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276章不宣而戰三四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比起戰場上的血⾁橫飛,金融貨幣之間的較量則是沒有硝煙的戰爭,而後者更為隱蔽,破壞力更為強大。

戰場上打敗敵人,如果敵人有足夠的財力支持,要不了多久便可以捲土重來。金融貨幣戰爭則更徹底的破壞敵人國內的經濟,令敵人沒錢來購買作戰武器和給養,從而達到戰勝敵國的目的。而敵國因為經濟的崩潰,元氣大傷,一般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

沙俄和〖曰〗本作為‮華中‬帝國的近鄰,威脅‮大巨‬,尤其是沙俄在當前是‮華中‬帝國的第一首要敵人。

‮華中‬帝國皇帝王辰浩早在甲午後就提出未來和沙俄必午一次大戰,若要的打敗沙俄帝國,最好的方法就是破壞沙俄帝國的經濟和金融,發動金融戰爭。

金融戰爭中最直接的手段便是發行偽鈔來擾亂敵國經濟秩序,而和平時期的金融戰爭只存在於經濟發達國家對經濟落後國家,海牙國際為此制定了相關法律,歐美列強各國締約承諾不使用偽鈔去攻擊別國。

但該條約不適合戰爭,不針對戰國之間。即戰國之間不受限制。

‮華中‬帝國在實行金本位制改⾰後,也成了締約國,因此和平時期噤止使用這種金融手段。不過,王辰浩知道跟沙俄和〖曰〗本早晚還得大戰,只是時間和先後問題,因此未雨綢繆的王辰浩早就下令北洋科技作戰實驗室展開對各國貨幣的模仿研究。但重點先放在了沙俄和〖曰〗本,因為他們兩國對〖中〗國的威脅最大,而針對沙俄盧布的研究更是重中之重。

偽鈔計劃…是見不得光的,即便是針對戰國一方也不敢聲張,一旦讓對方知道有偽鈔計劃…,那麼就不靈光了。

用偽鈔來榨取其他國家的錢財,或者用偽鈔來破壞敵國的金融體系,造成後方混亂,偽鈔的作用是相當大的。

王辰浩將偽鈔計劃…一直給〖中〗央情報局的李國棟負責,通過〖中〗央情報局在世界各地的情報站悄悄將製造出來的偽鈔拿到市場上,試探一下市場效果和該國‮府政‬‮行銀‬部門的反應能力,以便針對改進偽鈔仿真度和投放手段。

御書房內。李國棟奉召前來,王辰浩為這事向他詢問。

李國棟回答道:“目前偽鈔計劃進展順利,不過距離期待度還有一段距離。”

“哦!”王辰浩問道:“進展如何了?”李國棟回答道:“盧布是第一仿製對象。進展最快,達到了八成仿真度,曰元達到六成,其他歐‮國美‬家的偽鈔仿真度一直很難提⾼,尤其是最值錢的貨幣,像英榜仿真度只有50%,美元55%,法郎和馬克⾼點兒,達到5。但是拿到市面上流通很容易就被看出來。倒是普通的俄國盧布可以糊弄一下俄國老‮姓百‬。”這種速度王辰浩已經很満意了,賺錢是其次。偽鈔的真正目的是用來破壞敵國的後方的經濟和金融。

王辰浩點點頭,說道:“將現盧布既然有八成真了,可以先投放到俄國了,看看效果如何?如果能混過去,就大規模印製吧!”李國棟知道王辰浩即將對俄用兵,有道是要打仗糧草先行,同樣對敵國的破壞行動也將先期展開。

“臣領命!”目前北洋科技作戰實驗室內共計模仿出四套盧布版本,都是人手工刻制的。手工刻制,就算出自同一個師傅之手,也不完全一樣。川、規模的印刷,手工刻制足夠了。但是一旦大規模的印刷的話,那麼很難保證不出現一些漏洞,被俄國人發覺。

王辰浩思索了一下,又補充道:“能印多少是多少。但同時不要放鬆仿製,爭取多弄幾套⾼仿真的出來,如果能夠以假亂真,那你就是帝國的功臣,朕會好好獎賞你的。”李國棟頓時満臉喜⾊,他知道王辰浩的獎賞向來是相當的豐厚。

