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兩全其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可惜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按林廣宇的吩咐,慈禧大殮後的第三天下午該是去袁世凱府上吊唁的
子,軍機處的大臣和章京們經過一番商量:乾脆,咱也別一個個陸陸續續地去了,軍機處一班人馬跟著幾位王爺一起走吧。岑
煊雖然復任為軍機,但正式詔命尚未下達,再加上大家都知道他和袁世凱有段過節,也就知趣地沒叫上他。
一起去是可以,但臨行前眾人卻為該誰先走起了糾紛。
慶親王奕劻說,萬歲爺雖然吩咐了奴才主祭,可又吩咐攝政王代天子弔唁,用全副天子儀仗去,哪有臣走在君前的道理,自然是醇王爺為首,我和肅王爺隨後。
醇親王載灃說,皇上雖然吩咐我用全套天子儀仗,可本王畢竟只是替天子去弔唁,主祭的還是慶王爺,論輩分,慶王爺是咱們長輩;論身份,慶王爺是首席軍機;論資歷,慶王爺那是多年的老臣;論關係,慶王爺和袁家是老早的情,怎麼排都得是慶王爺在前頭。
肅親王善耆想著和稀泥,要不讓慶王爺和攝政王一起走?
但這答覆兩人都不滿意。奕劻想著皇上沒吩咐我用天子儀仗,我要是和攝政王一併走,難保有人參我一個僭越之罪。載灃也不滿意,這次就是去袁府祭奠來著,不是別的事,皇阿哥親自指定慶叔主祭,我連個副祭都不是,怎麼好意思和慶王爺一起走?
吵吵嚷嚷,軍機處其他人可都傻了眼了,怎麼辦?別的事還能相互勸勸,可這是三位王爺間的大事。他們都擺不平,你亂出什麼主意,顯得比他們高明還是怎麼的?這問題不處理好,回宮後要是落在皇上耳朵裡肯定得糟,可又不能跑去請示萬歲爺,不然怪罪下來誰擔待得起…軍機處連排個位置都擺不平,還籌劃軍機呢,怎麼讓朕相信你們?別自討沒趣!
於是眾人只好大眼瞪小眼,在軍機處乾著急。三個王爺問來問去都沒人敢出主意,實在是沒法子了,拉下臉來求著張之:“張師傅,您老見多識廣,又是太后欽點的探花,博古通今,乾脆您給出個主意吧。”張南皮起先把頭搖得跟撥
鼓似的:“這可是天大的事情,我怎麼敢亂出主意?”那桐急了:“香帥,袁府的人還都等著吶,咱們要是遲遲不去,萬一落到皇上的耳朵裡,咱們軍機處全得挨訓。”得,既然你這麼說,咱就出個主意!張南皮捻著白鬚娓娓道來:“不妨讓慶王爺先走,但又和攝政王拉開一段距離。從道理上說呢是主祭之人在前頭,其餘人走在後頭;可從架勢上說呢,慶王爺像是給萬歲爺打前站的,慶王爺先到,皇上隨後再到那是正常不過了,怎麼著都
代過去。”眾人一聽,姜果然是老的辣,這主意方方面面都照顧好了,不偏不倚,齊聲說好。奕劻、載灃和善耆一碰頭,想著這主意倒也可行,乾脆就這樣辦吧。只有張之
心裡直犯嘀咕,心想這三人怎麼連這點事情都要鬧騰半天?加起來都頂不上一個袁
亭。
軍機處商議位次不行,但時間火候卻是拿捏的準,前頭奕劻剛剛到袁府給袁世凱上香完畢,後頭就傳來了小蘇拉們震天的喊聲…“代天祭奠,攝政王駕到!”
“哐啷哐啷”鑼鼓響,開道的侍衛已經行至了袁府門口,眾人抬眼瞥去,稍遠處黃羅傘蓋飄逸而來,不是天子儀仗又是什麼?等載灃一腳跨進袁府大門的門檻,裡頭已經呼啦啦跪倒了一地,口裡直喊:“奴才(臣)恭請聖安!”
