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新年攻勢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仁和鎮一戰,淮軍的兩大主力傷亡殆盡。李鴻章再也不敢隨便出兵增援,而是派出了大批的軍隊,在杭州城外層層構築防禦工事,準備接張宗禹對杭州的進攻。
吳長慶得知了消息之後,一時就心灰意冷。再也不期盼有援軍來救,而是寫好了遺書讓親兵化妝城平民送去了杭州,帶著剩下的一萬多人拼死拒守城牆。
清字軍對城防的攻堅戰早已練於心,不再單單的依靠步兵攻城,而是從湖州調來了海軍的華興號戰艦配合攻城。
德清縣城高不過五米,有的地方還是用石頭胡亂的加固,那裡能抵禦戰艦上重型火炮的密集轟炸。
華興號在東門處只是連續炮擊了一輪,東城牆連著城門便轟然倒塌。
右師在此時發起進攻,在迫擊炮兵對城牆上進行火力壓制後。
慶軍的兵勇連頭也不敢抬,全部抱著腦袋雙手趴在了地上。
右師趁機攻上了城牆,在天黑前就把城牆上的慶軍剿滅一空,慶軍剩下的兵馬完全被包圍在了德清城內。
張宗禹此時也帶著中師返回了德清縣,在夜裡派出傳令兵,給吳長慶書寫了一封勸降信,奉勸吳長慶不要再做無謂的抵抗。
吳長慶在夜風中看著手下不到六千的兵馬,眼中竟一時悲憤的熱淚直。現在就是想找清字軍拼命,人家也不給機會,
本就近不了清字軍的身。
夜半時分,慶軍中終於發生了叛逃事件。先是一個營的兵勇主動找到清字軍投降,接著就是幾千人的棄槍投降。
淮軍的編制與清字軍的不同,將領大多都是各自為戰。各個手握兵權,軍隊沒有絲毫的凝聚力。所以一旦形勢處於下風,叛逃開始後,就是主帥也無法控制局面。
一個夜晚過後,吳長慶的身邊就只剩下,當初從安徽帶過來的那三百多的老弟兄。
“弟兄們,我吳長慶讓你們跟著我受苦了。”吳長慶最後一次面對手下的兵勇,頭上的黑髮竟然一夜全白。看著剩下的這三百多弟兄,吳長慶大聲的哽咽了一句,拔刀就朝脖子抹了過去。
這三百人在吳長慶副將的帶領下,拒守縣衙,誓死不降。
張宗禹幾次勸說無果後,終於下令士兵們對縣衙發起了最後的衝擊。
三百多慶軍護衛著吳長慶的屍體,一排排的端著洋槍倒下,又一排排的補充而上,直到犧牲掉最後一人。
張宗禹讓人好生安葬了這三百多忠勇的漢子,把投降的六千多兵勇剔除了老弱病殘後,全部編入了各師團之中。這些降兵不過是為了在軍隊中混一口飯吃,加入清字軍後,面對豐厚的軍餉和獎勵,哪裡還有絲毫的怨言,只是幾天的功夫,便完全的找到了歸屬,成為清字軍的一部分。
喬志清也給了前線軍隊很大的擴軍自主權,以儘快的消化在戰鬥中俘獲的士兵。
張宗禹在德清縣休整了三,等到後方的補給一到,便又帶兵南下。在仁和鎮和左師匯師之後,大軍隨即朝杭州開拔。
新年伊始開國大典如期舉行,喬志清正式擔任總統一職,並組建第一屆內閣。內閣總理由洪仁玕擔任,主要負責行政權。內閣下設財政部,工商部,組織部,公安部,教育部,衛生部,外部,文化部等部門。
在內閣外單獨設立最高人民法院,主要負責立法權和司法權。
清字軍正式更名為中華復興軍,簡稱“華興軍”軍隊只對總統負責,由喬志清擔任軍隊的最高統帥,併兼任組織部部長和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一職。
清字軍的轄區內,到處都載歌載舞,熱烈慶祝新中國的成立。文化部也專門成立了中央報社,負責對外刊發官方的一切消息。僅僅這一天就印刷了十萬份報紙,全部銷售一空。
消息很快的就透過個渠道傳播了出去,一時天下都為之震動。
浙江的兩路大軍為了給新中國賀禮,也加緊了新年攻勢。
由顧雲飛統帥的右軍在這一天完全拿下了嘉興府,給新中國送上了第一份賀禮。
李鴻章在嘉興府的周圍可是佈置了數十萬的兵馬,將桐鄉縣,海寧縣,海鹽縣,平湖縣,四縣相連,和嘉興府構成了一道環形的防禦體系。
一旦有一方遭到進攻,便會有四方來援。
顧雲飛比起張宗禹來,更多了些主帥的從容。並不直接進攻面前的嘉興府,而是採用大包抄,大迂迴的戰略,分三路大軍進攻環形防禦圈。由左師繞過嘉興府進攻桐鄉縣。由右師在海軍的配合下,從海路進攻海鹽縣。由中師在嘉興府外構築防禦陣地,嚴防嘉興府的淮軍出兵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