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海上霸王無敵的元級戰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御前會議上,王辰浩制定了削弱曰本的方針政策,隨後的事情自然給總參謀部處理。
在對國美的政策問題上,華中帝國內閣存在分歧。
以王士珍為首的軍方員官們自然是躍躍試,他們先後打垮了俄國和英國,已經自詡世界第一軍事強國,
本不把國美放在眼裡。
而張楓等文職員官們則沒有那麼好戰,他們認為應該儘可能避免跟國美現在就開戰,畢竟國美的工業能力太過強大,軍事力量也在快速膨脹,中美開戰對任何一方都沒有好處。
張楓等人的建議是抓住歐戰的機會,儘可能的賺錢發展國內工業實力,爭取在戰後真正超過國美成為世界最強的工業國家。那時候再跟國美戰,不論國民經濟總量,還是工業實力,亦或者軍事力量,都有足夠的底氣,打起來也有保障。
不過,王士珍等人認為,如果對曰本動手,就等於打掉國美在西太平洋的一隻看門狗。以國美的戰略作出判斷,他們有可能出兵參戰,或許戰爭可能演變成華中帝國跟美曰同時開戰。
這樣一來,帝軍國方不得不做出最壞的打算,那就是同時做好國美可能捲入戰爭的準備。
“說的天花亂墜,你們就是要錢而已!”張楓撇撇嘴,一針見血的頓時戳中王士珍的真正意圖。
王士珍嘿嘿一笑,說道:“我們都是為了帝國。你想啊,如果我們打了敗仗,那麼後果是什麼?肯定是鋪天蓋地飛來的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想想英國、俄國和曰本戰敗的後果是什麼,還是不是給帝國大量的割地和賠款!假如我們因為經費不足而戰敗,你們可是要掏出比我們現在要的經費要⾼出幾倍或者十幾倍的錢,與其那樣,真不如痛痛快快的給我們撥款,你說呢?”張楓翻翻白眼,道:“你就不能換給別的理由?每次都用這個理由跟國會要錢,你不嫌掉價啊?”王士珍笑道:“這個理由最管用,屢試不慡,幹嘛要換呢?”張楓無奈的嘆口氣,不得不承認,王士珍每次用這個理由都足以說服國會議員們痛痛快快的掏錢。原因是國中以前屢次戰敗,割地賠款已經嚇怕了他們,如今華中帝國屢戰屢勝,從別國割地索要賠款,這讓他們真正明白,這個時代就是弱⾁強食,只有軍事上的勝利,才有話語權。其他一切都是浮雲。因此,每當王士珍用軍方沒有足夠的資金更新裝備就可能打敗仗來威脅國會,果然有效,國會議員們立刻就批准通過了軍方提的賬單報銷申請。
這次又是如此,王士珍為了準備對曰作戰,不得不把國美捎帶進去,這樣一來,華中帝軍國隊需要有同時跟曰本和國美開戰的準備,就必須得跟國會要錢買裝備。
張楓問道:“你打算要多少錢?”王士珍隨口道:“五億左右吧。”
“五億?”張楓聞言頓時瞪眼,道:“你怎麼不去搶?”王士珍笑著問道:“國庫的⻩金儲備不少了吧?我搶一票少說也得上百億吧?”張楓道:“不是很多,四千噸左右。”王士珍驚訝的呑了口口水,道:“竟然這麼多了!”張楓點點頭,道:“各省分行還有總額超過兩千多噸的⻩金儲備,另外不少si人行銀的⻩金儲備也很多。”王士珍問道:“這麼說帝國行銀擁有六千噸⻩金儲備了!那得換多少錢呢?”張楓笑道:“全球各國的⻩金儲備不過3。3萬噸,其中有1萬噸作為si人首飾或者金條儲備在個人家中,各國府政儲備的⻩金不過兩萬噸上下而已。你說我們的這6000噸⻩金能換多少錢?”王士珍咂咂嘴道:“怎麼也得一百億吧!”張楓沒吭聲,只顧著自己走,似乎不屑與跟他解釋。王士珍討了個沒趣兒,接著想起要錢的事情,頓時追了上去。
華中帝國國會於1912年夏發佈了全球軍力報告白皮書,其中對國美和曰本肆意誇大了其軍力水平,並大肆鼓臊國美、曰本對華軍事威脅論。
白皮書發佈後,帝國國民頓時為之震驚,紛紛要求府政加強軍力建設,以便應對來自曰本和國美的軍事威脅。
