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亞東海軍軍備競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191章亞東海軍軍備競賽【昨天只更新了8000字,離約定的10000字少了兩千,今天更新兩章14000字,補上昨天欠下的。這個月連續11天大更了,平均每天10000字以上,巡洋艦還是很努力的,求月票求打賞求各種可以投給本書的票票】曰本海軍聯合艦隊在甲午之戰中被清帝國全殲,因此當俄國‮府政‬過問曰本海軍計劃的目的之時,曰本海軍方面直接回答是出於對清帝國皇家海軍的報復行動而展開的計劃。

對於曰本海軍勒緊褲帶擠出來的雄心的海軍軍備計劃,俄國‮府政‬給予了支持和理解。

俄國遠東艦隊目前雖然出於下風,不敵清帝國皇家海軍。但用不了兩個月,俄國的增援艦隊就將抵達遠東,那時候俄國遠東艦隊將用於遠東地區唯一的一艘戰列艦偉大的西索亞號,以及唯一的一艘火力強於留裡克號的萬噸以上大型裝甲巡洋艦俄羅斯人號。有了這兩艘戰艦的加入,俄國遠東艦隊將不懼怕清帝國皇家海軍的威脅。而曰本此時的海軍實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儘管曰本海軍大肆擴張,但這些新戰艦建成服役也得三四年以後了,因此眼前俄國人還不太擔心。

雖然俄國人短時期內不擔心曰本海軍會威脅俄國遠東艦隊,但不代表俄國海軍不做準備。只不過,俄國海軍的準備工作現在也只是針對清帝國皇家海軍的。

自俄國遠東艦隊陸續在大戢洋海戰和東大洋海戰中吃虧,損失了五艘主力戰艦之後,俄國遠東艦隊的總噸位排名便跌出了亞東第一艦隊的寶座。取而代之的是剛剛完成太平洋艦隊和北洋水師合併的清帝國皇家海軍,這也是清帝國自1890年後首次奪回亞東第一艦隊的稱號。

不過,這個稱號再過兩個月的時間,等到俄國增援艦隊的西索亞號、俄羅斯人號、斯維特萊那號、科尼洛夫號四艘戰艦抵達遠東,加入俄國遠東艦隊戰鬥序列後就消失,那時俄國遠東艦隊將實力猛增,重新奪回亞東第一艦隊的稱號。

但這個稱號還得變。因為再過幾個月的時間,清帝國在英國訂造的兩艘登雲級戰列艦也將建造完成回國,那時兩艘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一旦服役清帝國海軍,將全面庒制俄國遠東艦隊的唯一一艘戰列艦西索亞號,俄國遠東艦隊將重新淪為老2。

按照海戰規則,只有戰列艦才能夠擊沉戰列艦的觀點,俄國遠東艦隊本無法擊沉兩艘登雲級戰列艦,將面臨嚴重威脅。而且,對於俄國海軍來說,清帝國海軍給他們帶來的聇辱必須要用血來洗,俄國自沙皇尼古拉二世以下,就沒有一個不想報復的。

清俄戰爭結束後,俄國‮府政‬雖然將主要精力都放在穩定金融危機,實施金本位制改⾰上面,但俄**方卻是沒閒著,每天做夢都在策劃著如何向清帝國報復。

俄國陸軍部,原陸軍大臣阿列克謝耶夫大將已經出發去遠東了,他將擔任遠東區總督兼俄國遠東艦隊司令。

接替阿列克謝耶夫大將的是原外⾼加索集團軍司令和中亞地區總督普爾熱瓦爾斯基大將,他積極推進俄國陸軍改⾰,針對這次清俄戰爭中暴露的弊端實施糾正。

清帝國北洋陸軍使用先進的⽑瑟95式步槍,迫使俄國陸軍開始全面淘汰老舊過時的丹二號m1880式步槍,全面換裝新式8。89納幹m1890式步槍。

馬克沁重機槍在這次戰爭中已經表現出強大的威力,北洋陸軍每個師部署100重機槍,給俄軍造成‮大巨‬的傷亡代價,因此普爾熱瓦爾斯基也要求將俄軍步兵師現有的每個師20馬克沁重機槍增加至50。同時,北洋陸軍的馬克沁重機槍帶有先進的鋼板護盾,因此俄軍的馬克沁重機槍也加裝護盾防禦,省的對時吃虧。

火炮方面,俄軍一個步兵師才配備36門大炮,而北洋陸軍一個步兵師配備了54門大炮,數量差距太大。同時,俄國火炮最大口徑是120毫米,但清帝國北洋陸軍卻是擁有150毫米重榴彈炮。這種德國造的克虜伯重型榴彈炮,不但威力強大,而且應用德國式的速系統,速也快於俄國的120毫米重炮,使得俄軍在炮戰中大大的吃虧,步兵也因此傷亡慘重。為此,普爾熱瓦爾斯基向沙皇請求撥款設計研發同等口徑的陸軍步兵用大炮作為對抗,對此沙皇尼古拉二世也同意了,責令軍工廠負責研發和生產。

對於俄軍建制問題,普爾熱瓦爾斯基也向沙皇進言,稱以前的線形戰術已經不適用當代戰爭了,在璦琿大戰中,使用線形戰術的俄軍被使用新式戰術的北洋陸軍華麗的打敗了,必須引起重視。因此沙皇責令陸軍部研究北洋陸軍的建制和戰術,制定一套符合俄國陸軍的方案出來。

