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內耗得很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小殤淡淡地說著,被指為武功很好的香菱則是臉頰發紅,暗道得罪這小妖果然棘手,這麼快就遭到反擊。
不過她說得也沒錯,以自己的武功,居然察覺不到附近有竊聽蟲在活動,以此推測,慈航靜殿之內除了苦茶方丈,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夠發現竊聽蟲的存在。
香菱側頭望向妃憐袖,這名五銳遠超常人的謫凡仙子,正自皺眉傾耳聆聽,似乎對竊聽蟲的存在有所發現。
但另外一方面,妃憐袖雖然聽得見聲音,卻對小殤手中鏡面所播放的影像一無所知,當孫武指著畫面提出問題,妃憐袖全然答不上來,這情形落在香菱眼中,登時有所領悟。
(原來如此,她雙目不能視物,是靠超的聽覺、嗅覺、觸覺在腦中構成立體畫面,但來自畫面轉播的影像並無氣味,又是大氣波動所無法反映的完全平面,她能
知的只剩下聽覺,就看不到鏡子裡的事物了。
在香菱心中,妃憐袖與自己齊名,早就是多年來的假想宿敵,但自己一直在外公開活動,妃憐袖卻深自潛藏,半點數據都不洩漏,對於自己非常吃虧,現在正好利用機會一一探索。
妃憐袖的知能力有其限度,這對香菱而言,確實是非常寶貴的數據,不過除了缺點之外,她更希望瞭解妃憐袖的優點所在,因為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機會看到妃憐袖正式出手,無法評估妃憐袖的武功強弱。(唔,怎樣能讓她出手一次呢?很不容易啊!這個仙子擺明一副不理人間事的樣子,要讓她出手戰鬥,除非是事情
上門了…唉,想不出來,但如果是那個小妖
的話,一定能想出一些陰損的主意。香菱將目光望向小殤。
而小殤和孫武的目光,則全都集中在那面鏡子上,就連“看”不見鏡中畫面的妃憐袖,都專心地傾聽,想要了解慈航靜殿內所發生的風波。
鏡面中,地方官員宣讀來自中央的公文,表示朝廷近年來與域外番邦修好,禮敬佛門高僧,特別請來德高望重的呼倫法王來京說法講經,法王仰慕中土佛門的文采禪機。
特別派遣座下門徒來慈航靜殿,希望能夠相互切磋。一輪官樣文章說完,正殿內的高僧們議論紛紛,顯然那個呼倫法王來頭不小,而這場所謂的討教,也不是表面上看來的那麼單純,最後,坐在中央蓮花蒲團上的老僧開口說話。
“佛門之理傳自域外,而呼倫法王馳名異域,每年登壇說法,惠人無數,乃我佛門中的大德高僧,敝門山僧能夠有幸與之講經論道,實是難得的法緣,今由慈濟、佛光兩院接待遠來貴賓,望貴客在此盤桓數月,惠我闔寺僧眾。”說話的老僧,一張圓圓的大臉,笑咪咪的甚是和藹可親,雖然穿著華麗的袈裟,卻出一個圓滾滾的大肚子,坐姿也說不上端正,歪歪斜斜的,頗有幾分寫意自在、玩世不恭的味道,如果不是妃憐袖點頭確認,孫武還真不敢相信這個看來腦滿腸肥的僧人,就是慈航靜殿的掌門方丈:苦茶大師。
苦茶方丈說話的聲音渾厚,語氣卻很謙和,聽起來讓人很有好,而他渾然不以呼倫法王未親自來到、只遣派弟子前來為忤,表示會將來訪的番僧當作貴賓款待,雙方研討佛法數月,再護送他們回京師。
呼倫法王派遣過來的三名弟子,身穿肩的袈裟,黑膚捲髮,身材高大,卻不通中土語言,聽翻譯人員把話轉譯過後,嘰哩咕嚕地說了一通,再由翻譯人員轉成中文。
“方丈,這位…呃,坦尼斯大師表示,慈航靜殿的四大護寺神功,就連他們在域外都有聽聞,這次專程而來,不是要講經論道,而是希望向慈航靜殿討教四大神功。”
“尊使,請回告這位異族大師,敝寺僧侶修練武藝,只為強身健體,並不是要恃之逞勇比武,如果他們遠道而來,是為了比鬥中外武技孰優孰劣,那麼敝寺就不能接待了。”翻譯官員將話轉達後,又是一陣嘰哩咕嚕的外語談,再次轉譯過來的時候,語氣就強硬許多,已經不再是討教。
而是很明白的向慈航靜殿挑戰,不僅如此,那名黑膚番僧還在翻譯官員說話的時候,重重往前一踏,落腳處附近的堅硬方磚應聲而碎,表現十足的威嚇力。
在座的全都是慈航靜殿高手人物,一腳踏碎方磚,這等雕蟲小技每個人都不放在眼裡,眼見這番僧憑這點本事就敢上慈航靜殿挑釁,不啞然失笑。
然而,當那番僧雙目微閉,腳下幾百片碎磚石像是被細線拉扯,忽上忽下,如海波般舞動,慈航靜殿的僧侶們便面訝
,曉得這番僧身負不凡神通,是有所恃而來。
翻譯官員把話說完後,更推波助瀾,加上自己的意見,表示異族僧侶上慈航靜殿討教武藝,此事關乎全中土民族的顏面,如若慈航靜殿怯戰,則中土民族顏面掃地,往後更在異族人面前抬不起頭來,如果事情真的變成如此,不只慈航靜殿將受千夫所指,就連皇上也會為此盛怒。說話的口氣嚴重,不過苦茶方丈卻淡淡地表示,出家人閉門修行,明心見,不榮不辱,只要問心無愧,世間譭譽於一介山僧又有何干?
