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妖怪者,蓋氣之依物者也。氣亂於中,物變於外,形神氣質,表裡之用也。本於五行,通於五事,雖消息升降,化動萬端,其於休咎之徵,皆可得域而論矣。
夏桀之時厲山亡,秦始皇之時三山亡,周顯王三十二年宋大邱社亡,漢昭帝之末,陳留昌邑社亡。京房易傳曰:“山默然自移,天下兵亂,社稷亡也。”故會稽山陰琅中有怪山,世傳本琅
東武海中山也,時天夜,風雨晦冥,旦而見武山在焉,百姓怪之,因名曰怪山,時東武縣山,亦一夕自亡去,識其形者,乃知其移來。今怪山下見有東武裡,蓋記山所自來,以為名也。又
州脆州山移至青州。凡山徙,皆不極之異也。此二事未詳其世。尚書金縢曰:“山徙者,人君不用道,士賢者不興,或祿去,公室賞罰不由君,私門成群,不救,當為易世變號。”說曰:“善言天者,必質於人;善言人者,必本於天。”故天有四時,
月相推,寒暑迭代,其轉運也。和而為雨,怒而為風,散而為
,亂而為霧,凝而為霜雪,立而為蚳●,此天之常數也。人有四肢五臟,一覺一寐,呼
吐納,
氣往來,
而為榮衛,彰而為氣
,發而為聲音,此亦人之常數也。若四時失運,寒暑乖違,則五緯盈縮,星辰錯行,
月薄蝕,彗孛
飛,此天地之危診也。寒暑不時,此天地之蒸否也。石立,土踴,此天地之瘤贅也。山崩,地陷,此天地之癰疽也。衝風,暴雨,此天地之奔氣也。雨澤不降,川瀆涸竭,此天地之焦枯也。
商紂之時,大龜生,兔生角,兵甲將興之象也。
周宣王三十三年,幽王生,是歲,有馬化為狐。
晉獻公二年,周惠王居於鄭,鄭人入王府,多脫化為蜮,人。
周隱王二年四月,齊地暴長長丈餘,高一尺五寸。京房易妖曰:“地四時暴長佔:、夏多吉,秋、冬多兇。”歷陽之郡,一夕淪入地中而為水澤,今麻湖是也。不知何時。運鬥樞曰:“邑之淪陰,
陽,下相屠焉。”周哀王八年,鄭有一婦人,生四十子,其二十人為人,二十人死。其九年,晉有豕生人,吳赤烏七年,有婦人一生三子。
周烈王六年,林碧陽君之御人產二龍。
魯嚴公八年,齊襄公田於貝邱,見豕,從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之,豕人立而唬,公懼墜車,傷足,喪屨。劉向以為近豕禍也。
魯嚴公時,有內蛇與外蛇鬥鄭南門中。內蛇死。劉向以為近蛇孽也。京房易傳曰:“立嗣子疑,厥妖蛇居國門斗。”魯昭公十九年,龍眾於鄭時門之外洧淵。劉向以為近龍孽也。京房易傳曰:“眾心不安,厥妖龍眾其邑中也。”魯定公元年,有九蛇繞柱,佔,以為九世廟不祀,乃立煬宮。秦孝公二十一年,有馬生人。昭王二十年,牡馬生子而死。劉向以為皆馬禍也。京房易傳曰:“方伯分威,厥妖牡馬生子。上無天子,諸侯相伐,厥妖馬生人。”魏襄王十三年,有女子化為丈夫,與生子。京房易傳曰:“女子化為丈夫,茲謂陰昌,賤人為王。丈夫化為女子,茲謂陰勝陽,厥咎亡。”一曰:“男化為女宮刑濫,女化為男婦政行也。”秦孝文王五年,遊煦衍,有獻五足牛,時秦世大用民力,天下叛之。京房易傳曰:“興繇役,奪民時,厥妖牛生五足。”秦始皇二十六年,有大人長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於臨洮,乃作金人十二以象之。
漢惠帝二年,正月癸酉旦,有兩龍現於蘭陵廷東里溫陵井中,至乙亥夜,去。京房易傳曰:“有德遭害,厥妖龍見井中。”又曰:“行刑暴惡,黑龍從井出。”漢文帝十二年,吳地有馬生角,在耳前,上向,右角長三寸,左角長二寸,皆大二寸。劉向以為馬不當生角,猶吳不當舉兵向上也,吳將反之變雲。京房易傳曰:“臣易上,政不順,厥妖馬生角。茲謂賢士不足。”又曰:“天子親伐,馬生角。”文帝后元五年六月,齊雍城門外有狗生角。京房易傳曰:“執政失下,將害之,厥妖狗生角。”漢景帝元年九月,膠東下密人,年七十餘,生角,角有。京房易傳曰:“冢宰專政,厥妖人生角。”五行志以為人不當生角,猶諸侯不敢舉兵以向京師也。其後遂有七國之難。至晉武帝泰始五年,元城人,年七十,生角。殆趙王倫篡亂之應也。
