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喜結連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他們剛到不久,司馬承禎師徒也來。自從加入軍器監之後,司馬承禎就另有住處。不過,司馬承禎和陳晚榮的關係很鐵,陳晚榮成親,他也要來得早點。
沒多久,葉天衡拄著柺杖來了,遠遠就笑呵呵小友小友叫個不停。一見面,又是一個熊抱,不住在陳晚榮肩頭拍著。
至親好友,陸陸續續到來,劉懷德、寇義兵、僧一行、梁令瓚,劉福清、王忠嗣、王少華、楊思四人聯袂到來。
道賀過後,三五成群,扎堆閒聊去了。到了餉午時分,前來賀喜者不過十幾個最好的親朋。過了中午,前來道賀的人就多了。軍器監的良工,朝中大臣,成群結隊的到來,還不到天黑,潛邸裡就人山人海了,前來賀喜者不下千人之眾。
陳晚榮光是接受客人們的祝賀就費了老大時光,等到安定下來,累得夠嗆。
剛剛過氣,陳再榮就來了:“哥,該去
親了。”等的就是這一刻,陳晚榮不由得
神大振,猛的站起道:“走!”右手一揮,彷彿在指揮千軍萬馬衝殺一般,大步而出。
跳上青花,陳再榮、王少華、王忠嗣、吳道子、王翰他們跟著上馬,隨著陳晚榮出了潛邸,帶著人,真奔鄭府。
一口氣功夫就趕到鄭府,只見鄭府張燈結綵,喜慶氣氛十足。
“新官人到!”陳晚榮一行剛到門口,司儀扯起嗓子就吼起來了。
“新婦子催出來!”陳再榮他們扯起嗓子吼個不停,算是回答了。
唐朝成親有一整套禮儀,黃昏時分趕到新娘子家,新娘子要梳妝,親隊就要喊“新婦子催出來”或者新郎
詩,這叫“催妝。”
“新婦子催出來!”陳再榮他們吼個不停,把香車趕進鄭府。
鄭建秋笑得嘴都合不攏了:“晚榮,你來了!來了好!來了好!你得等會兒,丫頭在換妝呢!”
“見過岳父!”陳晚榮施禮相見。
“晚榮,免了,免了!”鄭建秋嘴上說得親熱,卻攔在路中間,沒有放行的意思。他是個知書識禮的人,如此做太沒禮貌,他這是為何呢?
陳晚榮不由得愕然,鄭建秋笑得很親切,嘴上卻道:“晚榮,你已經進了大門,你的詩呢?你不念詩,岳父不能放你進去。”
“詩?”陳晚榮雖給告知了很多禮儀,仍是很意外。就在這時,右手一緊,一團物事進來,一瞧之下,只見王翰正向他使眼
。
把右手裡的物事打開一瞧,是一張硬黃紙,上面寫著一首詩,正是王翰的筆跡。頓時明白,王翰早就為他寫好詩了,不由得大是高興,照著念道:“柏是南山柏,將來作門額。門額長時在,女是暫來客。岳父,是這個嗎?”
“好詩,好詩!晚榮詩才不凡,岳父見識了。請!”鄭建秋是不是眼神有問題?明明是王翰給陳晚榮的詩,他卻只贊陳晚榮,不讚一句王翰。
“謝岳父!”陳晚榮這才鬆口氣,跟著鄭建秋往裡行。剛到中門,鄭建秋又攔在路上了道:“晚榮,這到中門了,你該念下一首詩了。”
“又是詩?怎麼這麼多的詩?怪不得唐朝被稱為詩的國度,唐詩那麼有名,原來如此!多成親幾次,白痴都會成詩人!詩仙,詩聖估計就是這麼來的!”陳晚榮在心裡大是慨,唐朝這詩的用處真是大。
讀了那麼多的唐詩,就沒有一首結婚用的,這唐詩也太能唬人了。
“岳父…”陳晚榮正待明說沒有準備時,右手裡又給進一團物事,展開一瞧,仍是一首詩,還是王翰的筆跡,不由得大是
:“有王翰這個詩才在,倒是省了很多麻煩。結個婚要這麼多詩,要是不通文墨,就不成親了?天啊,這不是在折磨人?”一邊轉念頭,一邊照著紙上念:“團金作門扉,磨玉作門環。掣卻金鉤鎖,拔卻紫檀關!”鄭建秋仍是一如既往的贊好:“好詩,好詩!晚榮,你的文才
進若斯,岳父心裡代你高興。”
“我明明照著紙上詩唸的,你怎麼沒見看?是不是老眼昏花了?現在玻璃有了,得給你配一副眼鏡,免得睜著眼睛說瞎話!”陳晚榮大不以為然,謙遜道:“岳父過獎了。”
“請!”鄭建秋這才讓開路。
催妝詩的一個用處就是,新娘子遲遲不出來,就不停的唸詩,直到唸到出來為止。
“新婦子催出來!”王少華他們齊聲高叫起來。
罷過中門,只見鄭晴風姿綽約,打扮得花枝招展,在青萼的攙扶下,款款而來,比起平裡,自有一股風韻。
陳晚榮真想上去揭起紅蓋頭,好好瞧瞧伊人模樣。快步上去鄭晴左臂,輕輕一捏。鄭晴左臂微微一振,暗示已)#榮了。
“請新婦上車!”司儀吼一嗓子。
鄭晴在陳晚榮和青萼的攙扶下,來到香車前,按照禮節,圍著香車轉了三圈,這才上車。