如果朝廷當真想要宣揚國威,一顯中土武學的正宗地位,那麼當今天子神功無敵,只要他親自出手,中土武學便無人能敵,難道有人敢質疑天子所用的中土武學不是正宗嗎?
一番話侃侃而談,整個慈航靜殿的士氣都被提振起來,不只正殿內的僧侶,就連在外竊聽的孫武都為之眉飛舞,覺得這是出世以來第一次看到有人無懼朝廷壓力,甚至面對武滄瀾都能嚴詞相拒。
不過,這種反應顯然在對方預期內,那個黑膚捲髮的番僧又是一陣咕嚕說話後,翻譯官員表示,如果慈航靜殿自知不敵,不願派人出戰,那也無所謂,呼倫法王會敬重慈航靜殿的先人創業不易。
只是後輩無能,學不到先人的真正本領,不敢出戰,但既然慈航靜殿這一輩人如此無能,那不如把四大神功的秘籍出,由呼倫法王代為鑽研,參透其中奧秘後,再來轉授慈航靜殿僧侶。
言語雖然說得還算客氣有禮,但言下之意,竟是要恃強索取四大神功的秘籍,此言一出,人人臉上變,較沉不住氣的僧人甚至出口斥責,大罵番僧痴心妄想,就憑這幾個人,居然想挫傷慈航靜殿的威名。
甚至還貪圖慈航靜殿的不傳秘籍。情形到這裡,已經非常明顯,倘若只有這幾名番僧,倒還不算難辦,問題是這幾名番僧與朝廷官員同來,擺明是背後有朝廷撐。
甚至整件事背後有著當今天子的支持,如果應對失當,朝廷的政治力隨時都會介入,後果極其嚴重。
“…我慈航靜殿闔寺僧眾閉門修行,從不妄染俗事鬥爭,自問是奉公守法,實不明白朝廷為何一再欺上門。事既至此,如果敝寺再不自保,就是愧對先人了。”一直笑咪咪的苦茶方丈,首度
出了遺憾的沉重表情,選擇派人應戰。照規矩,上門討教的番僧有三人,慈航靜殿也應該派出三名僧侶應戰,雖然不曉得敵方實力如何,但隨便挑選三位武藝
湛的高僧應戰,起碼有七成勝算。
然而,這三名番僧看來甚是年輕,如果派長老耆宿出戰,必定落得以大欺小的罵名,若派年紀相若的低輩子弟,敵方乃是有備而來,勝算卻又不高,一時之間,倒頗費思量。
最後,苦茶方丈點了點頭,向身旁的僧侶說了幾個名字,預備點召那幾個年輕弟子出來比武。***孫武透過鏡面看到這裡,心裡著實有幾分訝異。
之前一直聽說慈航靜殿勢力龐大,有許多軍方要人都是出自慈航靜殿,效忠師門,對朝廷有絕對的影響力,為何朝廷能夠這麼大搖大擺地欺上門生事呢?
而且聽苦茶方丈所言,這種事已不是第一次,近幾年內恐怕已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過不知多少次了。
這個疑問小殤答不出,妃憐袖沒有開口,還是香菱做了簡短的回答,表示朝廷對於兩大聖宗的影響力早存戒心,太平軍國之亂後,就開始著手處理兩大聖宗盤錯節的軍政關係。
而比起素來親近朝廷的河洛劍派,總是打著不問世事旗幟,與朝廷保持一定距離的慈航靜殿,就倍受武滄瀾的打壓。
“慈航靜殿傳久遠,門下子弟的忠誠度極高,如果朝廷以榮華富貴為誘餌,外加強迫威
,這些手段是動搖不了慈航靜殿的。武滄瀾的手段確實很厲害,他看出了這一點,所以由內部動搖慈航靜殿。”立場傳統的慈航靜殿,對於法寶技術可以說畏如蛇蠍,視之為異端
術,在太平軍國戰後,採取廢棄一切法寶的政策。
但在年輕子弟眼中,這卻是違反時代、抗拒進步的表現,就有一派弟子高唱“古武術結合法寶”的論調。
原本這派弟子該受到打壓,可是朝廷卻大力輔助、培植這派年輕弟子,納他們進入軍職,破格拔擢升官,培養出另一派慈航靜殿的勢力,讓慈航靜殿陷入新舊兩派之爭,在內耗中作繭自縛,漸漸衰弱下去,近幾年,慈航靜殿受派系鬥爭所累,內耗得很慘,新派子弟仗著背後有朝廷支持,不但大量招納寺中僧人還俗加入,甚至還意圖問鼎寺中要職,希望能挾政治實力自重,強勢進行世代
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