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英德海軍潛艇競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英國人意圖抗衡華中帝國的行動失敗了,於是向華中帝國屈服,並努力恢復跟華中帝國的關係。
華中帝國見英國“很乖”於是“不計前嫌”恢復了對英國的潛艇技術出口。
級第二批量的6艘潛艇是英國皇家海軍據1926年度建造計劃建造的,6艘潛艇於1929年—1930年相繼建成服役,其主要使命是派往印度洋海域從事警戒和巡邏任務。級第二批量的6艘潛艇在基本結構方面仍然沿襲了級第一批量潛艇,採用的也是介於單殼體結構與雙殼體結構之間的個半殼體結構。不過,設計人員在對級第二批量潛艇進行設計過程中,進行了較多的改進設計,例如,級第二批量潛艇的水平舵不再像級第一批量潛艇那樣佈置在靠近潛艇的底部,而是移到吃水線附近,改善了該級潛艇的水下cāo縱
。另外,級第二批潛艇的燃油艙是專門設計的專用燃油艙。該級潛艇的主機功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因為其放棄了英國本土生產的柴油機,轉而從華中帝國進口晉級潛艇使用的柴油機。因此,其水面航行速度可以達到從總體
能來說,級第二批量潛艇的戰術技術
能在當時的世界海軍列強的潛艇之中屬於佼佼者。該級潛艇建成服役之後,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裡一直被英國皇家海軍派往印度洋海域執行任務。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部署在印度洋海域的級第二批量潛艇全部被英國皇家海軍調離該海域,前往地中海海域參加戰鬥,並且承擔了向希臘輸送作戰物質等任務。在戰爭中有4艘級第二批量潛艇被德國海軍擊沉,其餘2艘在二戰之後於1946年退役。
級潛艇是級第二批量潛艇的改進型,英國皇家海軍據1927年度計劃建造了6艘。這6艘潛艇於1930年全部建成服役。級潛艇的主要任務使命與級第二批量潛艇相同,也是擔任海警戒和巡邏任務。除了艏部的外形做了較大的改進之外,級潛艇在其他方面與級第二批量潛艇幾乎沒有過大的區別。在基本結構方面。級潛艇也是沿襲了級第二批量潛艇的設計思路,採用了介於單殼體結構與雙殼體結構之間的個半殼體結構。不過有兩個方面值得注意,其一是級潛艇的全安潛航深度增加到95米,這是華中帝國技術援助人員們所沒有預料到的英國人有時候還是很強的。其二是級潛艇裝備的魚雷是kⅧ型魚雷,該型魚雷的速度為40節,
程達到4570米,比在此之前各種型號潛艇裝備的的kⅢ型魚雷的
能有了較大的改進和提⾼,威力也較華中帝國的紅頭魚雷接近了。級潛艇之中有一艘潛艇在二戰爆發之前因事故而沉沒,其餘的5艘潛艇則全部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戰爭中有4艘被擊沉。剩餘的一艘於1946年退役。
跟級潛艇一起同時開展的還有r級潛艇,仍然是級第二批量潛艇的改進型,英國皇家海軍據192年度計劃建造6艘,但是由於經費預算受到了限制,因此於1930年—1932年期間僅建成了4艘,其餘2艘在尚未完成階段便停止了建造。r級潛艇在外形與級潛艇十分相似。僅僅是r級潛艇的指揮台稍矮一些。另外,r級潛艇的耐庒艇體長度比級潛艇縮短了0。6米。但是r級潛艇的輕外殼鋼板的厚度卻由級潛艇的0。6釐米增加到1。3釐米,燃油艙採用焊接結構,保證了該級潛艇在水下狀態時不再發生燃油怈漏的情況。r級潛艇在剛剛建成服役之際。英國人又換了本土山寨的發動機,其主機功率為4640馬力,但是在該級潛艇服役不久之後,其主機功率開始發生明顯的降低,僅能達到4100馬力。這樣,r級潛艇後來的最⾼航速實際無法達到的最⾼指標。r級潛艇最初也是被英國皇家海軍部署在遠東太平洋海域,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r級潛艇奉命從印度洋海域調回地中海海域從事作戰行動。在戰爭期間,r級的4艘潛艇之中有3艘潛艇被擊沉,僅餘的一艘潛艇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於1946年7月30曰退役,並且旋即被拆卸解體。
