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搖上青雲(科舉) 第18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因其實官辦,收費又低,加上有三位舉人出身的老師,諸多官吏子弟、平民子弟、地主豪名的孩子不斷的通過考核入讀縣學,幾個在外求學的童生聽聞,也回到了永清本地,加入了縣學大軍。

  不出兩個月,文智書院走了三分之一的人,新入學的一個也沒有,而清風縣學人數不斷增加,甲班四人,乙班九人,丙班有十五人,合計二十八人。

  柳秀才這才如夢初醒,急忙找到衙門裡的舊友,想討一個翻身的法子。

  豈料只得一句“民不與官鬥”。

  主簿啜了口茶:“顧訓導是官家人,縣令大人再看重季安兄你,再看重文智書館,他也不會胳膊肘往外拐。”

  簡而言之,是柳秀才太過於自大,把自己當蔥。

  “哎,悔之晚矣——”柳秀才大聲嘆息。

  若當初沒有得罪顧北安,或許他會將文智書館扶持成為縣學吧,但一切木已成舟,無法更改了。

  “季安兄不必沮喪,縣學興起,私學也不一定就遭殃,窮當益堅,好好鞭策教導學生,他們若取得功名,你文智書館何愁前途。”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明白了。”

  —

  而此刻,縣學裡正在匿名選齋諭。

  一班齋諭類似後世的班長,主要維持紀律、考勤、收集作業。

  乙班的九位學子除原來的五小隻,還多了兩位從文智書館轉來的學子,兩位從鄉下私學考入的學子,年齡七歲至十二歲不等。

  沈長林提筆想了想,寫下了沈玉壽的名字。

  賀青山、許嘉祥、孫陽舒等人苦思一番後也落了筆。

  最終沈玉壽七票當選,成了縣學乙班的齋諭,他比較害羞,做齋諭歷練一番,可以鍛鍊其心

  顧北安也極滿意這個人選,頷首點頭:“玉壽,乙班九人中你年紀非最長,但你做了齋諭後,他們幾個都會以你為長為榜樣,你可做好了準備?”

  一雙雙眼睛都看了過來,沈玉壽緊張的揪著衣袖,穩了穩心神,最後大聲的說:“學生準備好了。”

  沈長林帶頭鼓掌,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沈玉壽出了靦腆又動的微笑。

  轉眼又到了秋收的時候,今年糧食收成不錯,打下來賣了七兩銀子,更可喜的是種出來的西葫蘆瓜,草莓極得眾人喜歡,又稀奇滋味又好,價錢也賣得上去,鴻輝酒樓的掌櫃最是會做買賣,直接找到錢氏高價全收了。

  錢氏留了一批做種子,準備趁著秋氣候好,再種上一茬,到天冷前還可賣一回。

  —

  這縣學放假,沈長林沈玉壽一起回了鹹水村。

  一進門錢氏就擦著手笑盈盈的上前來:“帶你們去看個好東西。”

  說著引他們往房後走,原先種幾排小蔥的空地上已經建起了一個牛棚,裡面是一頭強壯的小牛犢。

  羅氏也走了過來:“剛買回來的,以後咱家就有牛了。”

  趕個集運個貨,走個親戚,再也不用靠兩條腿拼命折騰了。

  “這牛真漂亮。”沈長林忍不住摸了摸小牛犢的背,緊實的很,“一看就知道是個氣力很大的傢伙。”

  “不僅力氣大,還很能吃呢,一要吃一大捆乾草,還得吃豆餅,不過家裡子寬裕了,買的起飼料。”錢氏說著掩飾不住臉上了喜:“走,進屋去,再叫你們看個東西。”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