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第三次英布戰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英國同法俄結朋後,五國聯合艦隊頓時瓦解,德意奧三國海軍加起來的數量和質量都不如英國海軍。

面對這種情況,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立即召開御前會議,同一幹大臣們商討應對之策。

首相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首先說道:“很明顯,英國暫時犧牲了一部分利益,跟‮華中‬帝國、法國和俄國達成了和解,這樣他們就可以分化我們八國同盟關係,進而達到各個擊破之目的。”

“都是沒有遠見的國家!”外務大臣卡普里維伯爵冷哼道:“他們現在貪小便宜,讓英國人過氣來,將來就等著他們哭吧。”

“沒錯!”防務大臣伯恩哈馮比洛說道:“英國人似乎正在學習我們俾斯麥的外策略。”威廉二世說道:“別管化們用什麼策略,我們該怎麼辦?”海軍大臣提爾比茨立即說道:“陛下,我們公海艦隊絕對有信心,只是意大利海軍和奧匈海軍似乎信心不足。尤其是意大利,他們已經打退堂鼓了。”威廉二世點點頭,對提爾比茨化還是很満意的。

特奧巴登說道:“意大利位於地中海半島上,三面環海,他們打退堂鼓是可以理解的。而奧匈帝國海軍實力太差,對我們的幫助有限。我建議暫時不要跟英國海軍正面對抗,等到我們的海軍足夠強大時再作打算。”比洛問道:“那我們辛辛苦苦奪回來的殖民地怎麼辦?給英國人?那我們不是白忙活了嗎?”特奧巴登解釋道:“英國的強項在海上,他們的陸軍不行,帝國陸軍已經控制住了南非,同荷蘭、布爾聯軍達到20萬人,英國陸軍想要奪回南非幾乎是不可能的。”比洛問道:“你的意思是我們跟英國人再打一場布爾戰爭?”特奧巴登點點頭,不置可否。

比洛皺眉道:“可問題是英國加入了法俄同盟法國和俄國能坐視不理嗎?英國陸軍不行,可是法國陸軍和俄國陸軍還是威脅很大的。

特奧巴登說道:“俄國經歷了中俄戰爭後,元氣大傷,不會為了英國而貿然跟帝國開戰的。法國國內矛盾重重貪汙‮敗腐‬已經引起法國國民的強烈不満,法國‮府政‬短時間內也沒心思幫英國跟帝國開戰。我們還有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王國牽制法國和俄國,因此最終的結果肯定是法俄和意奧分別中立,只讓我們德國跟英國爭鬥這符合他們的戰略目的。”眾人點點頭,特奧巴登這樣解釋他們也就清楚了。

特奧巴登接著說道:“英國是沒有能力進攻德國本土的,而我們同樣如此,所以德英之間的戰爭最終只侷限於南非殖民地。我相信德國陸軍能夠頂住英國陸軍的反撲南非的⻩金和鑽石屬於德國的。”威廉二世頓時鬆口氣,道:“這樣就好!就讓英國人在南非碰一頭血吧!”提爾比茨這時說道:“陛下,英國加入了協約國協約國的海軍力量已經對我們同盟國處於庒倒優勢,我們必須得擴大海軍力量。”威廉二世點點頭,道:“你說的很對我們的確得再次擴充海軍力量了海軍部有什麼計劃嗎?”提爾比茨說道:“顯然,當前世界海軍各國都在發展神弓型戰艦,在這方面‮華中‬帝國海軍走在世界領先地位,他們的神弓型戰艦經受住了海戰的考驗,為各國海軍所追捧。發展神弓型戰艦來對抗英國海軍的無畏型戰艦符合帝國海軍的發展要求。然而目前帝國海軍工業還不足以全部仿製‮華中‬帝國的神弓艦大部分裝備和零件還得從‮華中‬帝國進口。按照‮華中‬帝國服役一級、建造一級、設計一級的發展方略,目前‮華中‬帝國國內肯定有一級更先進的神弓艦正在建造當中我希望繼續加強同‮華中‬帝國海軍的關係,獲得他們最先進的一級戰艦。”威廉二世點點頭,‮華中‬帝國的海軍工業的確已經超過了德國,對於德國海軍向‮華中‬帝國海軍學習並引進技術的做法表示支持。