“聖躬安!”載灃一臉鄭重,連中氣都不覺足了幾分。
其實這趟差事載灃辦的真是幾分猶豫、幾分忐忑,那心情就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這樣複雜。接受代帝弔唁、用全套天子儀仗的任務後,載灃曾經洋洋得意地在家裡宣佈了一番。結果話還沒說完,老福晉就嚇得昏過去了,瓜爾佳氏也哭哭啼啼求著他千萬不能答應,說這是取禍之道“速死!”載灃本來就懦弱,耳子又軟,被家裡兩個女人來這麼一下,半夜裡都睡不著,想著第二天一定要找皇帝把差事辭了。
結果第二天還沒入宮,六弟載濤、七弟載洵已經前來打聽了,一聽載灃的顧慮,連連搖頭。說怕什麼?庚子年後醇王爺不也奉了老佛爺的命令去德國替天子弔唁那克林德?那會兒都辦了,怎的這次就慌了?更何況皇上又不是別人,是咱們親大哥,他說準你用天子儀仗你就用,哪那麼多廢話?要是推三阻四地不肯去說不定皇上反倒起了疑心,以為你端攝政王的架子,這才真叫壞事!兩兄弟極力建議,去,非去不可!
偏載灃是個沒主意的,一聽這兩句話又覺得很有道理,心思又活絡起來。載灃對權力沒什麼野心,但對排場卻是熱衷。庚子後赴德謝罪表面上看是慘了點,替人受過,但實際上對方本就沒有讓人難堪的舉動。德皇威廉二世不但親自接見,賜了載灃一個老大的勳章,說了一番中德親善的客套話,還安排了好幾次場面盛大的晚會讓載灃
面,出席的全都是德國最重要、最顯赫的貴族世家。一看這架勢載灃就笑得合不攏嘴了,回來跟慈禧彙報的時候臉上都帶著笑意。可上次的威風是在外國,這次的風光卻是在國內了。想著心裡又癢癢,便說什麼也不想辭去這個差事了。
自然回來還免不了被兩個女人一頓數落,但載灃這次卻當沒聽見。
主意定是定了,但來的時候他心裡還有些惴惴,特別是軍機處為了位次爭執不下的時候,他又有些後悔不該接了這差事,那才是騎虎難下呢!但走過來時那種前呼後擁、山呼海嘯的覺,眼前眾人那般說不出的恭敬,連慶親王、肅親王都規規矩矩跪倒在地的模樣,使得載灃連最後一點心理障礙都去除了。這
覺好哇!原來做皇上居然是這樣的,真是…想到這裡便不敢想下去,嘖嘖,皇上還在宮裡呢,咱可不能生了僭越之心。
“眾卿平身!”又進行了幾輪儀式後,載灃趕緊喚人起來,想著自己畢竟不是皇帝,還得注意分寸。
“天子祭奠!”禮儀官唱一聲,載灃就按照模樣做一番,這可是在家裡練習好幾次了,生怕出什麼紕漏給皇上丟了面子。
“祭奠畢!孝子還禮!”靈堂裡,頭纏白布,哭哭啼啼的孝子袁克定跪在地上致謝還禮,載灃又是勉一番。別小看這幾句話,可都是讓幾個翰林斟酌之後再斟酌過的,載灃勤學苦練了半天,自然得體萬分,瞧著眾人頻頻點頭的模樣,他自己也覺得很滿意。
“天子賜匾額!”說著,旁邊的小蘇拉已經揭開了那個銅質燙金的匾額,眾人抬眼望去,分明是“勞苦功高”四個大字,看落款顯然是皇帝御書,雖然算不得蒼虯有力、龍飛鳳舞,卻也端莊大氣!眾人紛紛指指點點,認為這塊匾額已經將所有的褒溢之詞涵蓋其中。
“非此匾無以旌袁卿之功!”看著下人們麻利地將匾額安置在靈堂正廳上,載灃擠出了最後一句話。到這裡,代帝祭奠的事情總算告一段落。
接下來載灃就是重複一遍,剛才那些動作是替了皇帝的,他自己還要按醇親王的禮數進行祭奠,這次路子了,動作也快了。
由於皇帝重視,除了慶、醇、肅三親王外,其餘各大親王也紛紛前往祭奠,就連和袁世凱最不對付的小恭王溥偉也去了…白虹劍沒砍下袁世凱的腦袋,居然讓火給燒死了,真是遺憾!
時人評述:“諸王親往祭奠…袁家哀榮已極!”載灃在祭奠時雖然目不斜視,一心只盯著靈堂裡的袁世凱遺像和靈位,但退下來等候其餘軍機大臣祭奠的時候,他的目光卻在人群中緩緩地掃過,想看看今天什麼人一起參與接待,不看不要緊,一看卻嚇一跳,後面的人群堆裡分明整整齊齊站著幾個戎裝著素的軍人,一臉的肅殺。
怎麼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