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一章挖地三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前市委秘書面容沉靜,略帶哀慟,很難判斷其心境是深陷在懷念被害的市委書記中無法自拔,還是若有所思,另有內因。【,書對程貴陽是否採取措施,是否突擊搜查,行動前爭吵得很厲害,這當然都是從工作出發,但政治因素也有關係。體現尊重事實、客觀、公正的辦案宗旨,是偵查辦案對犯罪嫌疑人的尊重和愛護,同時面對特定人物又不能不考慮其他因素。爭吵正是圍繞著這一背景和後果展開,這是一件非常蹊蹺的事情。劉海洋認為,他抓住市委秘書這條線不放自有道理。也許,在對這個事件的偵破審查過程中有些東西會水落石出。
這裡只有一個細節:一個復員後被分配當工人的人,因為文筆出眾一步就到了縣委書記的身邊服務,調查特別提到,是羅守道發現人才,把程貴陽的身份由工人變成幹部的。
無論如何,羅守道都算是程貴陽的恩人,他們後來的關係也證明了這一點。
程貴陽可能是羅書記滅門案的參與者嗎?動機是什麼?目的又是什麼?直接證據在哪裡?
從偵查角度考慮,應該順藤摸瓜,將此事追蹤到底。但在當時,一些人對質疑一名市委秘書,心裡還是有很多疑慮的,於是決定先按劉海洋的意見將程貴陽請到局裡,但程貴陽到局裡後劉海洋下了最後決心,其後對這個人的所有措施都是他一個人拍板,一錘定音,促使他要跟這個人要全部完整的案件真相。
這也意味著,他將自己推上絕境。
他對政治毫無興趣,對個人榮辱也不太計較,促使他做出這一決定的只有判斷。他當初參加警察工作只是為了吃碗飯,並沒有什麼遠大理想和志向。
到公安局上班是七十年代許多年輕人所追求的理想,社會地位比較高,吃香的。他第一次穿警服渾身上下都是藍
,後來,上衣是白
褲子是藍
,年輕人穿上它可神氣了,也覺得當個警察應盡一份責任,應該好好幹…
父親從小就要他成為一個有志氣的人,無論長大幹什麼工作都要秉公而斷,受人尊敬。
這一點,劉海洋做到了。從警幾十年的坎坷人生,在風雲莫測、變化萬千、爾虞我詐、驚心動魄的與刑事犯罪拚搏中,他跟副局長羅本強完全不同,是靠實力擊敗了一個又一個狡猾兇殘的對手,成為一名手握他人命脈的刑偵專家。
他深信不疑,嫌疑人的嘴在公安局裡儘管鋼梆鐵牢,死不認賬,但兇器的藏匿地點能證明一切。能不能最後鎖定程貴陽的犯罪事實取決於搜查結果。局領導跟全局千名同志仍在一線重點區域工作,目光全部集中在這個剛剛控制的市委秘書身上。
這是目前警方大海撈針般唯一找到符合條件的重大犯罪嫌疑人。也是擴大戰果,尋找有力證據的唯一機會。更是他親自帶領刑警們來此搜查的唯一目的。
無論如何,熱衷於使用熱兵器製造驚天大案的人,得手後槍支一般不會丟棄,如果有搶-劫所得(比如鉅款)也斷然不會丟掉的。它們必然會被藏匿在某個與之相關的安全地方。這是確定無疑的,除非這個程貴陽真的無辜。
搜查的時間推遲了一小時,之後又推遲了一小時。
前市委秘書程貴陽在劉海洋眼中出乎尋常的鎮定,並非常見的膽戰心驚或死乞白賴,作派與其他犯罪嫌疑人完全不一樣。因此,支隊長反倒越來越到不太自在,
到有點壓抑。他非常想睡覺,想好好洗個熱水澡,可面對眼前翻動得一塌糊塗的現場,讓他內心裡產生一種難以名狀的不安。……
搜查沒有絲毫進展,基本可以結束了。
刑警們累得焦頭爛額,從一線大排查撤回來超負荷地工作了幾小時,尋找證據的努力依然沒有結果,使搜查者身陷泥沼。
外面記者和觀眾圍堵拍照,裡面無望的心情開始加劇。一些人被得灰頭土臉,一籌莫展。
劉海洋素有“料事如神”之稱,此時,心裡很不是滋味。
使他心情沉重的並不是責任問題,而是至今仍然沒有在嫌疑人身上找到擺脫困境的良策,找不到案件突破口。那個奇怪的念頭又壓抑不住地冒了出來,作為與犯罪打了半輩子道的老刑警,雖然他一直不肯放棄自己的某種直覺與判斷,但是,犯罪首先講究的是動機,眼前這個人的動機到底是什麼呢?
淹死會水的,打死犟嘴的,放了一輩子鷹讓鷹叨了眼睛,是人生哲學。刑事偵查,有時候也是如此,沒有料事如神,常勝將軍。他只是不願放棄,不甘心。
所有在這個空間裡工作的刑事、技術人員,都被命令注意尋找提高搜查目標的新角度。要求第三次搜查的決心已經包含在劉海洋臉的細微變化之中。
它是嚴峻的,銳利的目光好象一本指導文件。
“試圖讓它成為所有同志的一致決心,”劉海洋事後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憶道“一遍不行就來兩遍,三遍五遍,如果需要的話,包括地下空間,目的只有一個:找到罪證。”但是,目前這樣的結果,讓他的希望受到挑戰,信心受到打擊。
他明白,搜查不結束,眾多新聞媒體的長槍短炮就一刻也不會撤離門外。大家都在等待著這一幕落下。目的達到,嫌疑人自然無話可說,新聞媒體也可以大作文章。
更重要的是,警方可以徹底改變目前束手無策的尷尬境地。反之,嫌疑人則可能在搜查無果中找到藉口,擺脫警方懷疑,甚至反咬一口。憑程貴陽特殊的身份和文字功夫,是非常可怕的,新聞媒體的反應是什麼,劉海洋不敢想。
“他馬的x!”劉海洋心裡憤然罵了一聲。
還有一點讓他倍尷尬。搜查前,省廳專家組
據他的分析和掌握的證據,是支持他的。憑
覺,他願意拿自己的警齡豪賭一次。沒有為什麼,到目前為止他也拿不出像樣的證據,但他就是認定了一些東西會從眼前這個市委秘書身上找到,無法輕易改變也許這就是他與一般刑警不同的
本原因吧。
他早已發現,在一些可以預料的結果出現之前,有時會有一段出奇艱難和無所作為的時光。他本沒時間去想糟糕的後果,平靜成了心態、甚至整個肌體的需要。經驗不止一次告訴這位刑事偵查的指揮者,咬咬牙,再
一下還會發生什麼。
來,有時某種人的行為與自然界某種神秘的東西一樣準備讓希望破解他們的人承認失敗,並使之軟弱無力。而結果…永遠是不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