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432章戰前準備和政治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但國美海軍萬萬沒有想到,他們還是露出了馬腳,被華中帝國覺察到了他們的計劃。為此,國美國會再次密秘撥出3000萬美元用於研發19英寸45倍徑的主炮。國美海軍鷹派一度要求先發制人,率先向華中帝國開戰,但是最終被國會否決了,國美國會認為,除非真正在海軍力量上超過華中帝國海軍,否則不允許輕易挑起戰端。或者是歐洲協約國同意一起對華中帝國開戰,那樣英法美意四國海軍聯合起來打敗華中帝國海軍才有勝算。但協約國方面態度曖昧,他們不想把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經濟強國、工業強國、人口大國到同盟國陣營裡去,因此反對挑釁華中帝國。於是,國美海軍得不到支持,只能繼續韜光養晦,將精力投到跟華中帝國的大規模海軍軍備競賽上面,同時要求海軍停止挑釁華中帝國海軍,避免擦槍走火。
華中帝國為了讓國美海軍深信不疑,於是開工了四艘明級戰列艦,對外則宣稱是清級戰列艦。並故意讓各國在華特工“發現”四艘戰列艦的各種絕密技術參數,故意向國美傳遞假信號,威懾國美海軍。
果然,國美海軍最終還是上當了,以為華中帝國儘管對國美敵視,儘管有跡象表明華中帝國對國美擴充海軍非常不満,存在戰爭風險。但是國美⾼層判斷華中帝國在完成清級戰列艦之前,是不會對國美開戰的。
四艘新的明級戰列艦雖然跟之前的四艘明級戰列艦表面上看起來沒有太多改變,但是華中帝國海軍已經有兩年半沒有開工建造超級戰列艦了,期間並沒有停止各種設計的改進和裝備的研發。新的四艘明級戰列艦在各種技術上已經趨於成,各種設備都採用更先進的技術進行建造和改進。
四艘追加的明級戰列艦分別被命名為明成化皇帝朱祁鎮號、明弘治皇帝朱佑樘號,明正德皇帝朱厚照號、明嘉靖皇帝朱厚璁號。
明級戰列艦五號艦明成化皇帝朱祁鎮號在海上船舶重工開工建造,全艦標準排水量85000噸,比前四艘明級戰列艦都減少了幾千噸,這主要得益於設計的改良和裝備的進步,各種設備的重量和體積都得到了升級,因此使得總排水量下降,但是能卻不降反增,表明華中帝國的海軍工業技術更上一層樓,繼續領跑世界海軍工業發展方向。
動力系統方面,原來的明級戰列艦安裝4座蒸汽輪機機組,最快的永樂大帝號海試速度達到31節。新的四艘明級戰列艦的航速設計為31節,最大續航力10000海里/18節。
在艦型方面,新的明級戰列艦為了預留大批的防空密集陣火炮系統,因此跟前四艘明級戰列艦有些不同,艦體長寬比降至6。8:1,艦體長度278米,艦寬增加到了41米。這個改進主要是為了增加大量的防空密集陣火力平臺,因為在之前給四艘明級戰列艦安裝大量的火神密集陣時發現,如果安裝多了,則在艦體上摳開很多窟窿眼,影響戰列艦的防護能力。因此,為了保護明級戰列艦的防護能力,前四艘明級戰列艦僅僅安裝了數量不多的火神密集陣系統。所以,在新的四艘明級戰列艦上面,帝國的工程師們和武器專家們為了提⾼防空密集陣陣位數量,選擇加寬艦體。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華中帝國海軍艦政總署對明級戰列艦艦體的的長期水池試驗數據表明個比例作為八萬噸級戰艦的船型最好,此前的四艘明級戰列艦的比例達到7,實際海試後的效果跟水池試驗存在很大誤差,因此在這四艘新的明級戰列艦上正式採納6。8比1這個⻩金比例。
新的明級戰列艦採用飛剪式艦艏和卵型水下鼻首,較之前的球鼻型水下艦艏進一步優化了設計,破浪減阻效果更好,同時卵形鼻艏更適合安裝不同長度的水下聲納陣列,探測距離更遠更精確。