隨後,帝國國會通過了光華十二年軍費追加撥款預算,在今後兩年內為華中帝國海陸空三軍總共撥款5億元龍幣,用於更新裝備,改善華中帝國官兵生活。
如此龐大的軍費追加預算,原本是會引起帝國國民們的熱議的。因為華中帝國作為主民國家,帝國開支都來自於國民們的納稅錢,國民有權知道府政開支的項目和用途。五億龍幣的緊急追加預算,佔帝國全年財政開支的25%,加上今年年初的15%的國防開支,總額已經達到40%。不同於其他財政開支,其他開支最終都會流入國民手裡,形成封閉式循環。而軍費開支是非循環開支,最終這筆錢將消耗掉,而不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因此軍費開支的多少一直被帝國國民們所關注。
但是因為之前帝國國會發布了國美和曰本大規模擴張軍力的國防白皮書,大肆渲染了美曰對華威脅論,以至於國民們都被美曰軍力擴張帶來的威脅所昅引,沒有對帝國追加龐大軍費預算進行指責。
當然,這幾年來,華中帝國每次追加軍費預算時,總是會提前出臺一些敏事件,以此來轉移國民注意力,從而為國會順利通過軍費預算鋪平道路。
這次的軍費開支主要用於戰爭儲備,跟財政部進行的戰略物資儲備不同,軍方的戰爭儲備是用來對曰本和國美作戰的,不是用來賺錢的。
由於曰本1912年4月通過的造艦預算,長門級戰列艦和丹後級戰列巡洋艦最早會在1914年底或者1915年初才能完工。曰海軍現有的四艘扶桑級戰列艦和四艘金剛級戰列巡洋艦還不足以跟華中帝國海軍相抗衡,而華中帝國的宋級戰列艦將在明年年初竣工,因此華中帝國總參謀部制定的戰略是等得宋級戰列艦完成後再對曰本動手,那樣將更有把握。
然而,國美海軍在今年財年撥款建造科羅拉多級戰列艦和費城級戰列巡洋艦,其主炮口徑達到16英寸,已經達到華中帝國去年開工的宋級戰列艦水平了。以國美的造船能力和速度,相信兩年內就可以完成,一旦華中帝國對曰作戰,國美可能短時間內提前完工並參戰,這將對華中帝國海軍構成威脅。
為此,華中帝國海軍部決定建造新一級的戰列艦,作為今年的海軍軍備擴張方案。另外開始追加建造驅獵艦和潛艇,其中暴雨級驅獵艦和暴風級戰列驅逐艦,以及新式唐級潛艇。
海軍部要求建造搭載17英寸45倍伸主炮的元級戰列艦,為此海軍艦政總署的專家工程師們立即上馬研製該口徑主炮,以及可以搭載17英寸主炮的的艦體。
按照海軍部提出的作戰要求,元級戰列艦將擁有4座三聯裝432毫米主炮,以及可以抵抗同口徑主炮炮彈打擊的400毫米裝甲防護,以及要求30節航速。
但艦政總署經過技術論證後認為,這種戰列艦雖然可以建造出來,但是總噸位至少得7萬噸以上,因為17英寸炮彈的重量⾼達2。5噸所有驅動該口徑主炮和炮彈的設備都要求極⾼的強度和自動化,人力是無法完成的。而每個三聯裝炮座的總噸位也超過五千噸,四座就是兩萬噸,再加上400毫米的裝甲防護,以及安裝足夠的鍋爐和蒸汽輪機機組取得該艦達到30節航速,因此至少得70000噸才行。
但這並不是關鍵,海軍艦政總署只管設計,能不能造的出來得跟海軍工業部聯繫。結果,圖紙到了海軍工業部後被叫停了,原因是國內目前沒有七萬噸級戰列艦的船臺,最大噸位是五萬噸級船臺。同時,海軍裝備部也無法在一年內研製和生產12門17英寸主炮和相關設備,最多隻能研製和生產6套。
海軍部不想等得太久,於是要求海軍裝備部儘可能生產9套主炮系統,同時責令艦政總署的設計師們重新設計,可以適當降低標準。
最終,艦政總署拿出一套可行方案給海軍部。元級戰列艦被修改為標準排水量為49500噸,超過華中帝國宋級戰列艦満載排水量。至於元級的満載排水量,首艦成吉思汗號戰列艦的満載排水量將達到64350噸。
元級戰列艦主炮為三座三聯裝9門45倍口徑432毫米m12炮,採用全自動化裝填機,電力驅動,理論上其主炮速不亞於宋級戰列艦的主炮,
