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第二百五十三章換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周泰平時就很佩服韓當的見識,他的話還是能聽得進去的。跺了跺腳,突然低頭撿起地上的矮几,舉過頭頂,揚起膝蓋,咔的一聲,折為兩段。嚎叫著扔出廳去。

“劉備匹夫,我周泰誓殺汝。”關羽的船隊進城撲了個空。韓當週泰,已經順著襄江南岸進入長江了。這個時候霍峻的封江部隊還沒有到位。【回答一個問題,河南油田有一部分野附近的】諸葛亮沒有料想到韓當、周泰會棄城而逃。

關羽船隊出發的時候,他和劉備已經親自率領的水軍向三江口開進了。

三江口是東吳最為重要的軍事要之一。江面寬闊達數十里,目光所視,南北兩岸都遙不可及。江面上波滔天,聲如雷,震耳yu聾。諸葛亮和劉備座下的樓船,穿波越,順風順水向下遊飛去。諸葛亮向窗外看時,只見巨猶如一堵堵透明的高牆。一個接一個的拍打著船身。船身顛簸,上下雀躍。

五百條戰船從波的低谷躍上頭,水天相接的地方,赫然出現舳艫無數。幾百條規模巨大的戰船斷下游的江水。逆向這邊了過來。諸葛亮、劉備急忙奔跑出船艙。劉備驚駭道:“周瑜有準備了,怎麼回事?”諸葛亮叫道:“一定是關將軍撲空了。”劉備道:“快撤吧,人家有準備了,我們打不過。”諸葛亮道:“來不及了,亮料周郎水軍不過戰船百艘,主力艦隊一定駐守在柴桑口、武昌一線。就算實力再強,也敵不過我軍五百戰船。此人大張旗鼓而來,目的就是想把我們嚇走。我就偏偏反其道而行,與其硬撼一場。”劉備心想,周瑜慣於打水戰,萬一打不贏,這碧波中連個逃跑的地方都沒有。勸道:“軍師,我看還是從長計議的好。”諸葛亮笑道:“我軍戰船不如東吳,如果掉頭逆風行駛,必為所擒。”劉備雙眉一挑:“我已經決定了,誓與周郎周旋到底,決不退縮。再有敢言撤退者殺無赦。”指著手下的將領道:“都聽到沒有。”將領們,包括關羽都在他背後翻白眼,心說,除了你沒有一個喊撤退的。還有誰說過那話!。

諸葛亮預料的分毫不差。周瑜手中只有戰船八十艘。其中包括,偷襲用的輕健快船二十艘,中型戰船五十艘,樓船鐵皮驅逐艦十艘。加上週泰、韓當帶回來的二十條戰船,一共一百艘,本無法阻擋劉備的大軍。

這種情形下,周瑜採用疑兵之計,把一些通信用的漁船滿旌旗,分佈在戰船中間,橫亙江面,從遠處看來,彷彿東吳水軍傾巢而出了。

劉備上當,諸葛亮卻不會。

黃忠打過水戰,見勢湊過來道:“主公、軍師,給我五十條船,五千士兵,我去把敵軍陣勢打亂。主公帶兵隨後掩殺,周瑜必敗無疑。”諸葛亮指著周瑜船隊方向道:“敵船設了疑兵,我料定其中間必然夾雜無數通訊舴艋小船。漢升可避開他戰船將其間的小船撞毀,吳軍多了障礙,戰船與旗艦失去聯繫,必然混亂。我和主公這裡帥軍隨後接應。三江口唾手可得。”諸葛亮算的太jing確了,黃忠有些懷疑,連人家用通訊船偽裝,都猜出來了?狐疑著去指揮塔揮動旗幟調動船隻。

周瑜眼看劉備軍並不上當,而且派了為數不少的戰船出戰,有些躊躇起來。柴桑口的救兵最早也要明天午後才道。區區的百條戰船,能夠頂得住劉備的強悍船隊嗎?不能再退了,就算是全軍覆沒,也要保住三江口。

黃忠的船隊鼓滿了風帆,離弦之箭般向對面衝去。周瑜眯了下眼睛,冷笑著對身後的丁奉道:“帶一隊‘水鬼’潛下去,把這幾隻船給我鑿沉。”丁奉手中有一隻類似於水下特種兵的隊伍,是孫權在東吳境內萬里挑一的潛水高手組成。這些人的水準,經過訓練之後,怎麼說呢,基本達到可以在水底睡覺的水平了。這些人的主要任務要兩項,一項是偵查。偵查包括偵查敵情,偵查水下的暗和礁石,開闢航道。另外一項任務,就是周瑜剛才說的‘把那幾條船給我鑿沉。’丁奉眼中閃過殘忍,冷峻的臉上木無表情:“是大都督。”轉身離去。周瑜道:“蔣欽、徐盛,你二人各帶十隻戰船繞向敵軍兩翼,一見敵軍戰船沉沒,立即投放梭鏢。”梭鏢是東吳水軍的弓箭替代品,鋼鐵打造,非常沉重。平時的時候箭,若是江風大作,箭矢容易偏頗,殺傷力大幅減弱,便改用梭鏢。