艦島沒有變化,依然有20層樓⾼,在其頂部裝有主炮觀測所(內置16式導航方位盤)和18米度大型測距儀,向下依次為防空指揮所,視距艦橋(晝戰艦橋),作戰室,艦長休息室,羅經艦橋(夜戰艦橋),第二海圖室,司令塔。在艦橋內部裝有直通式電梯。
主炮方面,雖然沒能安裝19英寸巨炮,但是倍徑卻從之前的45倍徑提升至50倍徑,炮彈程更遠,侵切力更強。依然採用四座三聯裝炮塔配置,在艦艏和艦艉,均位於中軸線上,前後依據艦島對稱佈置,揹負式佈局,結構緊湊。
主炮型號為m36式,炮管內壁增加了防止炮彈擦摩的鎳鎘銅合金,壽命提⾼至200發。比之前的明級戰列艦主炮壽命增加了一倍。
m36式主炮的重量大幅度降低,比之前的m30主炮系統重量降低了300噸有餘。得益於裝甲強度的增強,因此厚度下降至炮塔正面只有620毫米,防護能力卻相當於之前的650毫米。
前四艘明級戰列艦的強大火力,12門18英寸主炮若指向一舷齊時,其後坐力達4000噸,發
時衝擊波也非常強,為此帝國艦政總署的設計師們煞費苦心,經過兩年的摸索,和四艘明級戰列艦的實彈測試,最終改進了反後坐力的油庒系統,將後坐力降至3000噸。
新的明級戰列艦依然使用低初速⾼存能的重型穿甲彈頭,炮口初速將為785米/秒,最大程達到65公里(45度仰角),炮彈需飛行100秒。央中火控系統設備的改進和提升使其在有效指揮距離達到30公里,這個距離比前四艘明級戰列艦的有效
擊距離提⾼了5公里。50倍徑的主炮使得明級戰列艦在20000-30000米距離上已經可以穿貫擊穿世界上任何一艘戰列艦的主裝甲帶。反過來,不論是國美的北卡羅來納級,還是在建中的衣阿華級戰列艦,還是英國的納爾遜級,她們的主炮難以做到這一點,除非在10000米距離上近戰,否則
本無法擊穿明級戰列艦的裝甲。
副炮方面,新的明級戰列艦的副炮依然採用152毫米60倍徑的艦炮18門(6座三聯裝),這點沒有變化。
防空火力是最大改進。裝備16年式60倍徑127毫米口徑⾼炮24門(8座三聯裝,均帶有防盾),47毫米速
炮全部替換為16座火神mk16式防空密集陣,單艦防空火力已經可以跟華中神盾防空巡洋艦相匹敵了,因此新的四艘明級戰列艦已經具備脫離艦隊防空的掩護,獨自巡洋作戰了。
雷電系統經過三年發展,新的16年式雷達系統的體積略微下降,但是改進了⾼頻探測模式,具備對空搜索能力,可以探測到30公里外的機飛臨近。對海搜索雷達由40公里提升至60公里,不過耗電量未能得到控制,這無形中增加了戰艦的電機負載和油耗負擔。但相比較而言,得大於失。
四艘明級戰列艦因為戰爭刺ji,被要求在12個月內完成。由於當初前四艘明級戰列艦也基本上是這個速度完成的,因此帝國海軍工業完全有能力在一年內完工。不過,帝國海軍並沒有準備讓這四艘新明級戰列艦參戰,因為海軍部的作戰大綱本⾝就是三個月打垮國美。
王辰浩否決了帝國海軍建造清級戰列艦的方案,改為追加建造4艘明級戰列艦之後,在海軍航空⺟艦戰鬥群方面,王辰浩批准了趙聲的方案,在現有峨眉山級航空⺟艦基礎上,建造新一級航空⺟艦,以及從德國海軍那裡獲得的大型商船大規模改裝護航型航⺟。
繼峨眉山級航空⺟艦之後,新一級航空⺟艦定級為武當山級,以華中帝國四大道教名山命名,分別是武當山號、齊雲山號、青城山號和龍虎山號。
武當山級航空⺟艦是華中帝國海軍為了進一步擴大海軍航空兵力量,為了準備對美開戰而傾力打造的首級大型航空⺟艦。
按照華中帝國海軍的大中小型戰艦劃分,六萬噸以上稱之為大型戰艦。武當山級航空⺟艦的排水量達到了64000噸,因成為華中帝國海軍航空⺟艦家族中第一款大型航空⺟艦,也是代表華中帝國海軍工業蓬發展的一個標誌。
由於華中帝國大量的先進武器裝備流入歐洲,歐洲各國政fu都無法忍受中式武器的昂貴价格,但是卻不得不採用。因此,各國政fu給其國內的軍火商們的要求自然就變得非常的⾼了,至少要向華中帝國的軍事工業看齊才行。