速為3發每分,這也是同期各國戰列艦主炮的最⾼
擊速度水平,對於炮術指揮官和士兵們的要求極⾼,也就是⾝經百戰的華中帝國海軍官兵們能夠勝任,其他國家普遍達不到這個水平,包括英國海軍在內。主炮塔採用前後對稱,艦橋前兩座,呈揹負式佈局,艦艉一座。
為了發揮大口徑主炮的天生優勢,其主炮最大仰角達到55度,程將大大提供,理論上將達到25公里,成為
程最遠的主炮。該火炮技術得益於北洋兵器重工火炮專家羅森博格的大力技術支援,他將巴黎大炮的核心技術思想傳授給了海軍艦炮工程師們,使得17英寸超極大炮得以突破理論上的限制。
另外,羅森博格也希望從17英寸巨炮上面獲得關於他的超級大炮的技術參數,因為他的超級大炮研發中也同樣遇到了瓶頸問題,亟待解決。
他為元級戰列艦的主炮設計了一種專門的穿甲彈。該穿甲彈採用“低初速重型彈”在遠程戰距離擁有非常強大的威力和精確度,發揮該級戰列艦的遠程打擊能力。但有得必有失,這種穿甲彈中近距離中存速
能相應降低,沒法發揮17英寸巨炮的威力,只有16英寸主炮的侵切破壞力。
元級戰列艦的裝甲防護沿用全面防護的設計模式,海軍要求建造不沉的戰列艦,因此該級艦擁有同期所有戰列艦中的最大防護尺度,其主裝甲側壁覆蓋了85%的水線長度和66%的舷側⾼度,同時裝甲總重量達到同期戰列艦中的最大比重,佔標準排水量的此外該艦在實現大防護尺度的同時,依賴大防護尺度提供的空間補償,將主水平裝甲安排在第三層甲板,讓其與主舷側裝甲同時重疊在彈道上,使艦體要害部位的防護也得到了很大強化,超越同期建造的其它戰列艦。
元級戰列艦的tds(魚雷防禦系統)設計為抵禦250千克tnt的水下爆破,實際上華中特種鋼的防禦能力被證明是超強的,可以抵禦400千克黑索金烈炸藥。
該級艦首次使用全面焊接方式,因為鉚接已經不能夠保證元級戰列艦的抗沉能了,只有最堅固的焊接艦體加上優質的華中特種鋼裝甲保護,才能夠令元級戰列艦成為無敵的戰列艦。這些條件可使元級戰列艦既能夠擔任艦隊主力決戰的角⾊,擊毀任何一艘敵國的主力戰艦,又可以入進大洋廣闊的水域,其主炮的威力亦可輕易地摧毀遇到的敵方護航運輸隊。
動力方面,元級戰列艦採用16臺⾼庒鍋爐,3臺帕森斯齒輪衝動反衝動蒸汽輪機機組,設計最大功率138000馬力,實際穩定最大功率150170馬力,實際極速最大功率達到163026馬力,可以驅動元級戰列艦以30節航速長時間⾼速航行。
當然,元級戰列艦的載油量也創下了新⾼,達到8000噸,續航力為8500海里/19節,10000海里/15節。
然而,元級戰列艦的造價也是恐怖的,單艦造價⾼達4900萬龍幣,幾乎可以建造兩艘宋級戰列艦了。同時,元級戰列艦的年保養費用也⾼達100萬龍幣,這筆開支已經超過了當年北洋水師全年的維持經費了。
對於帝國海軍建造這種恐怖戰艦,帝國國會員官們是有異議的,只不過放在當前世界的緊張局勢之下,他們選擇了閉嘴,如果放在和平時期,或者沒有全球大規模海軍軍備競賽的話,這種戰列艦是決定無法通過國會批准的。哪怕帝國皇帝大力支持,他們也要據理力爭,因為這種戰艦實在是呑金獸。
由於元級戰列艦造價太過⾼昂,國會最終砍掉了八艘中的另外四艘,只允許建造四艘。首艦元太祖成吉思汗號【bb-59】、元世祖忽必烈號【bb-60】、元成宗鐵木耳號【bb-61】、元武宗海山號【bb-62】。
由於華中帝國的元級戰列艦主炮口徑達到了17英寸,排水量達到60000噸,航速更是達到30節,該級戰列艦成為一戰當中最強大的戰列艦,沒有任何國家的戰列艦可以跟其抗衡,就連裝載16英寸主炮的戰列艦在元級戰列艦面前都只能逃跑的份,最終該級戰列艦被世界各國海軍界人士們起名“海上霸王”成為海上無敵的超級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