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千鈞一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聽說了太子的荒唐行徑,李皇后甚是不悅,李賢妃很是惶恐,便想去勸阻太子,皇后閒來無事,便與她聯袂而來,一到天牢,正趕上壁宿扼著太子的咽喉,在大內侍衛團攢如林的槍戟環顧下一步步蹭出牢來。

壁宿以太子命要脅,要離開天牢,軍衛不敢放他離去,可是更怕他狗怠跳i牆傷了太子,就這麼一步步僵持著出了天牢。楚雲岫面對這種局面,急的幾乎要暈過去。

不放壁宿,他一介草民,有什麼顧忌?若真個殺了太子,就算把他斫為泥,自己的九族都要被誅了。可要放他走,那又如何使得?逕個欽犯曾重傷聖上和太子,若讓他以太子為人質,一俟他逃出汴梁城,再順手結果了太子命,那不是雞飛蛋打一場空?

楚雲岫進退兩難,放也不成,不放也不成,眼見壁宿雙眼兇光亂,生怕他豁出個魚死網破備了太子,可放他離去又不知他是否能信守承諾放回太子,正急得汗浹背的當口兒,皇后娘娘和賢妃娘娘到了。

一見如此情景,一後一妃盡皆大驚失,她們一個是皇后,一個是太子的親生母親,要她們作主放壁宿離去,她們還是做得了這個主的,可是壁宿能捨生刺駕,分明與趙宋皇家有大仇,焉知他一旦逃出汴梁,不會順手結果了太子命?一旦太子喪命…

且不說尋皇后心驚膽戰,李賢妃母子連心,更是哭成了淚人兒一般。萬般無奈之下,李賢妃便提出,以自己替代太子為人質,保他安然離開汴梁。

壁宿確實是想以太子為質逃出汴梁,一旦出去,這個太子他是不會放的,必然順手結果了他,可是李後李妃與宋廷的人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以致談不擾來。壁宿無奈,本已打算殺了太子,多少也算賺回了些本錢,不想李賢妃提出了這個折衷的辦法。

壁宿心中最想殺的人實是趙光義,眼見李賢妃提出了這個辦法,她是太子生母,以她的身份,也足以保障自己安全,於是便答應下來,當下放了堅決拒絕不肯由母代子的趙元佐,以李賢妃為質,大搖大擺地離開了汴梁城。

眼見離城已有七八里距離,後邊官道上冷冷清清,果然不見半個人影,壁宿突然斥喝一聲:“下馬!”李賢妃愕然,卻知身在強賊手中,不敢違拗,乖乖下了御馬,壁宿把那馬韁繩接過來,系在自己的馬鞍樑上,冷冷盯了李賢妃一眼,說道=“你…是個好母親,我不殺你,但…你大宋皇帝與我有血海深仇,但有一口氣在,我必殺趙炅!”說著揚尋一鞭,一人雙馬,絕塵而去,把個李賢妃孤零零地丟在了大路上。

“母親。母親…”也不知什麼時候,皇城司的人壯著膽子偷偷摸上來,瞧見李賢妃一人踽踽行於路上,連忙使人向後面綴行於路的皇后和太子稟報,一面急急擁上來保護。

那趙元佐見那欽犯倒也守諾,沒有難為母親一個婦道人家,一顆心登時放下,哭得淚人兒一般了上來。

李賢妃靜靜地候他到了面前,突然揚手一個耳光,這一記耳光打趙元佐打愣了,左右人等也盡皆怔住。

趙無佐同父親爭執的那些事,李賢妃都是清楚的,她一聽太子去了夭牢,就知道他要幹什麼,他想清楚這刺客究竟是皇叔派來的,還是另有指使。他想知道,父親倒底做了多少對不起叔父的事情。

原本,李賢妃對兒子也是有點愧疚的,因為這個兒子從小學的就是三綱五常,仁義禮智,突然讓他顛覆了從小培養的信仰和品格“理念的大廈為之崩潰,也難怪他會如此痛苦。可是今天壁宿那番話,卻生生地教訓了她。當她一個人獨行路上,緩緩地往回走的時候,她的腦海裡一直回想著壁宿所說的那番話。

不錯,你有你的道理,我有我的道理,每個人都有他想捍衛的東西,什麼天下社稷,什麼道義正理,天下有多少個天下?宋有宋的天下,遼有遼的天下,西夏有西夏的天下…,所謂的天下,不過就是你所擁有的那一片地方。天下沒有絕對的道理,你維護了你想維護的,就必然損害了別人想要維護的,把那仁義道德說穿了,不過是維護自己這一個團體的一種秩序。

為什麼一個匹夫草民,一個不入的刺客都看的如此透澈,都明白其中的道理,自己這個傻兒子卻把一些自欺欺人的東西視為放之四海而準的正義道理,放著自己的好子不過,糾結在那些狗不通的東西里面,惹得父子反目,還把一個陰魂不散的刺客縱虎歸山?你和別人講道義,誰來和你講道義?

一見趙元佐上來,李賢妃突然怒從中來,一記耳光想也不想便扇了過去。這一記耳光一下子把趙元佐打傻了。李皇后格道:“賢妃妹妹,你…你這是做什麼?”李賢妃有心教訓兒子幾句,可是近臣內侍,宮衛軍,四下裡也不知圍了多少人,有些道理雖然是真道理,卻是不便說與人聽的,尤其是身為皇家的一員,她張了張嘴,終只化作長長的一聲嘆息:“娘娘,咱們回宮吧。這個不肖子,不要去管他!”眼見鸞駕起行,趙元佐捂著臉頰,仍然呆呆地站在那兒,他不明白,一向疼愛他,從小也不動他一手指頭的孃親,為什麼要打他?

