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常氏六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白駒過隙,很快進入了十月中旬,藥王廟事件已經過去快一個月了。盛京也飄飄灑灑下了幾場不大不小的雪。而沈穆清卻漸煩躁。
先是她腳上的傷,一直都不大見好,趁著劉先生來給李氏看病,又讓瞧了一回,劉先生讓繼續用那紅玉膏,還說,都是以前用清風散耽擱了。
再就是錦繡,劉先生說已無大礙,她卻整糊糊的很少有清醒的時候,
糊的時候就喊著閔先生的名字,清醒的時候就像
待後事般,自己的哪些衣裳給誰,哪些首飾給誰,梯己的銀子全
給了落梅,讓給置辦一棺槨和牌位:“要記得每年清明給我上香。”也不知道這話被誰傳到了李氏的耳朵裡,李氏叫了沈穆清去,讓把錦繡搬到小柳園去休養。
小柳園位於沈府西角,住著幾位無兒無女又服侍過沈家長輩但年事已高的管事媽媽,不是老,就是病,走進去一股子暮氣。
做下人的病了,本來就需要回避,錦繡這樣,李氏一直沒有發話,已對她是厚待,沈穆清還能說什麼,只得讓落梅和珠璣把錦繡送到了小柳園,派了身邊一個叫綠的小丫鬟去服侍,還讓明霞時不時地去看看她。
最後就是那幾個新來的丫鬟。魯金枝改名叫了月桂,陶惠改了名叫盈袖,耿湘蓮依舊用了原名,另外幾個一個叫凝碧,一個叫步月,一個叫留,再加上那個璞玉,一共七個丫鬟,全都拔到了沈穆清的屋裡。那個湘蓮,好像得了陳姨娘的眼,她身邊的丫鬟湘荷隔幾天就來竄竄門;璞玉完全像個石頭般的沒心沒肺的,看見了什麼,誰問都一五一十地說出來,沈家從上到下的人都喜歡逗她說話;其他幾個丫鬟也從開始的畏手畏腳到現在的嘰嘰喳喳,以至於安園天天熱鬧得像集市。
沈穆清從猩沈箴這段時間好像也非常忙似的,早出晚歸,本就沒有回內宅來。沈穆清找了他好幾次,都沒有遇到。
她只好求了汪總管,讓遇見了沈箴,說一聲。
這樣又等了幾天,她腳上的傷到是好了,汪總管那裡什麼消息也沒有。
沈穆清隱隱有種覺,沈箴肯定是在為他那個打擊王盛雲的計劃在忙。可她這邊也等不得了,她只好叫珠璣去問周百木:“老爺回來,想辦法給報個信。”珠璣到是去了,可回來的時候臉卻紅得像關公。
沈穆清心中微動,卻沒時間去細細琢磨。因為汪媽媽領了常師傅的遺孀來給沈穆清請安。
那女子不過二十七、八歲的年紀,高大健美的身材,穿著白綾對襟襖,鴉青素面馬面裙,
出穿著鴉青
雙面鞋的一雙天足。她雖然目有戚
,卻神
剛毅,完全顛覆了沈穆清印象中未亡人楚楚可憐的形象。
見到沈穆清,她先是不卑不亢地行了個禮,然後淡淡地一笑道:“姑娘找我來,不知有什麼吩咐?”沈穆清見她那堅強樣子,已心生好,又聽她說話落落大方,更有了幾分結
之心。
她請了常師傅的遺孀到炕上坐。
常師傅的遺孀沒推辭,落落大方地坐到了沈穆清的身邊。
待落梅上了茶,沈穆清也不客氣,把汪總管事先準備好的兩個銀元寶——各重二十五兩的雪花銀用汗帕包了遞給常師傅的遺孀:“因家母病著,不敢讓她也知道這事,所以才沒有親自去祭拜,銀子雖少,給哥兒姐兒做件衣裳穿。還請常家嬸嬸不要嫌棄。”常師傅的遺孀笑著接了過去:“那就多謝姑娘了!”眼眶中卻有瑩晶閃爍。
沈穆清心裡也不好受。
這可是常師傅的賣命錢!