漢景帝三年,邯鄲有狗與彘,是時趙王悖亂,遂與六國反,外結、匈奴以為援。五行志以為:犬,兵革失眾之佔,豕,北方匈奴之象。逆言失聽,
於異類,以生害也。京房易傳曰:“夫婦不嚴,厥妖狗與豕
。茲謂反德,國有兵革。”景帝三年十一月,有白頸烏與黑烏群鬥楚國呂縣:白頸不勝,墮泗水中死者數千。劉向以為近白黑祥也。時楚王戊暴逆無道,刑辱申公,與吳謀反。烏群鬥者,師戰之象也。白頸者小,明小者敗也。墮於水者,將死水地。王戊不悟,遂舉兵應吳,與漢大戰,兵敗而走,至於丹徒。為越人所斬,墮泗水之效也。京房易傳曰:“逆親親,厥妖白黑烏鬥於國中。”燕王旦之謀反也,又有一烏,一鵲,鬥於燕宮中池上,烏墮池死。五行志以為楚、燕皆骨
,藩臣驕恣,而謀不義,俱有烏鵲鬥死之祥。行同而佔合,此天人之明表也。燕陰謀未發,獨王自殺於宮,故一烏而水
者死;楚炕陽舉兵,軍師大敗於野,故烏眾而金
者死:天道
微之效也。京房易傳曰:“顓徵劫殺,厥妖烏鵲鬥。”景帝十六年,梁孝王田北山,有獻牛,足上出背上者。劉向以為近牛禍,內則思慮霿亂,外則土功過制,故牛禍作。足而出於背,下
上之象也。
漢武帝太始四年七月,趙有蛇從郭外入,與邑中蛇鬥孝文廟下。邑中蛇死。後二年秋,有衛太子事,自趙人江充起。
漢昭帝元鳳元年九月,燕有黃鼠銜其尾舞王宮端門中。王往視之,鼠舞如故。王使吏以酒脯祠鼠,舞不休。一一夜,死。時燕王旦謀反,將死之象也。京房易傳曰:“誅不原情,厥妖鼠舞門。”昭帝元鳳三年正月,泰山蕪萊山南洶洶有數千人聲。民往視之,有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圍,入地深八尺,三石為足。石立後,有白烏數千集其旁。宣帝中興之瑞也。
昭帝時上林苑中,大柳樹斷仆地,一朝起立,生枝葉,有蟲食其葉,成文字,曰:“公孫病已立。”昭帝時昌邑王賀見大白狗,冠“方山冠”而無尾。至熹平中,省內冠狗帶綬以為笑樂,有一狗突出,走入司空府門,或見之者,莫不驚怪。京房易傳曰:“君不正,臣篡,厥妖狗冠出朝門。”漢宣帝黃龍元年,未央殿輅軨中雌雞化為雄,
衣變化,而不鳴,不將,無距。元帝初元元年,丞相府史家雌雞伏子,漸化為雄,冠距鳴將。至永光中有獻雄雞生角者。五行志以為王氏之應。京房易傳曰:“賢者居明夷之世,知時而傷或眾在位,厥妖雞生角。”又曰:“婦人專政,國不靜,牝雞雄鳴,主不榮。”宣帝之世,燕、岱之閒,有三男共取一婦,生四子,及至將分
子而不可均,乃致爭訟。廷尉範延壽斷之曰:“此非人類,當以禽獸從母不從父也。”請戮三男,以兒還母。宣帝嗟嘆曰:“事何必古,若此,則可謂當於理而厭人情也。”延壽蓋見人事而知用刑矣,未知論人妖將來之驗也。漢元帝永光二年八月,天雨草,而葉相樛結,大如彈丸。至平帝元始三年正月,天雨草,狀如永光時。京房易傳曰:“君吝於祿,信衰,賢去,厥妖天雨草。”元帝建昭五年,兗州刺史浩賞,
民私所自立社。山陽橐茅鄉社有大槐樹,吏伐斷之,其夜樹復立故處。說曰:“凡枯斷復起,皆廢而復興之象也。”是世祖之應耳。
漢成帝建始四年九月,長安城南,有鼠銜黃稿柏葉,上民冢柏及榆樹上為巢,桐柏為多,巢中無子,皆有幹鼠矢數升。時議臣以為恐有水災。鼠盜竊小蟲,夜出,晝匿,今正晝去而登木,象賤人將居貴顯之佔。桐柏,衛思後園所在也,其後趙後自微賤登至尊,與衛後同類,趙後終無子,而為害。明年,有鳶焚巢殺子之象雲。京房易傳曰:“臣私祿罔幹,厥妖鼠巢。”成帝河平元年,長安男子石良、劉音相與同居,有如人狀,在其室中,擊之,為狗,走出。去後,有數人披甲,持弓弩至良家。良等格擊,或死,或傷,皆狗也。自二月至六月,乃止。其於洪範,皆犬禍,言不從之咎也。
