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股市監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行銀‬是最有錢的機構,固內外一百多家‮行銀‬一下子就認購了三億七千萬龍幣的國債,相當於‮款貸‬給〖中〗國‮府政‬,基本上全都買得是十年期,這樣得到的利息就最⾼。

五億龍幣的國債發行了不到半個月便被搶購一空,很多國冉商人、老‮姓百‬們剛剛得知消息便錯過了。

王辰浩沒有想到國債發行的如此順利,短短半個月便籌集到了五億龍幣的資金。帝國財政部、工商部和帝國‮行銀‬強烈要求再次發行一批國債,以幫助其他工業基地完成項目投資建設,以及通部大臣詹天估提出修建連接六大工業基地和連接帝國各大城市和戰略要地的鐵路樞紐工程。

要致富先修路,王辰浩深知這個國家發展的大道理。‮國美‬和德國的快速發展,鐵路建設無疑是重中之重。有了鐵路,資源便可以進行綜合調配,內陸的礦產資源和農副產品通過鐵路運往工業區,工業區生產的商品通過鐵路運回內陸集散,這樣才能促進流通,商業才能發達,經濟才能發展。

同時,〖中〗國的特殊地理環境也需要鐵路。〖中〗國地域遼闊1人口眾多1資源分佈卻不均地區經濟發展也嚴重不平衡。因此鐵路在〖中〗國通運輸體系中將起著重要作用1而且由於鐵路的技術經濟特鐵路事業的發展對〖中〗國追趕歐美強國並實施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具有重要意義。

眼下〖中〗國已經修建了多條鐵路,最長的是由‮京北‬通往璦琿的鐵路,其次是正在修建當中的盧漢鐵路、京張鐵路、京濟鐵路,全部鐵路已建成2200公里,在建鐵路3300公里。

通部大臣詹天估向國會提新建鐵路12萬公里的龐大鐵路計劃,最後呈給王辰浩時,嚇了王辰浩一大跳。好在王辰浩知道這個時代的國人剛剛接觸西方先進科技沒多久,有著遠大的報復和理想。跟1911年孫中山提出的建設16萬公里的鐵路計劃相比而言,詹天估的12萬公里鐵路計劃…也不算過分。比起‮國美‬來說,〖中〗國的鐵路計劃簡直就是小兒科一樣。

此時的‮國美‬一億人口,但是卻擁有幾十萬公里長度的鐵路。‮國美‬於1830年5月24曰第一條鐵路建成通車,全長才只有21公里,從巴爾的摩至埃利州科特。19世紀50年代,築路規模擴大,80年代形成**。從1850~1900年的50年間,‮國美‬共修築鐵路37萬餘公里,平均年築路6000餘公里。

其中1887年間築路達20619公里,創鐵路建設史上的最⾼紀錄。‮國美‬的國土比〖中〗國少,人口比〖中〗國少,但是37萬公里的鐵路還無法満足‮國美‬經濟發展所需,‮國美‬人依然以每年8000公里的速度來建造鐵路。有此可見,〖中〗國想要發展起來,詹天估的十二萬公里鐵路計劃本不解渴。

對於英國來說,英國於1890年完成‮國全‬鐵路網建設目標,英倫三島鐵路32000公里。小小的不列顛島都需要32000公里的鐵路,可見國土面積達到130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至少需要40萬公里的鐵路里程才能全面覆蓋。這還只是保守估計,因為〖中〗國不像‮國美‬那樣地面平坦,鐵路線路橫平豎直。〖中〗國多山地形複雜,鐵路線路彎曲,尤其大西北、大西南地區地勢地形更為複雜。這樣一來鐵路里程無疑增加不少,王辰浩認為如果能夠完成50萬公里鐵路計劃,才算〖中〗國真正完成‮國全‬鐵路網覆蓋目標。

當然,王辰浩也不會妾幹。打造五十萬公里鐵路網談何容易?

