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次拍攝的是有聲片,也用上了最新的聲畫同步剪輯器,剪輯室裡擠了一堆人觀看,不少學生都沒作過這個。
只是旁看,他們已經很動了。
好幾個導演學生都有從業經驗,就像王和笙老師嘛。有聲片剛出來那會兒,大家都不會用機器,跟著外國技師,可人家本不好好教,讓他們站得老遠,
本看不清到底怎麼
作的。
現在紀校長不但讓他們圍在旁邊,還要仔細說,時不時提個問,印證課堂上的理論內容。
縱然剪輯時間很長,站得很累,所有人也只覺得開心,學到了好多!
他們恨不得把紀霜雨每個動作都記下來,紀霜雨撓了下頭,都有人跟著做。
紀霜雨:“……大可不必吧!”學生嘿嘿笑:“我尋思紀先生這樣是不是能啟發靈。”這種手工剪輯速度真是相當慢,好不容易
剪完一遍,紀霜雨就和大家一起看片,討論一遍,然後再
剪,反反覆覆。
剪輯本來就費事,紀霜雨對剪輯的要求還高,如果說他在片場拍攝完成了一半故事,那剩下一半需要在剪輯臺上完成。同樣的素材,不同的人來剪,完全可以剪出截然相反的故事。
就這個速度,簡直把翹首以盼的觀眾給急壞了。
這拍攝好不容易完成了,剪輯依然慢的,可不把人急死了。……凡事有張有弛,雖然外界觀眾很著急,紀霜雨的步調還是不緊不慢。
在和他學習的過程中,很多學生有了新的創作靈。
學校有創作基金大家都是知道的,先前戲曲專業的學生還用創作基金購置行頭,演出了《何必西廂》。導演系這邊也都在暗暗較勁,看誰能拔得頭籌,第一個獲得獎勵。
紀霜雨在學校們來的創意中還真看到了不錯的,有個叫許雲汝的學生,以前也在滬上的小製片公司做導演,他
了一個武俠片的方案。
紀霜雨上課時就點名了:“我們班有位同學,寫了一個武俠片的本子,還做好了拍攝構思……”他沒說完,課堂就一片譁然。
“武俠片……怎麼寫這玩意兒。”
“此物荼毒社會!咱們學校怎有這樣想法的人?”
“還上去汙染紀校長的眼睛……”武俠電影,現在還真是一個氾濫的大類,但是,風評可不怎麼樣。蓋因而今的武俠片都充斥著無聊的拳腳打鬥,搞得像雜技一樣,要麼就是纏綿的江湖兒女情吧。
觀看者頗多,但是在業界人士裡,比較有追求的導演都很不屑,也有許多學者批評這樣的風氣。
這第一屆學生都是很有些心氣的,大家左右看,試圖找出他們中哪個是叛徒。
許雲汝埋著頭不敢說話,心中大嘆,真是衝動了,把那構思上去,現在還要被老師當堂批評。
“我覺得這個構思很不錯,撥發三千元創作基金給這位同學,由你自己在校內組建劇組,將其拍攝,之後如能上映,視票房成績與口碑加學分,分賬需取二成回捐至基金中,如若不能,再接再厲。”紀霜雨問道,“許雲汝同學,如果答應,下課來我辦公室。”所有人的目光一時都集中在了許雲汝身上,震驚極了。
許雲汝自己也傻了。
什、什麼,不是批評他,而是要給他攝片經費?!
“紀校長,這是為什麼?”王和笙忍不住了,“難道如此無益於社會健康的影片,我們也要支持製作嗎?”
“無益與否,難道不是取決於許雲汝。我在他的構思裡,沒看到什麼荼毒風氣的東西。”紀霜雨反問道,“武俠影片風行華夏,甚至在南洋十分叫座,這是因為大多華夏人心裡都有個武俠夢,就算在座的各位,難道兒時不曾幻想過行走江湖嗎?”王和笙卡住了,這個,這倒是……
“製濫造的影片,無論什麼風格我們都不會允許製作。但許雲汝擬用全新手法展示華夏對獨特的武俠文化,我覺得大有可觀之處,為何不答應?”紀霜雨這一說完,學生們也都啞口無言了。但在無言之後,他們心裡就想,這都行,那我也得趕緊構思了!
許雲汝臉憋紅了,眼睛居然還有點溼潤。
紀霜雨對他鼓勵地笑了笑。
早期的武俠電影,現代人看可能覺得有些土,尤其是武打風格。
他看了許雲汝的構思,經過紀霜雨的技術洗禮,他對整個影片的風格節奏都有了不同的想法,更接近後來我們看到的武俠了,所以紀霜雨才毫不猶豫地批准。
紀霜雨本來是讓許雲汝自己在學校組織團隊的,結果許雲汝在大家嫉妒又渴望的眼神裡轉了一圈,說:“校長,看來看去,我就覺得只有你能來擔任我的攝影師……”紀霜雨一思考:“也行。”反正等許雲汝開拍,他的剪輯應該也完成得差不多,換換心情也好。
“!!”其他學生看到許雲汝不但申請到了創作基金,還申請到了校長!!眼睛都羨慕紅了。靠,我也想要校長給我做攝影,打光剪輯也都可以啊!
這比創作基金還讓人振奮,連著戲曲、戲劇專業的學生都討論起來,這麼說,我們是不是有了好的創作,是不是也能申請校長來給我們工作?
一時不管基礎如何,所有學生都抓緊打磨自己的故事。單單是第一年,華戲就收穫頗豐,獲得創作基金後,產出了七部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