黃忠見東吳水軍兩路齊出,忙命士兵彎弓搭箭,立於左右船舷,提防左右夾攻。黃忠白鬚飄飄、威風凜凜,按劍站在船頭,對七八丈外敵船上的東吳大將蔣欽喊道:“賊兵還不早降?”兩艘船猶如箭矢對疾速接近。六丈、五丈,蔣欽彎弓搭箭,向黃忠。黃忠嘿嘿冷笑,也不躲閃,提起船頭上八十斤的巨功,搭上鵰翎,大吼一聲:“死吧。”

“嗖”羽箭著蔣欽出的箭矢飛去“叮”江風送來一聲輕響,黃忠出的箭矢,在空中把蔣欽的箭矢撞飛,去勢不止,角度不變,準確無誤的向蔣欽飛去。

“彭”一箭穿蔣欽心臟。蔣欽低頭看了看前的透明窟窿,眼中出一絲驚駭,轟然倒。黃忠喝令擊鼓,快速前進,接近蔣欽船隊,登時萬弩齊發。吳軍紛紛跳水逃生。

徐盛在右側看到蔣欽船隊被攻擊,急忙來救,在江面排開,斜刺裡衝擊黃忠船隊。船剛走到半路,就見十幾艘劉備軍戰船吃水下沉,江面已經和船舷齊平了。上面的士兵,驚恐亂叫,紛紛跳入洶湧冰冷的江水中去。徐盛知道一定是‘水鬼’得手了。立即揮軍強攻,士兵們手持長槍,沿著江面刺殺落水的敵軍,一時間血染大江,猩紅一片。波變為血

眼看著立下頭功,黃忠忽然覺得腳下不穩,戰船搖擺,立足不定。急忙叫喊親兵,問怎麼回事。親兵連滾帶爬的從後艄跑過夾板,跪在他面前鬼哭狼嚎:“將軍,將軍大事不好了,船尾、船艙被鑿穿了十幾個一尺長的口子,江水突突的往艙裡灌。已經開始下沉了——”話還沒說完,黃忠就看到墨綠的飄著白沫的江從船艙裡倒灌入甲板,轉個眼珠的功夫,水已經沒過了膝蓋。一個頭打來,方才跪在腳下的親兵,被捲入滾滾江水之中,沒了蹤影。糟了,黃忠知道是怎麼回事。所有沒有跳水的士兵都往穿頭壓過來,船頭承受不住重量,加速下沉。

徐盛戰船和沉船隻有二十幾步距離。船上梭鏢如雨,一起投放過來。黃忠連想也沒想,穿著鎧甲跳入了冰寒刺骨的冬中去。無數的梭鏢落入水中,劈啪作響,彷彿突降暴雨。

半個時辰沒到,黃蓋率領的五十條戰船沉沒多半。剩下的二十幾條,群龍無首,一半掉頭逃走,一半受到攻擊沉沒或投降。

諸葛亮發現黃忠船隊沉沒想救援已經來不及了,事情發展的太快。方才還是勝仗,瞬間就逆轉為慘敗。始料未及。

周瑜看到劉備水軍敗逃,急忙命令全軍追擊。諸葛亮看不到黃忠回來,心裡難過,命令戰船拋矴石,在水面上結成環形陣勢,等待周瑜戰船自投羅網。周瑜不是白痴。這麼明顯的寡不敵眾,怎麼會衝過去。命令船隊返航退回三江口。他肯定,經過今天一戰,劉備水軍在不敢輕舉妄動了。周瑜回去知道蔣欽陣亡哀傷不已,蔣欽乃是孫權愛將,勇猛異常,沒想到輕易就死在黃中手上。孫權痛哭涕。封蔣欽兒子蔣怡為列侯。親自統領戰船千艘,來三江口和心目中卑鄙無恥的小人劉皇叔決戰。

諸葛亮見周瑜撤走,心裡就開始擔心黃忠。好容易有了個本事大又聽話的手下他可不願意失去。趴在船舷上,在遼闊的江面上瞭望。忽然,遠處伸出一隻大手,連連搖動。雖然看不清相貌,可是身上的鎧甲卻在光下反金光。絕對是黃忠無疑了。

