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社會給每個人和睦友善的生存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以前,我聽聞哪位球星、歌星是同戀,我就再也無法崇拜,嗤之以鼻。直到有一天,我的好友黯然神傷,她說:對女友真誠的敬佩,卻猛然驚覺陷入同
愛的泥潭,因為她對家的責任、一顆堅強的心,她立刻
身泥潭;因為社會對同
戀的排斥鄙視,她怕以後對那位有暗戀傾向,就連普通朋友關係也毅然了斷。然而,她內心愧疚憂鬱。
我聽後噓籲不已,開始上網搜索有關同戀的資料,對同
戀逐漸由鄙視轉為同情。
懷特姆有對美國、危地馬拉、巴西和菲律賓四國的比較研究中得出過下列重要結論:(1)這些社會中都存在著同戀現象;(2)同
戀者在人口中所佔比例十分接近並保持穩定;(3)社會規範既不能阻礙也並不助長同
戀傾向,換言之,同
戀傾向並不會因為某個社會對它持嚴厲的否定態度而減少,也不會因社會規範的寬容而增多;(4)只要存在一個足夠大的人群,就會產生同
戀亞文化;(5)雖然所在的社會不同,同
戀者在行為興趣和職業選擇上趨於一致;(6)所有的社會都會產生相似的
關係連續體,從男同
戀到女同
戀,各類齊全。
目前,我國15歲至60歲的同戀人數約為3000萬,其中男同
戀和雙
戀2000萬,女同
戀為1000萬。據調查每個國家同
戀比例一般都維持在11%左右。大學男生中有過同
行為的男
佔16。6%,僅有心理傾向的佔8。4%,兩者都有的佔4。2%。發現1000個受訪的女同
戀中,一半的女拉拉都有自殺傾向,而三分之一嘗試過自殺。
請聽同戀者的哀怨:“我不過是愛上了一個跟自己一樣的女子,那又怎麼了?愛上她,是天塌了還是地陷了還是世界末
到了?又沒有影響到地球轉動。中國什麼時候也能允許同
在一起呢?只要脈搏還在跳動,就盼望有奇蹟出現。呵!奇蹟,還要等多久?十年、二十年還是更久?”從前,女人纏小腳“不爛不小,越爛越好。”以人工的方式營造出了獨特的“女
腳越小越美”在五代之前,即有詩文稱讚女
小腳之美,五代之後纏過的小腳更是被譽為“金蓮”、“香鉤”、“步步生蓮花”等等。文人們甚至總結出了小腳的“四美”(形、質、姿、神)、“三美”(肥、軟、秀)。到清朝。纏足之風大盛,漢族女子沒有不纏足的。現在看,卻是荒唐可笑之極。
社會在發展,文明在進步,世俗觀念已悄然變化,比如:離婚不再是稀罕少見之事,未必不幸福;在婚姻裡的未必就非常幸福。幾年、幾十年後,相信在社會上,跟異戀一樣,同
戀也再正常不過。用發展觀點看,誰也無法預料:親朋好友的孩子、孩子的孩子、孩子的孩子的孩子,今後會不會同
戀。
真希望社會能理解寬容同戀者,給予和睦友善的生存空間,希望每個人在不觸犯別人利益的前提下,都能無憂無慮地快樂地做真正的自己,共同和睦地生活在同一片陽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