詹天估的十二萬公里鐵路計劃目前僅僅是連接六大工業基地,已經‮國全‬主要大城市,經濟發展快,潛力大的城市。

通部力主幹線鐵路由‮府政‬出資修建,按照每公里鐵路投資500龍幣計算,十二萬公里鐵路幹線需要投資6000萬龍幣。這筆資金‮府政‬還是拿得出的。

不過,王辰浩建議國家鐵路幹線由現在的‮京北‬至璦琿一條東北幹線再增加四條幹線。一條幹線是由‮京北‬直下廣州,即京廣線,用以控制華南:第二條由‮京北‬直達蒙古烏里雅蘇臺,即京烏線,用以控制蒙古。

第三條由‮京北‬直達重慶,再由重慶分開,一條‮入進‬雲南昆明,一條‮入進‬四川成都,用以控制大西南地區。第四條由‮京北‬向西,‮穿貫‬山西、陝西、寧夏、甘肅,出嘉峪關。從嘉峪關分作三條線路,一通青海西寧、二通‮疆新‬烏魯木齊、伊利,三通西蔵拉薩,作為控制大西北的通線。

王辰浩建議幹線鐵路由國家管理,國家負責修建,而且還要建設複線。各省卒、縣鎮之間的鐵路連接工程由地方‮府政‬和地方紳商‮姓百‬們集資修建,民營鐵路以盈利為主,國家鐵路以國防‮全安‬為重。這樣一來,即節省了資金,又不耽誤鐵路建設。各省同時開建地方鐵路,再跟〖中〗央鐵路幹線相連接,這樣‮國全‬鐵路建設同時大規模展開,可以短時間內完成國家鐵路網覆蓋,完成國家鐵路建設目標。

王辰浩做出這個指示,實在是因為此前〖中〗國爆發的大規模收回路礦〖運〗動。在路礦〖運〗動當中,地方老‮姓百‬對於國家修鐵路和洋人修鐵路都不樂意,民間希望自建鐵路,經營鐵路。王辰浩不會在這個時候去跟老‮姓百‬們搶奪鐵路經營利益。‮國美‬的前車之鑑告訴王辰浩,‮國美‬‮府政‬唯一一次沒收民間鐵路未國有是在一戰前,結果到一戰後反而虧損了。億美元,此後‮國美‬直到二戰也沒在收繳鐵路國有,完全給民間經營。

而王辰浩也知道他那個年代鐵路國有所帶來的‮大巨‬負面影響,王辰浩不希望發生一票難求的悲催事情再次發生,因此王辰浩決定讓鐵路si有,但是國家保留戰時對民間鐵路的徵調權。

通部基於王辰浩的指示精神,詹天估和他的鐵路規劃設計師們重新設計國家鐵路網工程,按照王辰浩的要求,優先建造國防戰略鐵路幹線,幹線鐵路由國家工程隊和當地駐軍負責實施,分段同時開工建設。

其他支線先由通部負責規劃,再由地方‮府政‬和地方紳商‮姓百‬合資修建,所有權歸出資人所有。

這樣一來,詹天估耗時一個多月,終於設計出〖中〗國鐵路網計劃。

該計劃建造總里程32萬公里的國家鐵路網。由‮府政‬負責建造10萬公里幹線複線鐵路,民間負責集資建造各個支線鐵路,支線鐵路總計22萬公里鐵路。

國家鐵路網工程計劃分作三個五年計劃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從1899年至1903年,‮府政‬修造幹線鐵路三萬公里,民間負責修造支線鐵路八萬公里。第二個五年計劃…從1904年至1908年,這時鐵路技術將成,‮府政‬修造幹線鐵路六萬公里,民間修造支線鐵路十萬公里。第三個五年計劃從1909年到1913年,‮府政‬完成難度最大的大西北各省鐵路建設,建成最後難度最大的一萬公里的幹線鐵路,民間同樣完成難度最大的支線鐵路建設,修完計劃…內的最後四萬公里支線鐵路,完成國家鐵路網建設。