一時間,兩人都沉默下來,只聽得見西次間那自鳴鐘滴滴答答的齒輪摩擦聲。
“還沒問嬸嬸怎麼稱呼呢?”沈穆清為了打破屋子裡的沉悶,問了一個相對安全的問題。
“我孃家姓陸,在家排行第六,你稱我六娘就是。”陸六孃的聲音裡帶了一聲哽咽。
“孩子們都還好吧!”沈穆清話一出口就後悔。
父親去世了,孩子們能好嗎?
她忙轉移了話題:“聽說你們這幾天就要回滄州去了,有沒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陸六娘深深地望了沈穆清一眼,道:“我們不準備回滄州去。”沈穆清愕然。
“我雖然出身清寒,但也沒有種過田。讓我回滄州種田,只怕是收成還不夠僱人的費用。而且孩子大了,也要進學,回滄州去,私塾先生的學問也不如京都的好。”陸六娘細細地道,“威遠鏢局廚房裡還缺個人,我灶上功夫還不錯。跟總鏢頭說了,暫時在局子裡做廚娘,一個月也有一兩五錢銀子的入賬。房子是他原來在的時候買的,只圖糊個口,也夠了。”沈穆清見陸六娘頭腦清晰,對未來的安排即合理也符合她的實際情況,更覺得陸六娘不簡單。
“常言說的好,遠親不如近鄰。六娘以後閒暇著,常來我們家走動走動。有什麼事,互相也好照應著。”沈穆清真誠地道。
陸六娘卻笑道:“姑娘不必自責。他是在河邊走動的人,總有一天要溼腳的。這也是求仁得仁,求義得義了。”話雖如此,語氣中卻是化不開的濃濃悲哀。
沈穆清的眼淚一下子就落了下來,旁邊立著的落梅和珠璣、英紛也都紛紛掩面低泣。
陸六娘卻笑著不停地安她們:“快別哭了,你們一哭,我這淚也止不住了…我這好好容易才想通…”大家又坐了一會,陸六娘藉口家裡有事,就要告辭。
沈穆清也不敢留她,怕被李氏知道,親自送她到了二門,又讓落梅和珠璣送到角門。
兩人去了半天也沒有折回來,到把沈月溶等到了。
這段時間,她常在安園和陳姨娘住的恭園跑來跑去。
沈穆清非常不喜歡這種情況。以前,她如果有什麼事不讓想李氏知道,輕而易舉的就能控制局面,而現,見陸六孃的時候,還要派人去把風。
沈月溶過來問鎮安王王妃生辰的事。
“這要看太太的意思。”沈穆清請她炕上坐了喝茶,“有時候會去,要是趕上身子不舒服或是天氣不好,未必會去。”
“大家都去,我們家的人不去…那,鎮安王府不會責怪嗎?”沈月溶有些困惑地道。
沈穆清笑道:“全京都的人都知道,沈府的太太十天倒有九天躺在上,能去,那才能給了天大的臉子。”沈月溶也笑,道:“妹妹也不去嗎?”
“太太去,我自然也去。太太不去,我要在邊侍疾。”沈月溶就有些失望,道:“我還準備妹妹一起去見識見識…這樣的機會,我以後怕是一輩子也碰不到了。”沈穆清心裡一軟。
她所求的,也不過是為自己情謀個出路而已…
沈穆清就掩嘴而笑:“以後姐姐封了誥命,還怕少了鎮安王府的請貼嗎?”沈月溶的眼淚說掉就掉了下來:“好妹妹,姐姐哪裡有那命啊!現在也只能是拖著,拖過了三年的守孝期。”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見到二叔,太太和老爺也不好說什麼。”沈穆清安她,“姐姐且放寬心住下,總還是有三年,有的是時間,大家都想想法子。”沈月溶
泣著點了點頭。
立在沈月溶身後的黃氏拿著巾子擦著眼睛,哽咽道:“姑娘和我們姑娘倒底是姊妹,還求姑娘在太太面前說兩句話!”沈穆清心裡微哂:看來陳姨娘的路沒走通啊!
心裡雖然這麼想,沈穆清還是決定幫幫沈月溶。她的婚事早點定下來,她也可以早點安心,免得這樣上跳下竄的,讓人看著心裡煩。
(明天會更正常更新(*^__^*)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