“我到底做錯了什麼?”趙無佐在心底裡憤懣地吶喊。

幽州城下,戰火如荼。

就在收集材料,僅僅用了半個月的時間,軍匠們趕製出了八百臺石陶;,苦雨、石雨,每天不花鋅似的往幽州城裡傾瀉,登雲梯,擂城門、壘土山、挖地道,種種戰術無所不用其極。城中守軍兵來將擋,水來土屯,也是見招拆招,竭力抵抗。

遼國援軍面對宋軍這個龐然大物一點辦法也沒有,宋軍的龐大陣圖一旦運轉起來,簡直就是一臺巨大的可怕的絞機,這個大陣比起當年子午谷趙匡胤與蕭後的一戰時更加完備縝密,尤其是經過一個多月的不斷完善補充,與地勢進行完美結合,其重甲步兵配備的是當時世界上最良的武器,接受的是最科學的訓練,組成的最妙的陣法,正面作戰天下無敵,簡直填多少兵進去都填不滿這個無底

遼國援軍眼睜睜地看著宋軍大模大樣的圍城,攻城,卻一籌莫展,宋軍只和你打陣地戰,本不來主動擾戰,你能如何?這數十萬大軍就堆在幽州城下,人吃馬喂,每天花錢如水,簡直都要叫人崩潰了。

這時候,宋軍卻已騰出手來,開始剪除幽州周圍的城池了。耶律斜軫本來是來增援幽州的,可是幾番大戰接連受挫,損兵擇將卻奈何不得趙光義最得意的“平戎萬全大陣”士氣無比低落,在接連吃了幾次敗仗之後,耶律斜軫麾下的渤海軍主帥大鸞河率所部勤海軍降宋。

勤海國是被遼國併的,如今才沒過幾年,勤海軍不夠忠誠有情可願,可是此後不久,又有一人降宋,雖然他沒能把自己的軍隊都拉過去,只帶了兩百多個親信,卻在遼軍陣營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這個是遼國鐵林軍都指揮使李扎盧存。

鐵林軍是返國最銳的軍隊之一,在歷史上也頗負盛譽,宋代三大重甲騎兵,就是遼國的鐵林軍,原本歷史上西夏國的鐵鷂子、金國的鐵浮屠,而李扎盧存也是遼國契丹系的高級將領,此人降宋,消息傳來,遼軍士氣一落千丈。

他的降宋,立即產生了骨牌效應,遼順州守將建雄軍節度使劉廷素、薊州守將劉守恩相繼舉城納降,幽州城正式成為一座孤城,形勢岌岌可危。

消息傳回上京,舉朝譁然,宋軍一連串的勝利,孤兒寡母的當政,把遼人的雄心打擊得蕩然無存,許多朝臣不想起了匈奴、突厥相繼丟失汗帳,遠奔西域的下場,開始考慮放棄幽雲十六州,收縮兵馬“保其故地。有一個人倡議,便有十個人、百個人響應,一時間遼國朝堂上喧品的都是同一個聲音:“放棄幽雲十六州,收縮兵馬,以保全遼國!”

“胡說八道!再有敢言棄我國土,追兵自保者,殺無赦!”蕭綽按劍而起,天然嫵媚的眉宇間竟是一片煞氣,駭得滿堂文武無人敢言,只剩下這個女人擲地有聲的豪言:“昔我大遼,縱橫天下,莫有敢擋者,縱以柴榮、趙匡胤之才略,亦奈我何?而今幽州城危在旦夕,守軍面對三十萬敵軍,苦守月佘,不失寸土,唯候我大遼虎狼之師赴援解圍,你們居然膽怯畏戰一至於斯?”環顧滿堂,蕭格剛烈、決然地道:“你們退,本宮不退!本宮要攜皇上,御駕親征,如果要死,大遼勇士,死也要死個轟轟烈烈,本宮與皇上,就戰死在幽州城下!”眼見一個妙齡女子竟有如此血氣之勇,滿朝文武慚顏不敢相對,蕭綽一番決然的話也起了他們的兇悍之氣,當下眾文武鼓起餘勇“再向各部急徵兵馬,繼續組織援軍,準備馳援幽州。與此同時,蕭綽急詔,令耶律休哥不管是戰是和,都要儘快結束與室韋、女真之戰,立即回師,保衛南京!

屍橫遍野,遍地狼藉。

楊繼業和尚波千坐饋中軍,不斷投入兵力,戰團越來越形壯大,從山巔俯暾下去,整個平原上到處都是橫衝直撞的兵馬,殺得驚天動地,月無光。

就在此時,西南方向地平線上煙塵騰起,先是一縷黑線,然後迅速向前推進,煙塵滾滾如同一條張牙舞爪驕人而噬的黃龍,風馳電一般飛卷而來。兩軍戰正酣,猛地殺出一路奇兵,令所有人都為之一驚,靠近西南方的戰雙方最先靜了下來,然後好像瘟疫一般,傳遍了整個疆場。

大旗漫卷,風獵獵,斗大的一個童字映入眼簾,尚波千營中突然爆發出一陣排山倒海般的歡呼聲,他們的“援軍”

到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