但同時李國棟也有了庒力,畢竟仿製假鈔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謝陛下,臣一定倍加努力。”王辰浩點點頭,接著說道:“可以跟財政部大臣宋漢章,以及工商部大臣張賽商議一下,他們或許能夠給你更多的意見。”李國棟連忙領命。

接著,王辰浩問道:“對了!讓你聯繫列寧一黨的事情,現在進展的怎麼樣了?”李國棟回答道:“稟告陛下,列寧一黨已經表達了意願,願意跟帝國合作,不過臣以為列寧他們有所保留,對帝國不是很信任,因此合作程度還不⾼。”王辰浩點點頭,道:“列寧希望帝國打敗俄國,這樣他們可以有機會推翻沙皇統治。但列寧擔心帝國會蠶食沙俄領土,趁機佔領俄國,因此才會有所保留。你派人通知他,朕承諾戰爭只侷限亞洲部分,不會擴展到歐洲。”接著,王辰浩補充道:“偽鈔出來後,一定注意保密。同時,將偽鈔用於支付我們跟列寧的合作資金,可以給他們打折優惠,讓他們想辦法多多的把偽鈔流入俄國。這個東西帶來的效果,不是短期可以凸顯的,不過一旦長時間積累下來,對我們將會是非常有利的,甚至可以提前結束戰爭。”李國棟聽得一陣心血澎湃,以前他從來就沒有想過,偽造錢幣竟然還能用於戰爭。

跟著王辰浩這位英明無比的帝王,李國棟覺得無比榮耀,更是受益匪淺。

1901的俄國,其國內政治和經濟遠不如俄國在遠東問題上表現的那樣強硬的姿態。

俄國的經濟一直受到克里米亞戰爭失敗的影響,再加上幾年前的國際銀虧危機,給原本就不景氣的俄國經濟雪上加霜。雖然俄國財政大臣維特努力採取各種措施,實施各種改⾰,俄國‮府政‬的財政收入確實有所增加,但是**的沙俄‮府政‬官僚集團用各種收刮名目巧取豪奪,造成大批的工人和農民生活依然困苦。

當然,維特自己本⾝就是這類人,而沙皇尼古拉二世則是他們這類人的頭頭。

沙俄帝國對遠東的‮華中‬帝國表現的咄咄人。其實本原因是俄國‮府政‬計劃將俄國國內矛盾轉嫁到國外,而俄國周邊可以欺負嚇唬的國家非〖中〗國莫屬。

但是,這只是沙皇‮府政‬為了維護其統治的手段而已,這種矛盾早晚會爆發的,尤其是‮華中‬帝國的不斷強大,當尼古拉二世發現以前可以拔來拔去的小禾苗,如今已經長成了大樹,‮華中‬帝國不再是任人欺負的國家了,這令沙俄國內矛盾又開始升級。

尤其是俄國國內的那些個不安分的政客們,更是看維特受寵斂財嫉恨得要命,於是藉機挑撥。

俄國國內政局比俄國的經濟更加糟糕,沙皇‮府政‬雖然給了議會很大的發言權,但是實際大權依然在沙皇手中,具體表現在但凡決議最後都需給沙皇決斷,然後才能通過。議會的決議,只要不符合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意思,不論大小事情,盡皆被否決,因此議會變成了擺設。

政客們最鍾愛的東西便是權利了,沙皇既然給了他們參與決斷的權利念頭,卻又不給他們實權,必然會導致一些政客們的不満。而維特一黨把持財政部和通部斂財,一條西伯利亞鐵路一大半財富都落入維特一黨手裡,他們自然是內心一片嫉妒恨,聯合起來對付維特,打狗給主人看。

其中,列寧便是最積極的人之一。

1899年,列寧寫成《怎麼辦?》一書,批判伯恩斯坦修正主義及其俄國變種經濟主義,指出其主要源在於崇拜工人〖運〗動自發,強調“沒有〖⾰〗命的理論,就不會有〖⾰〗命的〖運〗動”為建黨奠定了思想基礎。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