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有些費力。”
“無趣。”
“尚可。”
“費時。”看到“只有二郎可行。”時,宣和默默又將書扣了回去,信息量有點大,這書的上一任主人,看來不但都試過,還不止同一個人試過。
宣和有些驚歎於加娜仁的本事了,這樣的書竟然也能拿手。
不過想想她平裡的作風,或許是他們一起
過吧。
宣和將書收好了開始思考謝淳的問題。
首先,毋庸置疑,他看過了。
原本宣和是有些生氣的,放在他的桌上,那就是他的私人領域,但現在他有點顧不上這個了。
這書上有些筆記,謝淳應該多少認得他的字,這上頭的字說不上有多好看,宣和雖然不愛練,但好歹也是名師教出來的,比這個強多了,不怕謝淳認錯。
問題是,正常人即便是要看要收藏也不會找一本帶筆記的,這看起來更像是要學習。
他學來做什麼?
這又不是一個人的事,他若真要實踐,除了謝淳,還能找誰,真找了別人,那人還能有命在嗎?
宣和有些懊惱,他就不該對加娜仁放下戒心,眼下追悔莫及。
忽然,宣和動作頓住,這個人彷彿靜止一般,他想到了另一種可能,謝淳會不會是,故意出破綻讓他發現的?
告訴他:我看過了。
萬一謝淳以為他在暗示什麼?
宣和向後靠在椅背上,深深呼出一口氣。
得找個機會試探一番,順便也解釋清楚,不明不白的,吃虧的是他。
偏偏謝淳遲遲不回來。
宣和看著烏壓壓的天,愈發煩悶起來。
今天又在下雨,入以來,雨幾乎沒有停過,江南也沒有這樣多的雨吧?
寒冬遲遲不去,好容易盼來了天卻總也不見晴,都說
雨貴如油,今年這
雨卻不大值錢,太多了。
大雍重農,百姓靠天吃飯,這類天災便格外。只是此時還有不少人將天象與天子勾連,道是先帝駕崩,今年才這樣多雨。
宣和不知道謝淳在這中間做了什麼手腳,要知道原書中這都是老二繼位之後的事,他那皇帝當得名不正言不順的,京中言傳得沸沸揚揚,總結來說不過四個字,新君無德。
新君無德,上天都看不過去了。
冬下的雪,還積在那沒化淨,
又是接連不斷的雨,
汛怕是不好過。
許多人都不知道,謝淳登基第二就召了眾臣議事,各地江河水位普遍要比往年高出不少,有些準備需要提前做如此一來謝淳便事多,近來還安排了內閣留人在宮中夜宿值班,他自己也回得晚。
許多時候宣和在他回來之前就睡了。
朝臣也覺出點新君同先帝的差別來,大約是年輕,又沒有妾子嗣,謝淳
力更充沛,雖不像先帝那般遊刃有餘,從開始攝政到現在登基,沒出過什麼差錯。
大雍如今已是盛世,不求君主多賢明,能穩定江山就是最大的功績。
宣和若知道他們怎麼想的定然會笑一笑,謝淳的野心,怎麼可能只是這樣?
快到晚膳時間了,謝淳又差了人回來說在養心殿用膳,放在平時宣和聽過就算,謝河村在哪吃關他什麼事。但今天他忍不住多想,不知道謝淳是什麼時候看的這書,前兩也沒看出他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不會是今天才看的吧?
不回來是在避著他嗎?
話又說回來,明明已經登基了,這人也不知道為什麼還不住養心殿,仍舊宿在東宮。
因而宣和並不急,左右晚上是要回來睡的。
來傳話的人是個太監,還是御書房的秉筆太監,陛下對秦王的態度他看在眼中也瞧出些端倪,絕對不會是兄弟。
他見過兄友弟恭見過兄弟親如一人,卻沒有這般小心珍重的,秦王又不是什麼瓷娃娃需要這樣小心呵護。
況且謝淳的小心不僅體現在常的關照上,更體現在態度上,每
不回東宮都要找人傳話,此外極少召見秦王,不是不重視,而是,有事的時候陛下會親自去找他。
皇帝在秦王面前,沒有半點帝王的架子。
皇帝都不擺架子的人,他一個太監擺什麼譜?能走到這一步,李公公不但很有自知之明,還很會替主子辦事。
他來傳話,不單單是說陛下今要在養心殿傳膳,還邀請宣和去。
“他說的?”李公公敢說這話是因為秦王若真去了陛下絕不會罰他說不定還會賞,但謝淳確實沒說過這話,他要是應下了那就是假傳聖旨了,這是另一回事。
他諂笑著:“奴才想著殿下若去了,聖上定然是十分欣喜的。”宣和便息了要過去的心,還是等謝淳回來吧。
“哪位大人在?”
“回殿下的話,是洪閣老。”那多半是在說災情了,不知出了什麼事。
宣和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他比任何人都關注這事。雜貨鋪溝通南北,憑藉著藏書樓又能同當地的士人搭上話,消息傳遞起來倒是又快又準。
原本是疏浚河道,清淤的好時候,如今不少地方卻在臨時徵發徭役加固堤壩。
許多地方物價已經開始有些變化了,這是有人在囤貨。現在常價買入,將來高價賣出,即便沒有災情,看今年的這氣候,糧價也是要漲的,賺多賺少的區別罷了,總不至於虧本。
商人逐利,利益當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