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留辮不留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其他的滿族貴姓也不管家裡的老爺子願不願意,全都強制的給剃了腦袋。畢竟大家都想活命,不能因為你一人就禍害了全族。

城內從前的仵作專門僱了人,每裡從廣場上往城外的亂葬崗拉屍體。

半個月後,巡查完畢。十多萬的滿族人,只有不到一萬多人堅持守,留髮不留頭。全家上下被槍斃後,拉到城外的亂葬崗裡澆上火油後,一把火便燒了個乾淨。

這些旗人的配合倒也在張閒的意料之中,但在滿城外對漢人推行剃辮令後,卻出乎張閒的意料之外。

因為喬志清明確表示,漢人只能勸說,不能動刑。要是勸說無果,便由他們去了,但是今後推行的一切福利政策,都不再與他們有關。

西安城內的一大部分腐儒,看到華興軍不敢對漢人下手後,便以不剪辮子為榮。言必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自己要效仿古人,保持自己崇高的氣節。

每人還以不剪辮子為榮,整裡甩著個辮子,在城內溜來溜去,顯擺自己。

張閒對這些認賊作父,奴役上百年的漢人徹底無語,只能任由他們去了。等到他們揭不開鍋的那天,看他們還能不能保持氣節了。

西安城內苟活的滿人也再不享受往的特權,徹底斷了每月的俸銀。

不要說普通的旗人小戶,就是名門貴族,也都過上了緊巴巴的子,依靠著從前的積蓄過子。

眾旗人是既盼著朝廷趕緊收復西安,又害怕朝廷真的過來。

頭上沒了辮子,就算是在華興軍的槍口下逃了一劫,也會被朝廷給砍了腦袋。

剃了辮子之後,華興軍便也不再幹涉他們的自由。要是想繼續在西安城內生活,就到新成立的民政部登記戶口,把籍貫改成漢族。

要是想走,華興軍也不攔著,只要把家產充公,淨身出戶,去哪裡都可以。

一轉眼,又是金秋十月。不管是江北還是江南,都是一片豐收的繁忙景象。

祁俊藻帶領的求和代表團經過多的輾轉,再次踏上南京的地面。

時隔一年,代表團的所有人都對南京的變化驚訝的目瞪口呆。包括祁俊藻,也算是見慣了大場面,也對喬志清是滿心的佩服。

當初宏偉雄壯的南京城牆,現在已經失去了防禦的作用。被徹底改造成了公園,任何人都可以上去參觀遊玩。

“旅遊”這個詞也第一次出現在華夏曆史上。

喬志清還專門讓財政部下撥專款,在各市成立市政局。專門負責修繕各市的名山秀水,改造成公園景點,提供給百姓閒暇時的遊玩之用。

公園景點本就是老百姓的共有財產,喬志清可不想效仿後世,把旅遊景點都圈起來收什麼門票。

雖然這樣會費很大一部分的財政資源,但是國民的幸福會增加許多,就當是給老百姓的福利了。

“父親,城牆上風大。時候不早了,我們也該回賓館了。”南京城北的城牆上,一位老人正站在垛口邊上,眺望著面前的長江。

一艘艘貨船扶搖而上,來來往往,一副繁華忙碌的景象。

“慎兒,你說江南和江北只有一江之隔,為什麼兩邊就宛如天堂和地獄一般?”老人滿面惆悵的嘆了口氣,目光仍舊環視著前方。他正是負責此次和談的祁俊藻,身後的年輕人便是他的兒子,祁友慎。

現在江南的服裝樣式跟新換代的很快,男人們基本上全部褪去了袍子,全都換上了簡單方便的中華裝。

他二人都還穿著老式的青袍馬褂,在來來往往的遊人中,宛如異國的來客一樣,異常的扎眼。

“父親,喬志清雖然背叛了清朝,但是他卻是漢人的英雄。我們一路上遇見很多的百姓,只要說起喬志清,沒有一人不是高呼萬歲。而且他的思想超乎這個時代,您可能還不知道,南京到鎮江已經開通了火車。江北和江南比起來,落後了不知道幾千裡。”和談兩天後才展開,代表團的人各自去了不同的地方遊玩參觀。

祁友慎在京城時候,就聽說了江南修建鐵路的事情。剛到南京,在賓館下榻之後,就和代表團中的幾個貴族子弟,招了輛出租馬車,到了南京車站參觀了一下。

如果說去年的時候他還對喬志清有些偏見,今年到了這裡,徹底對喬志清心服口服,敬佩至極。

“按照你的意思,難道大清國就該亡?喬志清再厲害,也改變不了他亂臣賊子的身份。他完全可以選擇另一條道路,同樣也能實現這樣的抱負。英國不就是搞了君主立憲制,也屹立於世界之端。為什麼他就非要推翻朝廷?為什麼就非要通過暴力來解決問題?”祁俊藻想起一大堆煩心的事情,又忍不住心中鬱憤了起來。他今年也年過花甲,身子骨也沒以前那麼硬朗,忍不住掏出絲絹乾咳了好一會。

“父親,我們還是先回去吧。今晚喬志遠特意設宴招待您,據說喬志清也過來作陪。您見了他也別再堵氣了,該發生的已經發生,您就是再生氣,也解決不了任何的問題。”祁友慎連忙拍了拍父親的背部,給他舒了舒氣,攙扶著他慢慢的下了城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