周瑜立功心切,想在孫權來之前一手,順便替蔣欽報仇,召集手下的大將合計一下,決定夜晚去劉備水寨劫營。

劉備軍沒有靠岸下寨,而是在顛簸的江面上圍成圓環,這給周瑜暗算提供了便利條件。周瑜命丁奉帶著水鬼軍繼續潛入水下鑿穿。自己帶著周泰、韓當、徐盛、董襲、虞翻、谷利等大將不點火把,藉著黯淡星光,起用軍中的一百條舴艋小舟,銜枚前進。舴艋小船就是通訊傳,船體小而且輕便,行駛在大江江面上,就像一片樹葉,不容易被發現,無孔不入,靈活異常,適宜偷襲。

劉備軍水寨寨門就是四條戰船,橫向兩條,縱向兩條。若是,有人出入只需橫向兩船向後倒退,閃開一條水路就可以。此外,諸葛亮害怕吳軍偷襲,事先在江面上扔下去一兩百檑木,若隱若現的浮游在水面上。疾行中的戰船若是碰巧撞到,發出響動定會驚動守軍。可這一切又怎能瞞得過東吳的‘水鬼軍’呢。周瑜早就打探清楚了。提前命令幾百個士兵,手持七米長矛,站在船頭,把檑木撥向一邊。船隊暢通無阻。

寨門的兩條船上的百十名士兵,輪班休息。每個輪換隻有十幾個人站崗。被手持匕首的水鬼們去,從身後一刀斬了,扔下大江。下面的弟兄把船身鑿穿。那戰船就忽悠忽悠的沉入水中。可憐兩條船上的士兵,稀裡糊塗的就成了真正的水鬼。

劉備軍水寨這麼容易突破,讓周瑜忍不住笑出聲來。命令士兵,分成左右兩路開始潑油放火。正當此時,突然一聲清脆的鑼響,劃破夜空,佈列於兩側的劉備軍工兵齊出,飛速的拉起水寨門前的大纜繩。水寨的中央立即豎起一排十幾米長的檑木,只在水面出米許。一下子把周瑜的船隊斬為兩段。

戰鼓擂響。火箭、炮石齊發,滿江密佈火網,周瑜指揮下的舴艋小船,紛紛起火燃燒。慘叫之聲,無遺的江面上傳出百里。劉備軍中四面八方駛出舢板,直撲周瑜旗艦。黑夜之中,遠近不辨,周瑜和部下失去聯繫,一邊抵擋箭矢,一邊大喊撤退。劉備的士兵夠了箭,才衝出來截殺。在連珠弩的威力下傷亡慘重的吳軍怎能抵達,死傷殆盡。周瑜和幾員大將仗著武功高強,jing通水,加上水下丁奉的水鬼軍接應、襲擾。勉強的從寨門突圍出去。身後的吳兵卻陷入了無情的火海中。成千上萬的東吳將士,在這場大火中被燒成焦炭。

周瑜旗艦上的副將宋謙、掌印官、五名校尉,無數的親兵全部被殺。連大都督的印璽也丟了,將士四散奔逃,全面潰敗。兩百條舴艋小船燒的剩下不到十條。船上的士兵,大半殞命,少數投降。周瑜在逃走的半路上,目睹船隊覆滅,上萬戰士浴火而死,他實不下去了,憤不yu生,竟然拔刀自刎。幸虧被周泰、徐盛拉住。

第二天孫權帶著司馬懿、呂虔還有東吳程普、張昭等文武大將來到三江口。聽說周郎慘敗,險些喪命。嗟嘆不已。孫權這人有幾個好習慣,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而且出了事情勇於承擔責任,絕不像曹樣委過於下。要說到收買人心,他比劉備一點也不差。而且做得比劉備還要真誠。

周瑜跪,慚愧請求孫權治罪。孫權連忙扶起來,握著他手道:“都怪寡人不好,是寡人來晚了,公瑾兵少,所以才戰敗的。此次戰敗,罪責在我。公瑾不必自責。”這樣一來,周瑜動的差點痛哭涕,心裡暗暗發誓要為孫權誓死盡忠。

孫權沒說什麼。別人可不一定了。首先孫權的首席謀士張昭、張紘、丞相孫匡嫉妒周瑜才幹和他素來不睦。三人在孫權走後便冷嘲熱諷、奚落訕笑。氣的周瑜差點吐血。孫匡是孫權同母弟。為人陰險小氣,貪圖金銀,是個紈絝子弟加貪官汙吏型的人物。最喜歡別人當面奉承,或者背地送禮。早就嫉妒周瑜權柄過重,功勳蓋世。周瑜才高招嫉為人又剛正不阿,偏偏這兩樣都不會。孫匡以為周瑜瞧不起他。千方百計的要找機會給他些教訓。而且,據司馬懿觀察,孫匡這個人言行舉止,妄自尊大,絕不是久居人下之輩。