成帝河平元年二月庚子,泰山山桑谷,有鳶焚其巢。男子孫通等聞山中群鳥鳶鵲聲,往視之,見巢燃,盡墮池中,有三鳶鷇,燒死。樹大四圍,巢去地五丈五尺。易曰:“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後卒成易世之禍雲。成帝鴻嘉四年秋,雨魚於信都,長五寸以下。至永始元年,北海出大魚,長六丈,高一丈,四枚。哀帝建平三年,東萊平度出大魚,長八丈,高一丈一尺,七枚。皆死。靈帝熹平二年,東萊海出大魚二枚,長八九丈,高二丈餘。京房易傳曰:“海數見巨魚,
人進,賢人疏。”成帝永始元年二月,河南街郵樗樹生枝,如人頭,眉目須皆具,亡發耳。至哀帝建平三年十月,汝南西平遂陽鄉有材仆地生枝,如人形,身青黃
,面白,頭有髭發,稍長大,凡長六寸一分。京房易傳曰:“王德衰,下人將起,則有木生為人狀”其後有王莽之篡。
成帝綏和二年二月,大廄馬生角,在左耳前,圍長各二寸。是時王莽為大司馬,害上之萌,自此始矣。
成帝綏和二年三月,天水平襄有燕生雀,哺食至大,俱飛去。京房易傳曰:“賊臣在國,厥咎燕生雀,諸侯銷。”又曰:“生非其類,子不嗣世。”漢哀帝建平三年,定襄有牡馬生駒三足,隨群飲食,五行志以為:馬,國之武用。三足,不任用之象也。
哀帝建平三年,零陵有樹僵地,圍一丈六尺,長十丈七尺,民斷其本,長九尺餘,皆枯,三月,樹卒自立故處。京房易傳曰:“棄正,作,厥妖本斷自屬。妃後有顓,木僕,反立,斷枯,復生。”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陽方與女子田無嗇生子,未生二月前,兒啼腹中,及生,不舉,葬之陌上。後三
,有人過,聞兒啼聲。母因掘收養之。
哀帝建平四年夏,京師郡國民聚會里巷阡陌,設張博具歌舞,嗣西王母。又傳書曰:“母告百姓:佩此書者,不死。不信我言,視門樞下,當有白髮。”至秋乃止。
哀帝建平中,豫章有男子化為女子,嫁為人婦,生一子。長安陳鳳曰:“陽變為陰,將亡;繼嗣,自相生之象”一曰:“嫁為人婦,生一子者,將復一世,乃絕。”故後哀帝崩,平帝沒,而王莽篡焉。
漢平帝元始元年二月,朔方廣牧女子趙病死,既棺殮,積七
,出在棺外。自言見夫死父,曰:“年二十七,汝不當死。”太守譚以聞,說曰:“至陰為陽,下人為上。厥妖人死復生。”其後王莽篡位。
漢平帝元始元年六月,長安有女子生兒:兩頭,兩頸面,俱相向;四臂,共,俱前向;尻上有目,長二寸所。京房易傳曰:“暌孤見豕負塗,厥妖人生兩頭,下相攘。善妖,亦同人。若六畜,首目在下。”茲謂亡上,政將變更。厥妖之作,以譴失正,各象其類。兩頸,下不一也。手多,所任
也。足少,下不勝任,或不任下也。凡下體生於上,不敬也;上體生於下,媟瀆也。生非其類,
亂也;人生而大,上速成也;生而能言,好虛也。群妖推此類。不改,乃成兇也。漢章帝元和元年,代郡高柳烏生子,三足,大如雞,
赤,頭有角,長寸餘。
漢桓帝即位,有大蛇見德陽殿上。洛陽市令淳于翼曰:“蛇有鱗,甲兵之象也;見於省中,將有椒房大臣受甲兵之象也。”乃棄官遁去。到延熹二年,誅大將軍梁冀,捕治家屬,揚兵京師也。
漢桓帝建和三年秋七月,北地廉雨,似羊肋,或大如手。是時梁太后攝政,梁冀專權,擅殺,誅太尉李固、杜喬,天下冤之。其後,梁氏誅滅。
漢桓帝元嘉中,京都婦女作“愁眉”
“啼妝”
“墮馬髻”
“折步”
“齲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