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意出高價的女遊客可以被允許穿戴上它們,體驗女重囚(因為戴這些鐐銬的女囚暫時還沒被判死刑,還不能算作女死囚)的心境。如果後又有與楊惠娟“級別”相類似的女重囚入獄,則這些“寶物”還將被“請”回來,鎖在她的身上。等她“用”完後再刻上她的名字,重新送回博物館。總之,經過這樣反覆打造,這套鐐銬將成為警察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等我就義,脖銬、銬、手枷、腳枷和手指鐐不戴了,是不是也如此辦理啊?”楊惠娟聽後迅速憤怒地質問道。女看守見勢不妙趕緊閉口,但答案卻不言而喻。
過了一夜,楊惠娟的想法變了,她開始對這套鐐銬充滿了戀戀不捨的情。因為她在想:厚顏無恥的敵人自以為得計,殊不知正好為革命留下珍貴的文物。等革命勝利後,黨會從警察博物館把這些鐐銬取出,重新陳列到革命博物館。並告訴每一個前來參觀的人:楊惠娟烈士是如何戴著這套鐐銬,在法庭上大義凜然地怒斥敵人、宣傳革命真理;在監獄刑訊室裡經受住了敵人電刑、辣椒水的嚴刑拷問;在監獄的優待室裡回絕敵人居心叵測的勸降。為了能讓觀眾有身臨其境之
,最好再按原件複製一套這樣的鐐銬,讓一個身材體形和自己差不多的女解說員戴著解說……
當然,以上只是楊惠娟“烈士”光輝燦爛的一面。革命勝利若干年後,還會有歷史學家從浩瀚史海中考證出女英雄富有人的另一面。他們會說,女英雄在獄中曾戴著這套鐐銬打過乒乓球和羽
球,還和一個叫李夢瑤的小姑娘做過遊戲。
想到這裡,李哲原的形象又浮上心頭。這個讓楊惠娟無法橫眉冷對的“敵人”,在兩個月前勸降失敗後便神秘消失了。接替他工作的副手,儘管仍保持著對她們的“禮貌”,卻明顯拉開了距離。至少楊惠娟她們提出再組織一次體育比賽的要求,就遭到了禮貌的回絕。而即使這樣一套班子,也於她們在法庭上作完最後陳述後的一週前,全部奉命撤離。派來接手的是法院方面的工作組,雖然因時間很短,他們來不及表現出索正雄那樣的凶神惡煞,但已經看得出不懷好意。為此楊惠娟反而鬆了一口氣,因為終於又找回對敵鬥爭的覺了。於是李哲原就從一個現實的“敵人”,轉變為可以客觀評價的“歷史人物”,並恰逢其時地回到了記憶裡。
其實這個警察的心地善良。
子被黑幫殘害了,肯定會對他心理產生強烈刺
。按心理學家的觀點,這種刺
會使一個人以後的行為處世出現變異。如果本
善良,此人會盡量避免讓別人遭受自己受過的痛苦;如果稟
偏執,此人就將把自己受到的痛苦如法炮製於別人身上。所以人們可以看到,遭受過老師不公正對待的學生,一旦成年後自己成了老師,在對待他的學生時,會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一極是以血還血、以牙還牙,苛待自己的學生;另一極則悉心呵護,不讓學生遭受自己幼時的同樣命運。李哲原本來就是審訊專家,完全有條件借職務之便像索正雄那樣
審犯人,發洩
子被害後的心理壓抑。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借心戰理論在審訊中尊重女
,不忍讓被審的女犯人遭受與她
子同樣的命運,宅心可算仁厚。但是這樣一個人畢竟也是反動政府特務機關中的重要干將,一旦革命勝利勢必遭到清算,李夢瑤未來的人生也將因為父親而變得極為坎坷。只可惜自己那時已經不在,不能為他證明。沉醉在虛幻的“革命勝利”意境中的楊惠娟,不由擔心起“那時”李哲原父女的命運來。真是胡思亂想,自己現在明明是弱者,革命也還處於低
,怎麼還為不可一世“敵人”未來命運擔心呢?回味過來的楊惠娟不
啞然失笑。
走下樓梯,出女監獄樓大門,經過樓下封閉的場院,就到了運動場上青青的草坪;穿過了草坪,第一站目的地監獄綜合樓便在眼前。這座樓裡既有監獄圖書館、醫院、公共浴室一類獄警和囚犯共享的公共福利設施,也設置了刑具室、注死刑室及不便公開的刑訊室這些專政設施。楊惠娟被押入漢都監獄的最初一個多小時,就是在設於這幢樓三層的醫院特護病房裡度過的。不過此後她再未涉足過這幢大樓,今天故地重遊是到一層的刑具室釘死鐐。
刑具室之所以放在一層,是為了方便釘鐐後的囚犯走回囚室,它由腳鐐室、手鐐室、腳趾鐐室和銬室組成。情節最輕的死刑犯只釘腳鐐,稍重一點的加釘手鐐,腳趾鐐專用於情節最重的女
,
銬則專用於情節最重的男
。因而,使用頻率最高的腳鐐室位於刑具室的第一間,頻率次之的手鐐室位於第二間,極少使用的腳趾鐐室和
銬室位於一隔為二的第三間,並各開一門與手鐐室相通。為了確保安全,堅固程度不亞於牢房的整個刑具室只有設在腳鐐室的一個進出口,即使到最裡間釘過腳趾鐐的女死囚,仍要依次經過手鐐室和腳鐐室才能回去。
“再見吧,糾纏了我一年的鐐銬。你們雖然助紂為,
錮過一名革命者的身體,但念你們並無知覺,只是受人擺佈,我原諒你們。你們若能在革命勝利後,告訴善良的人們我所遭遇的一切,相信人民也會原諒你們的。”當坐在腳鐐室釘鐐位前的第一把坐椅上被脫去帶來的所有“活鐐”和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