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的優客時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們對於喜歡的音樂人通常會冠以一個“某某時代”的象徵稱號,在每個人的或落寞、或孤獨、或苦悶的那個成長、生活、經歷的時代,因為有他們的參與而變得彩紛呈、搖曳生姿。而對於優客李林——這支組於1991年歌唱組合,他們一直是我內心深處最溫柔的牽引,而屬於我的那個“優客”時代,卻始終充滿著晦澀、憂鬱和落寞的滋味。
90年代我還是懵懵懂懂的少年,那時的聽歌途徑一個是卡帶,再一個就是電視上的點歌欄目;而後者是時刻隨免費而見風駛舵的,樂壇免費誰就會拼命的點播誰的歌曲;那時我看的最多的除了四大天王,就是當時很盛行的臺灣香港的組合,而優客李林是其中最能
引我的歌手。
也許是他們的音樂充滿濃濃的校園氣息,真摯、溫暖、還有一些淡淡的青澀;也許當時看來兩人的帥氣是恰好兩個不同的類型:林志炫的斯文、書卷氣,李驥的沉默、酷勁十足;而兩人的組合歌聲裡,既有林的清亮、高亢,也有李的低沉、迂迴…像我這般沉默、乖張、古怪的孩子,於是便發狂般的喜歡上他們。
那時我買卡帶聽,收穫甚少,至今記得只有優客的寒酸的幾張專集而已,其中大多是唱的快要爛掉的《出嫁》、《認錯》、《不知所措》、《少年遊》、《多情種》、《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蒼老》,等等等等。他們的歌總是充滿文藝氣息,二人的組合也煞是有趣:皆是帶眼睛,乾淨利落,但一者看起來斯文溫暖,笑容似三月和煦陽光般灑落;一者卻面容冷漠,所有表情掩於墨鏡後面,猜不透看不清。這樣的優客,恰恰符合當時我那文藝青年的口味。
而當後來我開始聽唱片,與卡帶相比,一張唱片可以涵蓋太多的曲目,能聽到更多的優客李林的歌;然後我才知道,他們早已解散,勞燕分飛了。
似乎一個組合由開始組建到解散這條定律是放之樂壇四海皆准的事情,而太多的組合因為團體的力量而紅遍整個樂壇,而也有太多組合因解散而各自消沉,逐漸隱退。而優客由解散後,我才算是真正的開始全面瞭解他們,理解他們,懂得他們;而此時,也許才是真正屬於我的優客時代的到來,但人事已非,我所熱愛的,是已經遠去的聲音與質,隔著一段叫做時光的歲月,滲透出錯失的落寞
。
解散後林志炫發展極好,先是出了《一個人的樣子》這張翻唱專集,他有一把得上蒼厚愛的好嗓子:清亮、透徹、高亢、空靈;可以將慢調的情歌詮釋的如水時光般的憂鬱淡然,而跳躍的歌詞也能從容不迫如珠璣般吐
;高
處跌宕起伏,迴環處驚險卻總能安然著陸。遊韌有如是對他詮釋歌曲的最好形容。然後不久他就憑藉《單身情歌》一炮而紅,並榮升情歌王子的稱謂,直至現在。
而另一個成員李驥,只在解散後出過一張非常自我的《一個李驥》,然後就漸漸消退出歌壇,往it界發展了。《一個李驥》是一張極度灰與自我意識的專集,詞曲皆由他自己所創作:那些詞彙,音律透
出他的些許心事,茫然、無措,以及極端的自我剖析;他似乎是有些自卑,卻又非常自我,他可以
受朋友的溫暖,卻常常陷於執拗的自我意識中去,他也可以才華飛揚的訴說明朝,卻也總是對於未來缺少期待。
當時我甚至還認為,林志炫應該是走他的情歌王子的路線,而李驥應該成為一個歌手,黑衣、墨鏡、平頭、吉他,以及沉默。事實上這兩人對我而言,我更為欣賞的是李驥,他的沉默、隱忍以及創作才華,都給當時正處少年時的我營造了許多虛幻的夢想:抱把吉他
風歌唱,而
歌手是異常冷漠和安靜的,他可以不英俊,也可以不高大勇猛,但一定要有特立獨行的氣質,憂鬱超然和落寞的姿態。而李驥,恰恰給我這樣的
覺。
可惜,後來至今,李驥一直在做他的it菁英,做的相當出;林志炫依舊一直在唱歌,情歌王子,也依舊出
並且高姿態。
而真正屬於我的那段“優客年代”已經漸行漸遠,慢慢即將消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