司馬懿一到東吳就顯示出了超凡的外手段。沒用一月,便和吳國的王宮貴胄,軍機大臣打成一片。關係最好,又被司馬懿引為靠山的就是丞相孫匡和安西將軍全琮、大司農劉基。劉基這人沒什麼名氣,他老子還行,就是前任揚州刺史劉繇。

這三人在孫權面前每天說司馬懿的好話,說他多麼多麼忠心,多麼多麼足智多謀。怎樣在葭萌關外大敗袁熙。希望孫權重用。孫權知道三位重臣一定是受了司馬懿金銀。才這麼賣力的遊說。這倒是無所謂,三國後期,這種攀比奢華、送禮買官的風氣已經形成。沒什麼大不了的。司馬懿的本事,孫權也早有耳聞,知道他的才能絕對不在周瑜之下。關鍵是司馬懿的忠誠度有多高。

這次周瑜損兵敗陣,孫權雖然表面上不說什麼心裡著實不痛快。輸的也太慘點了。孫匡趁機在孫權面前提議換將,說:“周郎儒弱,不足為將。讓他做大都督,是把東吳幾十萬將士放在刀尖上,隨時有覆滅的可能。我孫氏在江東的基業,不能靠他來保全。”副都督程普也是這個意思,周瑜這個白面書生騎在他頭上,他早就受不了了。附和道:“沒錯沒錯,讓一個書生指揮大軍,早晚壞了大事,軍中的很多弟兄都不服他呢。”程普可沒收司馬懿的賄賂,他還以為孫匡要保舉他做大都督呢。

孫權的心思也開始動搖,唯一不放心的就是司馬懿的忠誠。孫匡瞭解孫權的心思,說道:“司馬仲達,為人謙和、忠孝兩全,而且有謀略。可以擔當大任。大王,何不召見來問問?”程普一下子傻了,情不是舉薦我呀!【赤壁之戰前,周瑜在東吳的地位雖然顯赫,卻沒有獲得太大的重用。不然,在赤壁之戰即將開始的時候,孫權還派他去鄱陽訓練水軍。而周郎之所以返回赤壁主持大軍,原因其實是魯肅舉薦的。不信的話,去看史書吧。所以,周瑜在江東諸將的心目中,沒什麼太崇高的地位和威望。孫權對他也是若即若離。】孫權看了看程普,他是三朝元老,孫權非常信任。

“老將軍以為司馬懿能否擔當重任?”程普心裡不願意,可又怕別人說他小氣,就實話實說:“司馬懿雖然能征善戰,足智多謀。可不知道水戰如何?而且,周瑜畢竟是孫伯符將軍的舊將,忠心不二。司馬懿才來東吳,就讓他指揮幾十萬兵馬,只怕大家不服!”孫匡心說,老匹夫,你敢壞我的好事,過後我掐死你。搖頭道:“怎麼會呢。大王,臣這裡有一份奏摺,是朝中大臣聯名所寫,都是請求撤換周瑜,改用司馬懿的。大王請過目。”孫權不動聲se,拿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周瑜誤國,劉備都不能勝何況是袁熙。司馬懿身具大才,國家棟梁,曹尚且倚為重臣。大王為何不用?用司馬懿一人足可興邦立國。南破劉備,北上滅袁,指可待。請大王三思,三思。”下面的署名是:安西將軍全琮;大司農劉基;御史大夫張紘;尚書令張昭;綏南將軍淩統;奮武將軍孫韶;侍中衛溫。另外有個重量級人物,徵北將軍呂範。鄱陽太守周舫,武昌太守程諮。

程普不知道兒子程諮給孫權聯名上書,還在沉思。

孫權拿著奏摺問他:“老將軍也同意調換周瑜和司馬懿?”程普直說:“末將還沒想好。”孫權奇道:“沒想好你怎麼表態了。”程普傻了:“沒有,我沒有表態。”孫權道:“令郎聯名上書沒有和老將軍商量嗎?”說著把奏摺遞了過去。

程普一看就急了:“這個小兔崽子,看我回去收”孫權苦笑道:“老將軍到底是同意還是不同意?”程普是贊成換掉周瑜的,可他對司馬懿並不放心。不過,兒子已經表態了,他也不能打對臺,勉強道:“可以,末將覺得可以。”孫權低頭想了一會兒,突道:“你們都下去,傳大司馬太史慈來見。”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