這一切,都導致了各國的武器專家們狂瘋的進行武器升級和改進,不但模仿了國中的大部分的武器裝備,有時候升級過後的武器能都會對國中的武器專家們提出挑戰。這反過來使得國中的軍火專家們不得不更加的發飆研製更加先進
能的武器和裝備,以便保證華中帝國對歐美的絕對優勢地位。
海軍工業是這方面最為集中的體現,一艘戰艦上的科技含量就足以顯示出這個國家的工業整體水平以及科技力量的強弱。
這些年來,華中帝國不斷的收刮各國的科學家、專家等⾼等級知識和技術人員。使得華中帝國在自己培養人才的時候,可以保持在科技上面的領先地位。當然,想要永遠的保持領先下去就必須發展自己的科技力量。顯然,華中帝國的科技發展時間相比較而言,還是太短。和經濟一樣,都屬於炸爆式的發展。或者也可以簡單的理解一下,用歐洲人看國中人的觀點來分析“國中不過是個暴發戶而已!”顯然,華中帝國的人才隊伍並沒有完全的連接好,特斯拉等老一輩的科學家們和生新的科學家們之間有著一定距離的斷代。這是無法避免的,因為華中帝國的起跑點太低。不過,華中帝國通過這些年的不斷髮展自己人,大學的普及使得華中帝國的人才開始增多,同時也沒有停止掠奪外國的優秀人才和先進技術。尤其是從1912年到1916年的這四年時間裡,世界大戰導致非常多的外國科學家移民國外。華中帝國的各種對外政策,以及對⾼等級知識分子的移民許可,以及寶星獎等⾼額獎勵發明創造和補貼,都成為了各國科學家們的最佳選擇。國外優秀人才大量移民國中,反過來刺ji國內人才隊伍實力的提升。
這樣一來,從武當山級航空⺟艦開始,國中人首次在主要設計團隊中佔據了主導,在人數和能力上開始起到主要作用,不再讓外來專家們獨霸天下。從而也創造的體現在了這艘世界上最大的航空⺟艦上面。
由於華中帝國此前已經陸續有了幾十艘自建和改裝的航空⺟艦的設計和建造經驗,通過不斷的進設計和升級裝備,使得武當山級航空⺟艦經過了更加合理和系統的升級,更加接近現代先進航空⺟艦的設計理念了。
經過了進一步的優化之後,武當山級在佈置機庫的時候,顯得更加的合理,容量也擴大了好多。同時,對於艦島的設計,更加的緊湊,並且位置也往後挪了一些,更加接近船尾右舷,給前面起飛區留下了更多的空間。
優化之後的武當山級航⺟,搭載機飛的數量也增加到了200架,而且是基於雷電戰鬥機和地獄火戰鬥機來計算的。當然,這也要歸功於海軍航空兵委員會對雷電戰鬥機和地獄火戰鬥機的艦載型的寸尺都給縮小了很大一部分,能不變但更加顯得精致。
對於航⺟的防禦能力的改進,是最為關鍵的。海軍部部分員官受到bb黨們的嘲笑,聲稱航空⺟艦不堪一擊。為此,cv黨們決定將航⺟的防禦能力提⾼。
在抗沉能方面,華中帝國一直是領先世界的,國中船隻的水密艙佈置一直被歐美所認可。為了增強航空⺟艦的抗沉能力,海軍委員會在明級戰列艦的水密艙結構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數量和封閉
。最後使得武當山級航⺟的抗沉能力大大提⾼,可以抵抗5枚21英寸魚雷的攻擊,並可以同時捱上兩枚魚雷也可以保持戰艦平衡行駛,而不至於沉沒(非要害情況下)。
之所以能夠達到這種抗沉能力,主要是該航⺟的噸位太大了,64000噸的航⺟,使其裝甲分配的重量遊刃有餘,水線帶裝甲達到320毫米,其裝甲防護達到西方早期的超神弓型戰列艦的裝甲防護水平。
當然,儘管武當山級航空⺟艦的裝甲很強大,但是也不可以跟敵人的主力艦硬碰硬。雙方的攻擊方式不同,戰列艦靠主炮近距離攻擊,而航⺟靠艦載戰鬥機遠距離攻擊。武當山級航空⺟艦僅僅是帝國海軍的cv黨們擔心bb黨們的主力艦有雷達,能夠發現航⺟的位置,因此為了以防萬一,才將艦體打造成早期主力艦的裝甲防護能力。為的是一旦點背的被敵人的主力艦碰上,其裝甲防護可以為其爭取回收戰鬥機和逃命的時間。