不過,普爾熱瓦爾斯基見北洋陸軍的建制安排非常先進,準備照葫蘆畫瓢搬入俄軍部隊中,但卻遭到了俄軍內部將領們的反對。此時的俄軍一個師的兵力在16000人以上,而北洋陸軍一個師才12500人,一旦改建制,俄軍每個將領將少帶三四千軍隊。這是不被允許的,因為俄軍將領們的普遍思想還處於人海戰術,加上沒有參加過對北洋陸軍的戰鬥,因此反對普爾熱瓦爾斯基的改⾰。而沙皇也迫於庒力,要求普爾熱瓦爾斯基暫緩這方面的改⾰,抓其他方面。

這樣,俄國陸軍錯失了一次現代化改制的時機。

此次清俄戰爭中,不單單是俄國陸軍慘敗,俄國海軍遠東艦隊的慘敗令俄國海軍部上下同樣是‮愧羞‬難當。

俄國海軍部大臣依然是亞歷山德羅維奇親王,他並沒有跟阿列克謝耶夫大將一起去遠東,而是耍手段留了下來。

原來,當維特陰謀將阿列克賽耶夫和亞歷山德羅維奇二人調往遠東時,他們二人便商議的對策。他們二人不可以都去遠東,那樣維特將在聖彼得堡稱王稱霸,沒有人能夠阻止他了。因此,二人商議過後,決定讓阿列克賽耶夫去遠東,而亞歷山德羅維奇親王則稱病不去。由於亞歷山德羅維奇是尼古拉二世的叔叔,尼古拉二世也不好強令他去遠東,因此拖來拖去等到戰爭結束後便取消讓他去遠東的命令,改由阿列克賽耶夫全權代理。

考慮到清帝國在英國建造的兩艘登雲級戰列艦即將完工,一旦回國後,俄國遠東艦隊將不再佔有優勢,一旦清俄兩國再次爆發武裝衝突,俄國遠東艦隊無法保證取得制海權。

針對這點,亞歷山德羅維奇親王向沙皇建議派遣新式戰列艦開赴遠東,加強遠東艦隊的實力。

然而,擺在俄國海軍面前的難題是,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的新式戰列艦中,沒有一艘戰列艦是可以對付排水量⾼達16000噸的登雲級戰列艦的。俄國海軍的戰列艦主要是被部署在波羅的海和黑海的,不適合部署在遠東太平洋地區。

尼古拉二世的“大海軍”計劃的第一步就是開工建造3艘“波爾塔瓦級”(polt‮va‬{bolt_domian}ss)戰列艦,這是一種在設計上仿照“偉大的西索伊”號,但是適度縮小後建造的小型戰艦,這種最初打算運用在波羅的海中的小型戰艦,在建造之初的假想敵是德國的新式裝甲巡洋艦。最基本的作戰使命是在波羅的海中保護航運線,驅逐並消滅德國海軍的裝甲巡洋艦。

波爾瓦塔級戰列艦不論噸位、速度、火力還是裝甲,亦或者是遠洋適航,都全面落後於清帝國皇家海軍的登雲級戰列艦,這是俄國海軍現有的最新的戰列艦,不適合派往遠東。

俄國海軍造船廠在建當中的戰艦,具有遠洋適航的是於1894年僅開工建造一艘的“瑞塔斯羅夫級”(rotisl‮va‬class),該級艦可以視為“偉大的西索亞”之修改型縮小,主要的改進是副炮、取消了炮塔設計回到了傳統的廓式,兩舷各3門。這一改進也獲得了回報,由於船體上部重量明顯下降“瑞塔斯羅夫”不論是航海能還是穩定都堪稱優良。值得一提的是,這艘戰艦還被俄國人實驗的安裝了重油煤炭混燒鍋爐。該艦原本計劃建成後擔任黑海艦隊的旗艦,但此時俄國海軍部不得不考慮將其調往遠東。

“瑞塔斯羅夫級”預定1897年4月完工,海試得進行三個月,但那時候清帝國的兩艘登雲級戰列艦也將回國了。算算時間,勉強趕得上。

不過,儘管俄國海軍配備給遠東艦隊兩艘戰列艦,但西索亞和瑞塔斯羅夫二艦在火力、噸位、速度和裝甲防護上面,都比登雲級戰列艦遜⾊一籌。在火力上,雙方的主炮都是雙聯裝40倍徑305毫米主炮,這點一樣。但是在副炮上面瑞塔斯羅夫級是六門152毫米火炮,但登雲級卻是十二門152毫米火炮。瑞塔斯羅夫級的三極火炮只有12門47速炮用來對付魚雷艇,而登雲級則擁有16門88毫米速炮,加上8門47速炮和4們37速炮,遠強於對方。當然,這種三極速炮的優勢無法給瑞塔斯羅夫級造成威脅,可以忽略。

噸位上,登雲級16000噸,而瑞塔斯羅夫級只有12000噸。噸位的缺乏造成雙方裝甲厚度和覆蓋度的差距,顯然登雲級戰列艦的裝甲厚度和覆蓋率都比瑞塔斯羅夫級強。

而在速度方面,登雲級可以在17節速度上穩定航行,而瑞塔斯羅夫級還停留在的不穩定速度上。俄國海軍在建造瑞塔斯羅夫級的蒸汽機系統時,採用的還是之前西索亞級的蒸汽機系統,還沒有考慮到⾼航速帶來的戰術優勢,對於這點,俄國海軍計劃在瑞塔斯羅夫級的下一級佩列斯維特級上面改進,即開始俄國海軍的⾼速戰列艦時代。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