隨著德國海軍潛艇發展速度的快速提升,英國海軍已經不満足於基於華中帝國的晉級潛艇來開發新型潛艇了,於是華中帝國為了扶植英國抗衡德國海軍潛艇部隊的崛起,隨著華中帝國海軍陸續服役宋級潛艇之後,唐級潛艇開始對外出口,並且限制出口給德國,優先出口給英國海軍。
那個時候正值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德國因為華中帝國對其的經濟制裁而對華中帝國的好度降至冰點,華中帝國優先向英國海軍出口先進的唐級潛艇,這讓英國對華態度好了很多,從而避免了當時歐洲抱團對抗華中帝國的局面發生。
“泰晤士”級潛艇是英國皇家海軍繼k級潛艇之後的新型⾼速潛艇,從排水量和主尺度等方面來看“泰晤士”級潛艇屬於大型潛艇,主要使命和任務是隨同英國皇家海軍水面艦隊在大洋行動,並且擔任艦隊的警戒任務。英國皇家海軍據1929年—1932年度計劃,每年建造一艘,總共建造了3艘“泰晤士”級潛艇。為了保證“泰晤士”級潛艇能夠在水面發揮出20kn以的⾼速,設計人員為該級潛艇選用了2臺單機功率為5000馬力的柴油機作為主機,總功率為10000馬力。按照英國皇家海軍的最初計劃,打算建造30艘“泰晤士”級潛艇,但是由於英國皇家海軍在“泰晤士”級潛艇的實際運行過程中發現,雖然“泰晤士”級潛艇的水面航行最⾼速度可以達到但是該級潛艇的其他方面
能卻無法満足英國皇家海軍的海戰術要求,因此。當3艘“泰晤士”級潛艇建成服役之後,英國皇家海軍果斷地做出決定,此後不再繼續建造“泰晤士”級潛艇。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
“泰晤士”級的3艘潛艇全部參加了戰爭,其中2艘被敵人擊沉,剩餘的一艘潛艇於1946年7月30曰退役。
二十年代,英國海軍除了模仿華中帝國的潛艇來打造英國主力潛艇力量,英國海軍所重視的作戰思想還是封鎖德國海軍,防止其衝出北海入進大西洋。
“小鯨”級潛艇是英國海軍作為專用的水雷布放潛艇而設計和建造的,英國皇家海軍據1930年—1936年度建造計劃,以平均每年一艘的速度總共建造了6艘“小鯨”級潛艇。
最初,英國皇家海軍計劃建造9艘“小鯨”級潛艇。後來有3艘中途停止了建造,因此該級潛艇實際建成服役的僅有6艘,這6艘“小鯨”級潛艇在1933年—1939年期間相繼建成。
“小鯨”級潛艇裝備水雷的方式與英國皇家海軍的l級潛艇完全不同。在“小鯨”級潛艇,kⅩⅥ型水雷放置在耐庒艇體的面,利用循環鏈條方式把水雷送至艇艉進行布放。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小鯨”級潛艇被調往地中海和北海附近海域從事海佈雷活動。曾經發揮了顯著的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小鯨”級潛艇總共在海布放了2599枚水雷。但是“小鯨”級中亦有5艘潛艇被敵人擊沉,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小鯨”級中的最後一艘潛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的1946年3月17曰退役。
二十年代末,英國海軍同時發展多寬潛艇。級第一批量潛艇主要用於代替英國皇家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的級潛艇。據1929年—1930年度計劃,英國皇家海軍總共建造了4艘級第一批量潛艇,這4艘潛艇於1932年—1933年期間建成服役。由於設計人員在對級第一批量潛艇進行設計的過程中的主要工作方向是把該級潛艇設計成在北海和地中海從事警戒行動或者擔任訓練任務的潛艇,因此,級第一批量潛艇的續航力較小。cāo作簡捷方便。另外,級第一批量潛艇具有良好的水下
能,從水面狀態進行快速下潛僅需約30秒的時間。從總體