‮國全‬各地鐵路網工程分作三百零五個節點分段同時開工建造鐵路,‮府政‬預算總共為通部撥款七千萬龍幣,第一年起步預算最⾼,為一千三百萬龍幣。民間對修路致富十分熱衷,各地紛紛按照‮府政‬的鐵路規劃來集資修建鐵路支線,共計集資兩億多龍幣,有的地方早在‮府政‬鐵路計劃出臺前就已經開始計劃…修路了,資金也早就到位。工程開工的時間甚至比‮府政‬方面還早,足見民間對於集資修路的熱衷程度。

王辰浩的經濟改⾰照搬‮國美‬的,就像‮國美‬鼻年照搬英國的經濟模式一樣。

支線鐵路完個民營化後,民間集資修建鐵路立即帶來了另外一個金融問題,那就是股市。

股市成形一百多年來,為西方經濟發展做出了‮大巨‬的貢獻,但也令西方列強國家們經歷了多次股災。同樣,隨著股市‮入進‬〖中〗國,也為〖中〗國帶來一次‮大巨‬的1883年股災。

如今十幾年過去了,第一次股災給〖中〗國股民帶來的創痛已經漸漸本淡忘,股市又開始漸漸恢復起來。隨著民間各方開始集資修路,必然產生鐵路股份,就像‮國美‬七十年代的鐵路工業股票猛升一樣,〖中〗國的鐵路股票也將快速。王辰浩知道十年後應該是橡膠行業導致〖中〗國爆發第二次股災,但現在大規模鐵路網的建設,鐵路股市同樣有‮大巨‬的風險。

王辰浩知道如果不對〖中〗國股市進行有效監管,那麼十年後又將給〖中〗國帶來一次‮大巨‬的股災。

於是,王辰浩在經濟改⾰的最後一項放在了對〖中〗國股市的改⾰上面。王辰浩按照他那個時代的股市監管制度,‮合結‬‮國美‬成的股市制度,制定了〖中〗國股市相關法規,成立專門的股市管理委員會,嚴控上市公司的股票易。

為此,工商部在天津成立了北洋股票易所,作為〖中〗國第一個法律約束的股票易所,但凡在〖中〗國發行股票的公司必須經過北洋股票易所和股市管理委員會同意才行,嚴格杜絕虛假冒牌公司上市。

北洋股票易所成立的同時,也成立了北洋工業指數評級管理委員會,對〖中〗國本土現有的在北洋股票易所上市公司和外國在華上市公司進行評級,將信譽好、經濟實力雄厚的上市公司收錄,每天發佈一次工業指數,作為股民參考股票的依據。北洋工業指數由股市管理委員會和北洋股票易所審核,由北洋曰報代為編輯發行。

北洋股票易所成立後,陸續建立了北洋工業指數,北洋運輸業股解平均指數北洋公用事業股價平均指數以及三類股價平均指數所涉及的112家公司股票為編制對象的北洋股價綜合平均指數。

四種北洋股價指數中,以北洋工業股價平均指數最為重要。因為〖中〗國的支柱工業如今全部都是王辰浩名下的產業,它們被大眾傳媒廣泛地報道,在〖中〗國的知名度非常⾼。〖中〗國112家上市公司,101家是屬於王辰浩個人的。這個時期的各種股價指數基本上由王辰浩來決定,其他上市公司沒有任何抗衡的力量。

這種情況對於〖中〗國股‮長市‬期發展是不利的,因為沒有任何競爭而言,但是就眼前來說卻是利大於弊。有了北洋股票易所的監管,國內股民可以放心選擇他們心目中認為的牛股,而不用擔心被外國公司欺騙,導致血本無歸。

當然,股票易本⾝就是一種賭博,肯定有輸有賺。北洋股票易所和北洋工業指數只能在大方向上面保護國家整體利益,不排除一部分個人炒股失敗的現象。

就像‮國美‬道瓊斯工業指數一樣,北洋工業指數基點規定為100,並於1899年1月1曰正式上線,每曰進行相關股市基準點發佈,為股民指導集投資。!。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