陳晚榮跳到車轅上,提高聲音:“新婦子聽好了,新官人為你趕車嘍!”本來這車由王少華趕,陳晚榮臨時起意,要為鄭晴趕車。這話帶有調侃之意,鄭晴卟的一聲笑出聲來,陳晚榮雖然沒有看到伊人的嬌顏,也是想象得到,伊人肯定是笑得特別燦爛,特別開心,特別幸福。
在鄭建秋夫婦的絮叨聲中,陳晚榮一甩馬鞭,香車起動,出了鄭府。
一幫子人簇擁著香車,直去潛邸。不多一會兒功夫就到了。此時的大門前鋪著幾條氈褥,錦繡燦爛。陳晚榮停下車,飛身下車,推開車門,青萼扶著鄭晴出現在門口。陳晚榮二話不說,一把抱著鄭晴,右手順勢在鄭晴纖上輕輕一捏,鄭晴嬌軀一顫,右手在陳晚榮身上一擰,算是回答了。
陳晚榮把鄭晴放到氈褥上,在陳晚榮和青萼的攙扶下,鄭晴蓮步輕移,走過第一條氈褥。一個女傭忙過去,把後面的氈褥拿起來,放到前面去。
按照唐朝風俗,新娘進入夫家,腳不能沾地,是以要放些氈褥。新娘走過的氈褥,要由人放到前面去,就這樣一次接一次的轉下去,稱為“轉席。”有詩說“青衣傳氈褥,錦繡一條斜”就是這意思。
只有為數不多的幾條氈褥,經過這般轉席,就鋪成了一條彩斑斕之路,寓意“傳宗接代,前程似錦。”走完轉席,大門正中放著一副馬鞍。要是在現代社會,有人在門口放上一副馬鞍,會給人罵死。在唐朝卻是不可缺少的禮節,新娘經過時,可以跨過去,也可以坐一下,寓意生活平平安安。
“小姐,馬鞍到了,小心點。”青萼小聲提醒。
“我坐一下!”鄭晴小聲回答。
來到馬鞍前,鄭晴坐在馬鞍上,姿態優美,好象洛河女神似的,上千人看在眼裡,忍不住齊聲驚歎。
鄭晴站起身,腳步輕盈,進入潛邸。接下來,就該是青廬拜堂了。現代社會成親,拜堂是在正屋舉行。唐朝拜堂不是在正屋,而是在青廬。
所謂青廬,就是用青布幔臨時搭成一屋,因而稱為青廬。
“皇上駕到!”就在這時,只聽一個尖細的內侍聲音響起,陳晚榮一聽就知道是高力士的聲音。
話音剛落,就見門口給照耀如同白晝,李隆基高大的身影出現在門口。李隆基大步進來,葛福順、姚崇、張守珪、王仲、高力士緊跟在他身後。
“參見皇上!”所有人大禮參見。
李隆基擺手道:“免了!今天,朕是來給陳晚榮賀喜的,這些虛禮就免了。”
“謝皇上!”眾人見禮畢,站了起來。
李隆基掃視一眼,點頭讚道:“不錯,辦得節儉。陳晚榮,要是朕沒有記錯的話,你是朕御極以來第一個成親的朝中大臣,你能以簡約為事,崇尚節儉,朕心甚
。”
“皇上,這是臣該做之事!”陳晚榮按照禮節謙遜。
李隆基接著道:“你們這些朝中大臣,就應該向陳晚榮學學。數十年來,奢華不斷,大臣們、富商們,竟相攀富,費無數,讓朕心痛呀!”
“遵旨!”李隆基最後道:“陳晚榮,你能如此節儉,深體朕意,朕也不虧了你。今天,朕特的請來了公孫姑娘,等會,就請公孫姑娘劍舞一曲,為你慶賀。”
“公孫劍舞?”陳晚榮想起初入長安時,在渭水之濱欣賞劍舞一事,那種讓人澎湃的**湧上心頭。婁虹不過是個傳人,就能把劍舞到那種程度,公孫本人那是何等的造詣呢?
陳晚榮不由得很是期待。不僅陳晚榮期待,所有人都很期待。就連鄭晴都是緊了緊陳晚榮的手臂。
不能怪他們,實在是公孫劍舞的名氣太大了。當然,此時的公孫大娘還年青,不能叫公孫大娘,要叫公孫姑娘了。
“謝皇上!”陳晚榮很是興奮。玄宗這份禮物可是太大了。公孫劍舞名動天下,有幾人能看到呢?
李隆基的心情很不錯,手一招,一個年人過來:“這是李龜年,等會公孫姑娘舞劍時,朕和李龜年奏樂。”陳晚榮一瞧,這年青人不是那個在祝捷大會上和李隆基一起擊鼓的人麼?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龜年,陳晚榮還真是有些想不到。
當時在玄武門欣賞他到高超的樂技,本想打聽他是誰。只是事情太多,居然把這事給忘了,沒成想,他居然是“歌聖”陳晚榮這份喜悅非筆墨所能形容。
李隆基的音樂天賦天下共知,公孫劍舞名動下,還有歌聖李龜年的樂技,任何一樣,都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今晚,卻要在陳晚榮府上齊現,這是足以轟動天下的大事。
陳晚榮絕對想不到如此巨大的榮幸居然落到自己頭上,不由得腦袋發暈,不住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