當然,航⺟從空中攻擊別人,也要防止別人從空中打擊自己。為此,帝國武器工程師們在mk16火神密集陣基礎上,研製出了打擊更廣mk16a1改進型火神密集陣。
m16a1火神密集陣,將開火佈局進行了修改,採用了7管30毫米的加特林式槍炮佈局,為了對付類似華中帝國空軍的雷電戰鬥機和地獄火戰鬥機這種金屬外殼的⾼速戰鬥機而研發。發脫殼穿甲彈,
速大致在3000-4500發/分鐘,並可以調節
速,每門機關炮儲彈增加至2000發,
程提⾼至2000米左右,整個系統重量也比mk16增加了2噸。
經過對火神密集陣的不斷測試發現,強大的速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m16a1火神密集陣於是採取了全部電動式控制,其上面安裝了一部小型的定向探測雷達。這個雷達是英國海軍於1915年發明的,原本用於測定德國無線電信號的方向,結果被華中帝國的海軍專家們加以改進,成為了定向火控雷達,可以測出空中戰機的雷達反
位置,確定機飛方向。並將數據傳遞給央中火控雷達室分析。
央中火控雷達室,原本也是安裝在戰列艦上面的,控制各主炮開火。如今也被挪到了武當山級航⺟上面,使得航⺟的央中指揮室可以直接控制火神密集陣系統。
改進後的m16a1火神密集陣系統,其原型的發面積,可以保證更大的攻擊面積,形成密集的防空火力點,增強了航⺟的防空能力。同時,原本設計的16座火神密集陣系統也被改成了32座,沿著艦島四周佈置,艦島上下分佈比較合理,形成立體的防空網絡,強化了航⺟的防空火力。
同樣還是十座雙聯裝103毫米⾼平兩用速炮,用於打擊靠近航⺟的水面小型艦艇。同時,因為考慮到了潛艇的威脅,增加了多部聲納系統,還有一部水下拖拽式聲納,可以嚴防航⺟反潛盲區。航⺟的後面佈置了兩座用於釋放深水炸彈的彈
器,必要的時候,航⺟還可以參與反潛作戰。
動力系統也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進,將鍋爐數量減少到了20座,但是速度卻反過來提⾼了一些。8臺蒸汽輪機組,4軸推進,208600指示馬力,航速30節。續航力8000海里/20節,4000海里/29節。
改進後的雷電和地獄火摺疊式艦載戰鬥機,可以在航空⺟艦上停放200架,h2n1轟炸機可以停放50架,形成恐怖的海軍航空兵打擊力量。
該艦整體佈局跟⻩山級航空⺟艦類似,沿用華中帝國航空⺟艦的特⾊佈局,是峨眉山級的升級放大版。
直角斜邊型飛行甲板,為了可以搭載更多的作戰機飛,艦體加長至270米,寬41米,吃水突破10米。飛行甲板加長至260米,寬77米,為的是可以同時起降新式的h2n1轟炸機,起飛跑道兩架可以同時起飛。整個甲板有三個足球場大小,機庫裡可以存放170架戰鬥機,但是轟炸機依然不能存放。
但是,就算華中帝國以戰爭速度來建造主力航空⺟艦,也無法在三個月內完成這四艘強大的航空⺟艦。為此,帝國海軍決定大規模改裝航空⺟艦。
護航型航空⺟艦是非常重要的,王辰浩想到二戰期間國美憑藉數量龐大的護航型航空⺟艦,能夠短時間給航⺟戰鬥群補充機飛消耗,充分利用了國美工業強大的優勢,最終打敗曰本。
因此,王辰浩也做了這方面的打算。由於德國在大西洋上的破戰中,搶劫了數千艘協約國船隻,小船隻基本上都被擊沉了。大型商船德國海軍不捨得擊沉,俘獲後賣給華中帝國。
就這也,華中帝國以極為低廉的價格,買到了上千艘大型商船。其中航速在25節以上,噸位在2萬噸以上的大型商船就有110艘,其中艦體長度和寬度適合改裝成直通式航空平臺的商船就有70多艘。
為此,帝國海軍徵用了其中五十艘速度最快和噸位最大的商船加以改裝成直通式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