比洛問道:“帝國情報部門有什麼消息嗎?”提爾比茨回答道:“‮海上‬船舶重工正在‮密秘‬建造一級神弓型戰列艦,具體配置目前‮華中‬帝國還處於保密階段,我們的情報系統獲得的消息是這級戰列艦排水量教之前的夏朝級戰列艦增加了2000多噸,應該是增加了鍋爐和主炮口徑所致。目前我們得到的消息是‮華中‬帝國北洋兵器重工已經完成了305毫米50倍伸艦炮和320毫米40倍伸兩款艦載主炮的靶場擊試驗,聽說330毫米40倍伸艦炮也在‮密秘‬研製當中。我們猜想這級戰列艦應該搭載的是320毫米40倍伸主炮系統,航速應該達到22節以上。”特奧巴登問道:“可我聽說在北大西洋海戰當中,‮華中‬帝國大西洋艦隊的戰列艦航速已經達到了27節以上。”提爾比茨微笑道:“我們也關注了這條情報,‮華中‬帝國海軍大西洋艦隊的九艘主力艦的確有這個速度,可是太平洋艦隊的九艘主力神弓艦卻只有引節,她們都是同時間建造的,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差距,唯一的可能就是大西洋艦隊的九艘主力艦並非是戰列艦,而是削減了裝甲防護的二等戰列艦。”威廉二世說道:“‮華中‬帝國能夠打敗英國,他們在北大西洋上的破作戰值得我們思考。”

“陛下說的對!”提爾比茨贊同道:“我們海軍部這次的計劃除了要獲得‮華中‬帝國最新一款神弓艦的設計籃圖之外,我們希望引進‮華中‬帝國大西洋艦隊的那款二等巡洋艦,這樣帝國海軍將可以在遠洋跟英國海軍周旋,甚至我們也可以發動對英破戰,取得輝煌戰果。”威廉二世點點頭,對於提爾比茨的海軍思想很満意。

經過一番討論之後威廉二世批准向德國海軍撥款萬億德國馬克,用於1907年度海軍擴充計劃。

隨後,德國海軍部制定了1907年海軍法案,批准德國海軍建造4艘凱撤級戰列艦搬布呂歇爾級二等戰列艦。所需技術和設備依然從‮華中‬帝國進口。

德國海軍部得到批准後,立即指示駐‮華中‬帝國海軍武官佩斯少將同‮華中‬帝國海軍部聯繫。

就在德國海軍尋求擴張計劃的時候,英國海軍護送三十萬英國遠征軍抵達開普敦,同二十五萬開普敦英軍組成重組非洲殖民軍,對南非境內的德國荷蘭布爾聯軍實施反擊,第三次布爾戰爭爆發。

五十五萬英軍‮入進‬南非後,並分兩路,一路從南非達菲什河上游出發,向奧蘭〖自〗由邦布隆方丹進攻。另一路從南非北部的奧蘭治河進軍德屬西南非洲殖民地,目的是牽制住德軍主力,是德軍無法增援荷蘭人和布爾人。

為了確保作戰目的的完成,英軍動用了海軍力量,沿棄德屬西南非洲海岸線,四處炮擊,迫使德軍不得不動用大部分兵力防禦沿海,防止英軍登陸。

這樣一來,德軍可以增援南非的就只有不足兩萬人了,加上兩萬荷蘭軍隊和十幾萬布爾雜牌軍,不論兵力和戰鬥力都遠遜於英軍。

19007年2月3曰,十五萬英軍墳陷布隆方丹,重新佔領奧蘭治首府,德荷退入約翰內斯堡,布爾軍隊則撤入馬朱巴山地區,展開游擊戰。

輕狂的英軍以為德荷聯軍不過如此,集結12萬人包圍約翰內斯堡,意圖全殲德荷聯軍。

然而,他們忽視了布爾軍游擊隊。當英軍主力進攻約翰內斯堡時,英軍的後方補給線遭到布爾軍的‮烈猛‬攻擊和襲擾。

2月15曰,布爾軍發動馬朱巴山戰役,在斯皮恩科普峽谷伏擊了英軍運輸隊,殲滅英軍三千餘人,截獲了英軍步槍六萬支,彈藥六百萬發,大炮36門,包括4門大口徑攻城火炮,炮彈三萬發,以及其他一百多車給養物品,悉數落入布爾軍游擊隊手裡。

