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001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皆大歡喜,皆大歡喜,大家都很滿意。

但老百姓是不滿意的,很多人都不滿意。

朱重八肯定是那些極其不滿意的人中的一個。

災難到來後,四月初六朱重八的父親餓死,初九大哥餓死,十二,大哥長子餓死、二十二,母親餓死。

如果說這是記的話,那應該是世界上最悲慘的記之一。

朱重八的願望並不過分,他只是想要一個家,想要自己的子女,想要給辛勞一生,從沒欺負過別人,老實巴的父母一個安詳的晚年,起碼有口飯吃。

他的家雖然不大,但家庭成員關係和睦,相互依靠,父母雖然貧窮,但每天下地幹活回來仍然會帶給重八驚喜,有時是一個小巧的竹蜻蜓,有時是地主家不吃的豬頭,這就是朱重八的家,然而現在什麼都沒有了。

朱重八的姐姐已經出嫁,三哥去了倒門。除了朱重八的二哥,這個家庭已經沒有了其他成員。

十七歲的朱重八,眼睜睜的看著他的親人一個一個死去,而他卻無能為力。人世間最大的痛哭莫過於此!

他唯一的宣洩方式是痛哭,可是哭完了,他還要面對一個重要的問題,要埋葬他的父母,可是沒有棺材、沒有壽衣、沒有墳地,他只能去找地主劉德,求劉德看在父親給他當了一輩子佃戶的分上,找個地方埋了他爹。

劉德干淨利落的拒絕了他,原因簡單,你父母死了,關我何事,給我幹活,我也給過他飯吃。

朱重八沒有辦法,只能和他的二哥用草蓆蓋著親人的屍體,然後拿門板抬著到處走,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地方埋葬父母。可是天下雖大,到處都是土地,卻沒有一塊是屬於他們的。

幸好有好心人看到他們確實可憐,終於給了他們一塊地方埋葬父母。"魂悠悠而覓父母無有,志落魄而泱佯",這是後來能吃飽飯的朱元璋的情回憶。

朱重八不明白,自己的父母在土地上耕作了一輩子,卻死後連入土為安都做不到。地主從來不種地,卻衣食無憂。為什麼?可他此時也無法思考這個問題,因為他也要吃飯,他要生存。

在絕望時候,朱重八不止一次的祈求上天,從道教的太上老君到佛教的如來佛祖,只要他能知道名字的,只是希望與父母在一起生活下去,有口飯吃。

結果讓他失望,於是他那幼小的心靈開始變得冰冷,他知道沒有人能救他,除了他自己復仇的火焰開始在他心底燃燒,如此的痛苦,使他從脆弱到堅強,為了有飯吃,他決定去當和尚。

[4]和尚的生涯朱重八選擇的地方是附近的皇覺寺,在寺裡,他從事著類似長工的工作,他突然發現那些和尚除了沒有頭髮,對待他的態度比劉德好不了多少,這些和尚自己有田地,還能結婚(元代),如果錢多還可以去開當鋪。

但他們也需要人給他們打雜,在那裡的和尚不念經,不拜佛,甚至連佛祖金身也不擦,這些活自然而然的由剛進廟的新人朱重八來完成。

朱重八一直忍耐著,然而除了要做這些活外,他還要兼任清潔工,倉庫保管員,添油工(長明燈)。即使這樣,他還是經常捱罵,在那些和尚喝酒吃的時候,他還要擦洗香客踩踏的地板,每一個孤獨的夜晚,他只能獨坐在柴房中,看著窗外的天空,思念著只與自己相處了十餘年的父母。

他已經很知足了,他能吃飽飯,這就夠了,不是嗎?

然而命運似乎要鍛鍊他的意志,在他入寺僅五十餘天,由於饑荒過於嚴重,所有的和尚都要出去化緣,所謂化緣就是討飯,我們悉的唐僧同志每次的口頭禪就是:悟空,你去化些齋來。用俗話來說就是,悟空,你去討點飯來。我曾經考察過化緣這個問題,發現朱重八同志連化緣也被人欺負。由於和尚多,往往對化緣地有界定,哪些地方富點,就指派領導的親戚去,那些地方窮,就安排朱重八同志去。

反正餓死也該,誰讓你是朱重八!

朱重八被指派的地點是在淮西和河南。這裡也是饑荒的主要地帶,誰能化給他呢?

然而,就從這裡開始,命運之神向他微笑。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篇第二章章節字數:2748更新時間:07-02-2215:42[5]在遊方的生活中,朱重八隻能走路,沒有順風車可搭,是名副其實的驢行。他一邊走,一邊討飯,穿城越村,挨家挨戶,山棲宿,每敲開一扇門,對他都是一種考驗,因為面對他的往往只是白眼,冷嘲熱諷,對朱重八來說,敲開那扇門可能意味著侮辱,但不敲那扇門就會餓死。

朱重八已經沒有了父母,沒有了家,他所有的只是那麼一點可憐的自尊,然而討飯的生活使他失去了最後的保護。要討飯就不能有尊嚴。

生命的尊嚴和生存的壓力,哪個更重要是的,朱重八,只有失去一切,你才能明白自己的力量和偉大[6]朱重八和別的乞丐不同,也正是因為不同,他才沒有一直當乞丐(注意這句)。

在討飯的時候,他仔細研究了淮西的地理、山脈、風土人情,他開闊了視野,豐富了見識,認識了很多豪傑(實際上也是討飯者)。此時,他還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明教,他相信當黑暗籠罩大地的時候,偉大的彌勒佛一定會降世的。其實就他的身世遭遇來說,他是不是真的相信彌勒倒是很難說的,我們有理由相信,他的心中,真正的彌勒是他自己。

但朱重八最重要的收穫是:他已經從一個只能無助的看著父母死去的孩童,一個被人欺負後只能躲在柴堆裡小聲哭的雜役,變成了能堅強面對一切困難的戰士。一個武裝到心靈的戰士。

長期的困難生活,最能磨練一個人的意志,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難後,只能怨天尤人,得過且過,而另外一些人雖然也不得不在困難面前低頭,但他們的心從未屈服,他們不斷的努力,相信一定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