能方面來看,級第一批量潛艇是一種設計較為成功的潛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級第一批量潛艇的4艘全部參戰,最後有3艘被擊沉,剩餘的一艘則於1947年1月退役。
由於級第一批量潛艇的能出⾊,因此英國皇家海軍在級第一批量潛艇的基礎,在對其進行了改進設計之後,
據1931年—1935年度計劃建造了艘級第二批量潛艇,這艘潛艇在1934年—193年期間以每年2艘的建造速度完工。從基本結構方面來看,級第一批量潛艇也是採用了介於單殼體結構與雙殼體結構之間的個半殼體結構。為了保證該級潛艇在水下航行期間艇裝載的燃油不向外怈漏,因此燃油艙被佈置在耐庒艇體裡。級第二批量潛艇全部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其中有6艘被擊沉,剩餘的2艘潛艇則於戰後退役。
級第三批量潛艇是英國皇家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批量建造型潛艇,由於級第一批量和第二批量潛艇具有比較優秀的能,因此,英國皇家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
據193年—1943年度建造計劃,總共建造了50艘級第三批量潛艇。這些潛艇是於1941年—1945年期間相繼建成服役的。該級潛艇的特點是在其建造過程中採用了全焊接工藝,耗費1000萬龍幣從華中帝國進口了水下電焊技術和設備,從而徹底解決了常年困擾英國皇家海軍的潛艇燃油怈漏問題。為了加強級第三批量潛艇的作戰能力,該級之中的某些潛艇的艉部層建築內佈置了一具魚雷發
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級第三批量潛艇之中有9艘被敵人擊沉。
t級潛艇是英國皇家海軍於20世紀30年代初期設計和建造的警戒用潛艇據1935年—193年度計劃,英國皇家海軍總共建造了15艘t級第一批量潛艇。這15艘潛艇於193年—1940年相繼建成服役。按照英國皇家海軍最初的設計目標,該級潛艇可以在海連續從事42晝夜的活動,是一種大型遠洋潛艇。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潛艇再次入進大洋中四處打擊協約國的商船,而英國海軍的潛艇在跟德國潛艇戰當中,顯得非常的吃力,很難封鎖住德國潛艇入進大洋的通道。
這時,華中帝國亮出了核武器的底牌,迫使德國也不敢“質疑”華中帝國的軍事力量,而英國雖然也對華中帝國的核武器表示惶恐,但是英國選擇了跟華中帝國合作,畢竟利用華中帝國的先進軍事技術來抗衡德國才是當前最重要的任務。
英國海軍這時從華中帝國陸續得到唐級潛艇出口型。大大強化了英國海軍潛艇的戰鬥力,給德國潛艇造成重創。
然而,英國本來就沒有從經濟危機中恢復,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的財力促襟見肘,偏偏華中帝國賣給英國的唐級潛艇貴的嚇人。而面對華中帝國的核訛詐,英國又不敢砍價。生怕得罪了華中帝國。於是英國人自己偷偷摸摸的展開對唐級潛艇的山寨行動。
級潛艇於是出現,英國海軍對外的藉口是建造一戰期間的級潛艇,實際此已非彼。並且迅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皇家海軍的第一種大型遠洋潛艇。誕生於二戰期間的級潛艇的設計基本思想是保證該級潛艇具有相當大的續航能力,以便適應在大西洋跟德國海軍作戰的需要。
英國人自己設計的級潛艇採用雙殼體結構,並且是英國在二戰期間所設計的第一批採用全焊接工藝的批量建造的潛艇。排水量水面/水下:1120噸/1620噸,航速水面/水下:215節/9節,燃料裝載量為柴油165噸~219噸;續航力:水面11節航速時。續航力為10500海里,水下3節航速時,續航力為90海里,武備為533毫米魚雷發管10具艏部4具,艏部層建築內2具,艉部2具,艉部層建築內2具,總共裝載魚雷20枚如果不裝備魚雷時,可以裝備26枚水雷,102毫米艦炮1座,20毫米機槍米機槍3
,全安潛航深度再次獲得突破,達到110米以,艇員人達到61名。
