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為你而生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寧常安變得很安靜,臉上再不見那明豔的笑容最新章節。

她變得謹守有禮,對每一個人的問話都回答,低著頭,很不安,象是犯了錯的孩子一般,那樣美的孩子,臉上的神情卻總是飄著不自信的怯懦。

寧府上下,再也沒有人聽到寧常安朗歡快的笑聲,更沒有看到花園中,寧常安象個美麗的小仙女拿著一把團扇撲蝶,逗著小蜂。

她一天到呆在寢房中,或是看書或是靜坐著,乖得令人心痛。

她甚至拒絕穿漂亮的江南彩,她變得喜歡穿單一的青衣袍,就象一個殉道者一樣!

寧常賢接手了寧家的產業,那樣忙,也天天來陪伴妹妹,給寧常安說一些小故事。

他極盡蒐羅世間珍奇,想換得寧常安一笑,他太想念妹妹那微微一笑時的梨窩淺動,傾國傾城的那一瞬美麗。

孃也把自已六歲的女兒琴兒從老家接過來,讓她陪在寧常安的身邊,希望用孩子天真漫的世界去染寧常安。

可依然沒有用,整個夏季過去了,寧家人不曾見過寧常安的臉上浮起過一絲的笑容。

秋季,寧常安高了很多,已到了寧常賢的肩頭,身形已略顯出少女的體態,卻越來越消瘦,尖削的小臉已不見初時的輪廓,可那樣的美,依然讓所有人到驚心動魄。

寧常賢見時過三個月,寧常安的神狀況還是沒有恢復,終於提出,讓寧常安離開寧府,讓她回去江南寧府祖宅鄭州竹門鎮隨祖父母生活一段時間,希望換一個環境,讓她忘掉這一場惡夢。

寧茂生原本不同意,他擔心寧常安的美貌一旦被傳出坊間,只怕以寧家的財勢未必能護得周全,他一直記得寧常安百時,慧能曾警告過,十四歲前,不要讓外面的人見到寧常安。

寧常賢卻認為,鄭州竹門鎮處偏遠之地,民風純樸,大自然的氣息濃重,寧常安在那裡生活不但安全,也幾乎不可能遇到什麼危險。而眼下,寧常安如果一直關在寧府內,只怕不消過半年,寧常安這一朵含苞放的花就會過早地凋謝。

沒有什麼會比寧常安的健康和快樂更重要!

父子倆正持不同意見進,卻發生了一件小小的意外。

原來,當年寧常安在坊外的畫像寧家並沒有完全收回,有一張落到了太子府幕僚一個叫年德成的人手上,雖然當時畫像上的寧常安僅是七八歲的年紀,且那畫像只是近五分與寧常安相似,但年德成還是被驚豔了一番,雖說寧家後來以高價銀收回,但他還是留了下來。

適逢五年後,太子選妃,以寧家的身份,自然是與太子妃無緣,但年德成估算著那寧家的女兒也有十二歲,如果將寧常安先許給太子做了良娣,有了寧家的財力支持,那太子登基將更將順暢無阻。

而他做為舉薦人,自然能得到太子的青賴。

也是機緣巧合,年德成與太醫院的太醫莫忠奇向來好,他的這個想法被莫忠奇知道後,莫忠奇想起了上月自已僅為寧常安出診過一次,就得到五百兩的銀子,他想,如果他把這個消息告訴寧家,或許寧家會當做一個人情。

莫忠奇馬上修書一封,寧茂生和寧常賢知情後,馬上親赴京城,奉上白銀一萬兩答謝莫忠奇,並懇請莫忠奇代為引見年德成。

莫忠奇當即在府中設家宴,邀請了年德成赴宴。

寧家父子兩人直言相告,三人商議後,寧家以寧安常尚年幼,且近來身體欠佳為由,希望年德成莫將寧常安的畫像獻給太子。

為此做為答謝,寧家又出了五萬兩的白銀贖回畫像,並答應,以年德成為牽頭人,寧家每年給太子府白銀一百萬兩,以支持太子蘭御沐一脈。

年德成心想,寧家的意思已非常明確,如果他一定執意將寧常安獻給太子,若是寧常安不得寵,那於他也沒有什麼好處。

若是寧常安得了寵,寧家很可能不會他,反而會因為他一意孤行而給他穿小鞋。

倒是以他為牽頭人,讓太子府一年得寧家一百萬兩銀子的貢奉,太子肯定會重用於他。

這事雖然就此塵埃落定,但寧茂生和寧常賢倒一致認為,寧常安七歲的畫像尚引起人的覷覦,如果現在的容貌被傳出坊間,只怕就算是寧家傾盡家財也未必能保得住寧常安。

最後,父子倆商定好,並選了一個黃道吉,由寧常賢親自護送,帶著十二歲的寧常安回到了江南鄭州竹門鎮的寧家祖宅。

可誰也沒想到,就是這一個決定,揭開了寧常安一生的情波折!

江南鄭州竹門鎮四面環山,四季如水潼潼繞著村前而過,岸邊秋草泛著深幽之,卻依然是生機盎然。現在雖是初秋有了些涼意,但還是不妨礙那些頑皮的孩童還捲起褲腳下水撈魚。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