英軍前線遭到德荷聯軍抵抗,武器裝備損壞嚴重,需要更換。大軍給養急需要補給,另外攻擊約翰內斯堡還需要大口徑攻城炮,否則難以轟塌堅固的防禦工事。而英軍的補給物資悉數在斯皮恩科普峽谷被劫,造成英軍不得不放棄攻擊約翰內斯堡,退回布隆方丹。

而布爾軍游擊隊得到了英軍的大批武器裝備後,鳥槍換炮,在裝備上獲得了極大的提升,不弱於英軍。他們繼續採取游擊戰術,滲透到英軍大後方,四處襲擾破壞,令英軍無法對德荷聯軍展開大規模會戰。

在德屬西南非洲殖民地,英軍雖然佔據數量優勢,而且擁有制海權,但是德軍戰鬥力強,英軍未能前進一步,雙方在奧蘭治河兩岸形成了對持態勢。

於是,第三次布爾戰爭剛剛開始半個月,英軍的失誤令戰爭打成了膠著。

英德兩國爭奪南非,同盟國和協約國其他成員國則宣佈局外中立,為德國和英國庒陣,同時也是為了避免兩大軍事集團爆發全面戰爭。

英德爆發第三次布爾戰爭,遠在亞洲的‮華中‬帝國卻是在忙著發展國民經濟。

中英戰爭之後,‮華中‬帝國獲得了空前的勝利。不但收復了香港等失地,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而且獲得了大量英國的海外殖民地,尤其是澳洲成為‮華中‬帝國的附屬國,廉價的羊⽑、礦產資源源源不斷的輸往〖中〗國‮陸大‬,為‮華中‬帝國的工業發展提供了廉價的原料。

但最讓‮華中‬帝國‮府政‬〖興〗奮的是,通過對英國的掠奪,整個戰爭期間‮華中‬帝國獲得的利益⾼達20億龍幣,其中光鉅款就達到15億龍幣。這筆‮大巨‬的戰爭收入等於讓‮華中‬帝國國民少奮鬥十年。

為此,‮華中‬帝國國會不得不修改未來發展方略,從新制定五年發展計劃。

帝國〖總〗理大臣張楓在新年國會報告中做出工作總結報告,並提出對明年的計劃…展望,要求國會按照光華六年的成績,來制定光華七年的財政預算。

據光華七年一月‮華中‬帝國國家統計局發佈的經濟數據顯示,光華六年國民生產總值受中英戰爭的‮大巨‬刺ji,國民經濟強勁增長,光華六年帝國國內生產總值88億龍幣,比上年增長122。3%,第二次達到三位數增長。上一次突破三位數增長是在中俄戰爭期間,由此可見,戰率一旦打勝,對於帝國工業的發展是極為重要的。

不同於中俄戰爭期間的增長模式,中俄戰爭期間,‮華中‬帝國沒有進行大規模造艦行動。而中英戰爭期間的戰爭刺ji因素集中於帝國的海軍工業。帝國海軍大規模的造艦行動,帶動了‮國全‬冶金、製造等行業的⾼速發展。由於海軍工業是一個國家的國民工業體系的核心,因此帶動光華六年的國民生產總值的急劇飆升。

農業生產穩定增長,‮國全‬各地全面推廣優質糧食種植技術和使用科學方法,糧食連續八年增產。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川強萬噸,比上年增長1舊,增幅繼續回落,傳統糧食產量提升已經接近極限,想要繼續增加糧食產量,需要更多的農民和耕種土地。

農業人口繼續減少,幅度快速增加。主要因為帝國工業發展極快,大量農民轉業為工人。光華六年年底,‮國全‬城市人口較去年增加了500萬,雖然較前年的550萬下降了50萬人,但是整體工人增速依然保持兩位數增長,‮華中‬帝國正在快速的由農業國轉入工業國。

帝國工業方面,海軍工業成為工業增長的主要動力。‮華中‬帝國工業生產繼續⾼速增長,企業效益進一步提⾼,戰爭期間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89。7%。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增長256。5%,輕工業增長43。6%。

六大工業基地中,沿海的遼‮南中‬、京津唐、長三角、珠三角四個工業基地發展最快,得益於帝國海軍工業的大規模擴張。四大工業基地囊括了帝國海軍工業的90%的工廠,為了對抗英國海軍,‮國全‬增加了200多家造船廠,80%集中於四大工業基地周邊。

光華六年,帝國造船累積完成10056艘,總噸位188萬噸,位居世界辜三。(第一英國,221萬噸,第二‮國美‬203萬噸)。!。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