由於華中帝國的唐級潛艇是不帶外部艦炮火力設計的,且水下航速⾼於水面航速,因此英國海軍並未重視這種未來潛艇趨勢,而是繼續受限於以前的潛艇戰術,在潛艇搭載艦炮,要求潛艇水面航速快於水下,導致英國海軍無法全部將唐級潛艇的先進能發揮出來,畫蛇添足了。
同樣,英德兩國海軍的大規模軍備競賽當中,德國海軍跟英國海軍一樣的想法。不同的是,德國海軍在一戰後的壯大讓華中帝國到了威脅,華中帝國從戰後開始就不再向德國提供潛艇技術,重點支持英國。
這樣一來,整個條約時代裡,德國海軍的潛艇力量發展的比較緩慢,給英國潛艇發展頭趕。
直到1935年時,德國海軍服役的進口自華中帝國的潛艇大部分都退役了。德國海軍本土自造的潛艇還是以Ⅱb級為主,其排水量水面/水下:279t/32t,主機為型柴油發動機2臺用於水面航行,電機2臺用於水下航行,雙推進軸,航速水面/水下節,續航力:水面狀態以12節速度航行時,其續航距離為1600海里,武備為533毫米艏魚雷發管3具,裝載魚雷總數為5枚,單管20毫米機槍1
,艇員25名其中軍官3名。
Ⅱb級潛艇是Ⅱ級潛艇的改進型,該級潛艇是在Ⅱ級潛艇的基礎將其艇體的長度增加了1。米,從而增加了艇內燃油艙的容積並增加了該級潛艇的續航力。該級潛艇仍然屬於單殼體結構的小型近海潛艇。從外形來看,Ⅱb級潛艇與Ⅱ級潛艇基本相同,其艏部也裝有一個用於切割敵人防潛網用的割網器。該級潛艇的一單管20毫米機槍則被佈置在指揮台前面的甲板。
Ⅱb級潛艇總共有20艘,其編號為7~24以及120和121。該級之中的前1艘潛艇於1932年相繼建成服役。最後2艘即120號和121號潛艇是1935年服役的。
Ⅶ級潛艇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活躍在海洋戰場的bⅢ型b4級潛艇為⺟型,然後在其基礎加以改進而設計的,但是排水量和主尺度均比bⅢ型潛艇略有增加。Ⅶ級潛艇雖然屬於中型潛艇,但是該級潛艇具有一定程度的遠洋航行能力,同時還具有比較出⾊的水下機動,其水下航速和攻擊能力等方面也都比較優秀。儘管該級潛艇在續航力方面稍微有些不足,然而該級潛艇的總體
能仍能満足德國海軍的作戰需要,因此,德國海軍仍然把該級潛艇確定為第一批的批量建造型潛艇,從1935年開始建造了10艘Ⅶ級潛艇。到1936年時,這10艘Ⅶ級潛艇陸續建成並服役。10艘Ⅶ級潛艇的編號為27~36。
由於華中帝國限制向德國出口潛艇技術,因此德國人不得不自己研究潛艇。
Ⅸd1級潛艇最初是德國海軍通過智利海軍作為中介,密秘從華中帝國進口了唐級潛艇而展開的逆向工程的仿製品,由於設計理念的不同,德國人無法忍受“沒有艦炮,水下航速大於水面航速”的設計理念,不得不進行大幅度的修改,作為德國海軍遠洋⾼速型作戰潛艇而設計的。
在最初建造時,該級潛艇曾經裝備了6臺功率為1500馬力的柴油機,其水面最⾼航速可以達到排水量水面/水下:1763t/2177t,主機為克虜伯公司柴油機2臺,推進電機2臺,雙推進軸,續航距離為1450海里,武備為533毫米艏魚雷發管2具,裝載15枚魚雷和66枚水雷;105毫米艦炮1座,37毫米機關炮1座,20毫米雙聯裝機槍1
。
針對英國海軍的佈雷潛艇,德國海軍發展了Ⅹb型潛艇。該潛艇被設計成專門布放球形水雷的潛艇。最初,該級潛艇的水面排水量為2500噸。由於德國海軍認為該級排水量過大,因此又決定將其適當縮小。為了區別起見,德國海軍把具有2500噸排水量時的該級潛艇稱為Ⅹ級潛艇,而把縮小後的潛艇稱為Ⅹb級潛艇。
Ⅹb級潛艇的水雷儲存及布放管呈垂直狀態佈置,佈置在艇的3個部位。艏部在艇體中心線佈置了6個水雷布放管,中部和中後部的兩舷各自佈置了12個,總數為24個水雷布放管。每艘潛艇總共佈置了30個水雷布放管,可以存放66枚水雷。因此,Ⅹb型潛艇的橫剖面幾乎呈矩形。
Ⅹb級潛艇雖然是作為水雷布放潛艇進行建造的,但是,該級的12艘潛艇於1941年—1944年相繼竣工並服役之後,該級潛艇更多的場合下卻是被德國海軍用於運輸燃料。因為德國的燃油供應從那時開始遭到華中帝國的封鎖,德國海軍面臨燃油短缺的窘境,不得不用潛艇進行雞鳴狗盜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