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搖上青雲(科舉) 第8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個親生,一個後養,錢氏不是聖人,平時吃穿用度看似公平,到底是有偏愛的,她心裡五味雜陳。
李童生看出了錢氏的不自在,又將目光轉向孩子,比起大人的九曲迴腸,小孩子的表現很簡單,都是單純的高興,絲毫沒有拈酸吃醋。
出門前李童生特意提點錢氏:“家和萬事興。”
響鼓無需重錘,被先生看破了小心思,錢氏窘的想找條地縫鑽進去,說話都氣弱三分:“先生……我,我是為玉壽擔心呀。”
常言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不是錢氏無情,見沈長林的表現就知這孩子將來有出息,無論如何都能混口飯吃,而沈玉壽不一樣,他老實內向,錢氏為他的將來發愁。
平時這些話錢氏不知該與誰商量,今話匣子打開,索
都與李童生傾訴了。
“玉壽天資確實不太高。”李童生捋著鬍子道。
錢氏一聽臉都變了。
李童生拉長尾音:“但是——正因他單純老實所以從不偷懶,成績反而名列前茅,保持初心,將來兄弟間互相扶持,子一定會好過的。”
“先生說的有理。”不大氣就更好了。
錢氏裝了半斤麻花讓李童生帶上,方才他吃了好些,可見喜歡這滋味。
送走了先生,錢氏又琢磨了一番“家和萬事興”的道理,這話是個人都聽過,但實踐起來卻難如登天,若亡夫兄弟和睦,她們家不會過到賣田賣地的境地,若周氏的幾個兒子和睦,不會天天爭吵攪得老四娶不到媳婦,反觀自個孃家,也是因家和人和才有好子過呀。
經過一場短暫的頭腦風暴,錢氏覺得自己脫胎換骨了。
誰去參加那什麼考評都一樣,只要兄弟相親相愛,相互扶持,誰發達都沒區別。
“錢氏!”就在錢氏準備進屋時,文老太突然喊了她一聲,這好熱鬧的老太太貓在一旁不知聽多久的牆角了:“你家長林要參加什麼烤餅?”
“烤什麼餅,考評!罷了,你聽不明白。”錢氏說完叉進了院子,
神氣的。
考評定在三後,縣裡會將題目發下來,讓學子們按照要求上
作業,李童生提到可能需要寫字和作文,等於開卷考試,讓沈長林最近多練字,多背書,放平心態即可,畢竟臨時抱佛腳用處不大。
但抱佛腳這事嘛,不抱是不可能的,沈長林給自己制定了一個應考計劃。
錢氏進屋舀了碗麵粉給兒媳,說中午煎糖餅,讓孩子補一補,吃飽了才有力氣唸書。
羅氏試探著問:“再蒸個雞蛋羹吧。”
“蒸!”錢氏心情很好,覺得自己是整個鹹水村最明事理的老太太。
第二李童生
了一堂隨堂考試決定第二個名額,沈玉壽以微弱的優勢得到了這個機會,也就是說兩個名額都落到了錢氏家裡。
文老太昨天聽了牆角,就一直關心那烤餅考評的,孫子沈語秋下學後她問了許久,總算明白是怎麼一回事。沈語秋開蒙也快兩年了,寫的字還和狗爬似的,書也背不得幾句,成
就惦記著吃。
知道孫子的秉,文老太倒不盼著望孫成龍,她早就想好招了,等孩子再大兩歲,就送他學廚師去,廚子是餓不著的,是個好營生,所以在聽說兩個名額都在沈家兄弟頭上,文老太最多酸一會兒,她更
興趣的是瞧周氏的熱鬧。
誰不知沈玉堂是李童生的得意門生,周氏見天在村裡唸叨,如今有考評的名額,怎麼不均一個給沈玉堂呢?
文老太顛著腿就到了周氏家裡。
前幾個月孫子休了學,周氏想在農忙結束後和家人打個商量,送孫兒去縣裡的書館讀書,奈何自家廟淺王八多,就沒一個省心的,除了沈玉堂的親生爹孃贊成,其餘幾個烏眼雞似的,一提就要周氏一碗水端平,將家裡所有的孩子都送書館去。
就算自己底子厚,也做不到人人都讀呀。
所有沈玉堂最近便一直在家待著,幫家裡做些活兒,這正在幫
曬被褥,瘦瘦小小的文老太便登門了:“都在家呢?哎呀,我聽說縣裡的大人們有大動作呢,你們都不知道?”
文老太盤腿坐下,繪聲繪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