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偶爾也會游來一低獵食者,這低小魚又一鬨而散,往下一個避難處逃竄。

倒也不是它們不想進到海膽叢裡去避難,只不過海膽叢已經被更小的魚群給霸佔了,它們這個體型說大不大,說小也真的不算小,海膽叢要是平時它們還敢進去躲一躲,如今裡面有魚的情況下還要逃竄進去,一個不小心就會翻車。

要論被獵食者捕食和海膽叢的傷害程度,自然是長著數不清的尖刺的海膽叢殺傷力更大了,至於被盯上的兄弟——俗話說得好,夫如同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何況這還不是夫,死一兩個兄弟就能幸福千萬家,那大家就各憑本事,爭取不讓自己做那條幸運魚就是了。

時餘的到來,不亞於大型捕獵者。

不過時餘看不上這低小魚,之前也說過,漁人下海打魚,那就是和魚群公平競爭,一支箭一次只能打一條魚,體力有限,又要與大海做鬥爭,那自然是要挑大的來打。

這和下網不同,如果是下網,那就是老天爺賞飯,中網的魚是大是小全憑運氣——更何況就算是下網,撈到了太小的魚也是要放掉的。當然了,要是它們知道恩就更好了,漁人最希望這低小魚能叫它們的爺爺爸爸媽媽之類的過來玩玩。

時餘先是放過了一群還是魚苗的厚魚,又放過了一群統統不足一斤的黑鯛,總算是等到了看著就很厚實的金鼓鰻的到來。

那群金鼓鰻中有幾條黑的金鼓鰻,遠遠看去就要比其他金鼓要大一圈,有點像是金鼓鰻中的領頭者。

說實在的,黑金鼓其實從味道上來說和普通金鼓鰻差距不大,就那麼稍微鮮美了一丁點兒,但是因為一低奇怪的營養學說和稀有度,黑金鼓的價格要比普通金鼓魚高上不少。

時餘不管是從殺的容易程度和價值來說,自然會選擇更大價格更貴的黑金鼓。

他已經有十幾分鐘沒有動上一動了,那群金鼓鰻也沒注意到礁石的另一側隱藏著一個頂尖獵食者,它們逃竄而來,到了這一塊被海島擋去了絕大多數洋的太平聖地,似乎也是遊累了,遊速下降,開始在礁石上長得密密的海草中覓起食來。

時餘等得就是這一刻!

他手上的魚槍早就掛上了機簧,那條最大的黑金鼓帶領著一小群金鼓改變方向往另一片礁石游去,魚槍便已經盯上了它,順著它遊動的軌跡而慢慢的移動著。

時餘在心裡默數。

三。

二。

一。

一道銀光自海水中劃過,正中黑金鼓的身體中央,強大的慣力帶著黑金鼓‘叮’得一下入了礁石中,起了一小捧細碎的砂石。

周圍的金鼓魚四散而去,又很快的集結成群,遊了一段時間後又在不遠處的一片海草叢裡繼續覓食。

如果是人類,這會兒子逃得影子都沒了,哪裡還有心情覓食。

不過這也源於生物的本能,海中的生物為生存而獵食,除了少數惡劣的品種(比如虎鯨、海豚、還有虎鯨)會為了玩鬧而刻意獵殺獵物,其他的獵食者大多都是吃飽了之後就成了一條無害的魚。對此,其他沒有被獵食的魚群自然不會為了一條無害的魚而放棄好不容易找到的食物。

時餘遊了過去將這條還未斷氣的黑金鼓擼到了箭矢後面的漁線上,整理好漁線,又重新上膛,就近找了個遮蔽物,繼續自己的狩獵。

不過這次運氣不好,時餘游到了那塊礁石的後方,卻發現那邊有一叢海膽,快有半米高的尖刺密佈,警告著過往的來客。

時餘想了想,反正等著也是等著,乾脆路過拔,掏出大腿武裝帶上的剪刀咔咔的一頓剪,硬生生把這片海膽給清理了乾淨。

躲在裡面的小魚也沒想到這次的捕獵者這麼豪橫,一開始它們只是往內裡避去,後來實在是避無可避了,嘩啦啦的一股腦的就遊了出來,還沒有小拇指長的小魚成群結隊而出,也頗為壯觀。

時餘不在意它們,有的是魚在意,當即一群四帶笛鯛不知道從哪裡湧了出來,對著小魚群就是一頓狼虎嚥。

四帶笛鯛是一種體型較小的魚類品種,平均身長在30釐米左右,通體呈現亮黃,體側有四道藍縱帶,生長在珊瑚叢中,格兇猛,以小魚蝦和無脊椎動物為食。①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種魚小就不說了,還刺多少,幹煎的話味道不錯,其他做法就比較一般了。這種魚因為生活環境的關係,時餘下網的時候也經常會網到一低,不過因為處理起來太麻煩,好吃的又比它海了去了,一般都是直接歸類為小雜魚,要麼扔掉,要麼就淪為魚飼料。

時餘無聊的挪開了視線,將收拾完的海膽扔進了漁網兜裡,剪了刺的海膽就類似於螺類,隨便用起子一撬就可以撿了,有一部分以海膽為食的青衣魚聞到了時餘不當心捅破的海膽的氣味兒,趁著時餘不注意,偷偷地在他旁邊分一杯羹。

時餘伸手逗了逗它們,把它們嚇得一鬨而散。

時餘在心中笑了笑,刻意捅破了兩隻海膽扔到了一側,讓青衣魚去分食。

青衣魚味道也一般,時餘懶得費這功夫去打,有這時間不如多刨幾個海膽,好歹回家也能個海膽蓋飯不是?

漁民的生活就是這麼豪橫!

他聯想到之前還在城市裡上班那會兒,偶爾會跟一二好友去料店裡開點葷,當時他們幾個最眼熱的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