至少現在蕭氏得夾著尾巴做人。

祠堂上邊就是蕭家存放書籍的地方了,這可不是蕭瑀的書房,而是整個蕭氏存放家族記錄的地方。蘭陵蕭氏傳承上千年,所留下的記錄自然是非常多的,看著那連城一排的書架,房二公子整個頭都大了,若是一本本找過來,那還不得找到猴年馬月啊。

書架上放著的不光只有書,還有著竹簡,最下邊一排,竟然還放著一對龜殼,房二公子拿起一片龜殼研究了半天,愣是沒看懂上邊寫的啥意思。

正史上都說蘭陵蕭氏崛起於漢代蕭何,當年蕭何的子孫遷居蘭陵郡,才有了後世蘭陵蕭氏的風光無限。不過正史也並非全是對了,其實在蕭何子孫遷居蘭陵之前,蘭陵蕭氏已經很風光了,只是沒有後世更風光而已。蕭氏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秋戰國之時了,當時的蕭氏是生活與魯國南部的,後因為齊魯大地戰亂紛爭想,蕭氏南下移到楚國,後大楚大夫屈原改次室為蘭陵,這才有了後世的蘭陵蕭氏。

看著手中的龜殼,也不得不嘆下蕭氏家族的底蘊,底蘊是什麼,那就是一種古老的氣息,那就是一種千年不變的傳承。房遺愛詬病大唐朝的世家大族,可又不得不讚嘆一下世族的能量,這種傳承帶給子孫的榮耀,是很難被人取代的。

“慕兒,這可怎麼辦,總不能一本本的找吧,你可記得在哪個書架上看的?”房二公子可不想一本本的翻著看,書籍還好,可那些竹簡怎麼,估計把手扒拉疼了,也看不完這裡的竹簡。

蕭慕兒正煩呢,見房二公子催促個沒完,伸腳蹬了他一下,“你就不能安靜點,沒看我正想著呢?”思慮了好久,蕭慕兒慢慢的走到了第三個書架前,她手指放在厚厚的書籍上一本本的摸著,待看到一本有點泛黑的書後,她眉頭一鬆伸手將書拿了出來。蕭慕兒仔細的翻著書頁,房遺愛也不敢再打擾,只好在一旁挑別的書看了起來。房遺愛隨手拿了一本,就發現這竟然是南北朝時期的記事,上邊記錄的非常清楚,時間地點,甚至連時辰也記錄在冊,看來一個家族能延續下來,也絕不是偶然啊。就憑著蕭氏族人這份耐心,蘭陵蕭氏不風光,誰能風光呢?僅僅南北朝時期,蕭氏一門就出了三十多個宰相,這份能耐可真夠讓人羨慕的。

房遺愛也不知道自己看了多久,就在他看的入神的時候,就覺到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扭過頭,看到蕭慕兒正蹙著眉頭朝他晃動手裡的書呢,“找到了,你自己看看吧!”接過蕭慕兒手裡的書,房遺愛仔細的看了起來,當看了第一眼,他就有點詫異了。這記錄的而是東漢末年的一件事情,從年代上來看沒什麼稀奇的,問題是這件事太讓人奇怪了。

東漢末年,三分天下,建安十三年曹攜北方大軍南下,一路勢如破竹。當時曹表面上看似風光無限,可實際上子也不好過,大軍連年大戰,中原之地又災患不斷,為了籌集足夠的軍餉,曹就想了個陰損主意,那就是盜墓取寶,這就有了後來的盜墓軍之說,至於後世所說的發丘校尉、摸金校尉等都是出於此處。當時盜墓軍中有一個非常的厲害人,名曰何不空,此人身為曹手下最得力的盜墓者,也當上了唯一的發丘中郎將之職。當時曹二十三萬大軍駐紮襄陽烏林渡口,看上去大軍只要南下就能掉孫劉聯軍,可是曹心中想的並不只有孫劉聯軍,在大軍南下的前一夜他就找到了何不空。由於曹已經深知盜墓的好處,一個梁帝之墓就能讓他支撐起十萬大軍半年的耗費,所以他就想對大楚的墓動手,當年楚莊王死後,可是有著大量的陪葬品的,若能將這處寶挖出來,其好處可想而知了。

得了曹的命令,何不空就領人離開了大軍,不得不說何不空確實厲害,沒多久就讓他找到了楚莊王的墓,可是還沒來得及請示曹,就聽到了赤壁兵敗的消息。當時何不空已經開始六神無主了,就在這個時候有個叫蕭饋的人找到了他,至於蕭饋是如何說服何不空的,記載的並不清楚,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的,那就是何不空改名換姓進了蕭家,從此當上了蕭家的大管家。

兵敗赤壁,大軍被一把火燒了個乾乾淨淨,他心裡光擔心後邊該怎麼抵擋孫劉聯軍的反撲了,又哪還顧得上何不空。就這樣,何不空在蕭家安穩了下來,直到他死的時候,才又發生一件奇怪的事情。

第1049章風水之局何不空也算是長壽了,在那個年代能活到七十歲,也算是非常少見了,有句話說得好,人活七十古來稀,何不空也算是善始善終了。何不空死時,蕭饋也已經五十多歲了,那是個雷雨天,外邊下著滂沱大雨,可是五十多歲的蕭饋還是趕到了何不空身邊。

當年把何不空留在蕭府,也是有著許多原因的。但凡盜墓挖之人,尋龍定,勘探風水,那是必修的,而何不空就是那個年代裡最懂風水和墓方位的人。何不空在蕭家當了幾十年的管家,除了管些小事情,剩下的時間就是替蕭饋尋找死後的寶了。當時的人都非常信的,他們覺得風水可以影響後世萬代子孫的福祉,所以蕭饋非常在意這些,再加上蕭饋確實對何不空非常好,所以何不空也是盡心做著這件事,臨死前,何不空告訴蕭饋,在府上祠堂臺子下有一卷竹冊,上邊記載著龍的所在之地。

何不空死後,蕭饋在祠堂裡找到了那捲竹冊,上邊確實是何不空的字跡,所以蕭饋格外的珍惜這份竹簡,因為這份竹簡關係到了整個蕭家的命運。按照何不空所說,在揚州西南蛇馱河岸邊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