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直搗黃龍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因此洪承疇的課聽的人最多,也十分的彩,許多年輕地學員都十分崇拜他,而宋獻策的課卻是比較懶散,不過聽他的課的人也不少,而且許多軍中不得志地人都很喜歡宋獻策身上那種十分樂觀的生活態度,尤其是跟貼近他們的語言,所以變地兩極分化起來,喜歡洪承疇的學員多是帶著幻想的剛剛接觸軍事領域的學員,他們大多數沒有上過戰場,直接考進來的,而喜歡宋獻策的學員大多數是各軍區選拔過來的學員,他們大多數都是從士兵一步一腳的走上來的,識字部隊,文化水平相對來說較低,而且基本上都是五大三
,宋獻策本就長的不漂亮,也只有跟這些人混在一起才有面子些。
代表洪承疇這一方的被稱之為“學院派”而代表宋獻策一方的則被劃為“實戰派”
“學院派”自然是喜歡勾勒出宏大的戰略目標,喜歡與對手大規模的會戰,一舉擊敗敵人。成就輝煌名聲,而“實戰派”基本上都是以典型地小戰鬥為主,因為他們大多數人都沒有指揮過大規模軍隊會戰,他們認為戰爭充滿了偶然,不是一兩次戰鬥可以解決的,而且敵人也不會按照你設定的安排去指揮,所以要積小勝而成大勝,一點一點的磨掉對方的有生力量,進而獲取最後的勝利,因此兩撥人在學院內部是勢成水火。都認為自己的理論是絕對正確的,因此吵的不可開,成為學院的一大亮點。
對於這種爭和洪、宋二人都持支持地態度,因為兩種思想都沒有不同的形勢下選擇不同的手段罷了,只是這些人還沒有明白過了,等到他們上了戰場,走上越來越高的位置,他們就會明白,這種爭吵實在是一種費口水的無謂行為!()朱影龍一行四人。秘密的出了京城,與在前面等候的顏佩偉的兩個小隊匯合。然後北上遼東,第一站就是通州軍事學院,他需要調一個人跟著自己幫助出謀劃策以及拾遺補缺。
只是不知道洪承疇和宋獻策兩個人中帶誰去比較好?也罷,這個問題給他們自己給煩惱去吧。
—要秘密手段將二人從軍事學院給叫了出來。
“你們兩個,一個隨朕北上,一個留下,朕給你們一炷香的時間,自己選。”一炷香的時間十分短暫,兩個人面對面地對視了一會兒就過去了,不過兩人早已有默契。很快便有了決定。
“皇上,還是讓宋參謀長跟您去吧。”洪承疇知道這一次去定會有功立,但是自己並不適合做一個謀士,相反宋獻策心思捷。比自己更加合適。
“宋獻策,你的意思?”朱影龍含笑地問道。
“微臣願往!”宋獻策的朝洪承疇一個顏
,知道他這是在幫自己。雖然自己立功也頗多,但畢竟是中途出家,好多人並不服他這個位置,如果再力幾個大功的話,別人也說不出什麼了。
瞄到洪承疇眼神中閃過的一絲失意,朱影龍微笑的拍了他一下肩膀,親切的道:“洪愛卿,你的《平倭方略》朕不會忘記的。”洪承疇霎時動的臉上血氣上湧,
道:“微臣
謝皇上!”
“朕知道你們一向焦不離孟,孟不離焦,不過這一次朕卻是要你們分開,不過這個時間不會太久,三個月,最多半年而已。”朱影龍笑著保證道。
“皇上這麼說,好像微臣跟洪總司令有一腿似的!”宋獻策怪笑一聲道。
“哈哈…“朱影龍大笑起來,一旁洪承疇地老臉臊的通紅,狠狠的瞪了宋獻策一眼,他可不敢在朱影龍面前這麼放肆。
兩輛馬車,宋獻策跟朱影龍上了第一輛馬車,宋獻策眼睛真的很毒,一眼便瞧出朱影龍身邊一個悉地人都沒有,就知道這一次出宮定然是非常機密,不然京中不會一點消息都沒有傳出來。
“宋愛卿,你不是有“鐵口斷宋”的美譽嗎,你給斷一斷,朕這一次秘密北上有何目的?”朱影龍微笑地朝宋獻策望去,問道。
“微臣不敢胡亂枉測聖意。”
“哎,你怎麼也學的跟那些腐文人一樣,酸起來了。”朱影龍笑罵一聲道。
“那微臣可就大膽的揣測一番了!”宋獻策神一震,
直
桿子道。
“你說,你說。”朱影龍含笑望著宋獻策,不知道從他的嘴裡能否聽到什麼驚人的話語。
“皇上此次可是秘密離京,據微臣所知,皇上自登基以來很少出京,就算出京,也必是人所共知,前呼後擁,最少也得有兩百人護駕,與今之簡陋之大不同,皇上此行一定將朝廷上下,文武百官都給瞞住了。”宋獻策道。
“看出這個並不難,接著往下說,朕要你說的是朕的目的。”朱影龍提醒道。
“皇上說要北上,那一定是北出山海關,此行必定是遼東。”宋獻策繼續道。
“嗯。”朱影龍點了點頭,他沒有必要再這個問題上賣什麼關子,反正宋獻策一路通行,自是要知道的。
“皇上此行北上遼東,一定是有大事,這個大事一定是關係到大明跟大清,微臣斗膽猜測一下,是不是大清要對我大明開戰了?”宋獻策問道。
朱影龍搖了搖頭道:“若是大清要與大明開戰,朕若是前往遼東,豈不是給遼東的將士們添亂嗎,而且朕還知道自己的重要,可不想再重演一次土木堡之變。”
“皇上莫非想主動開戰?”宋獻策一驚道。
“為什麼不可以呢?”朱影龍笑了笑道。
“可是如果主動開戰的話,那對大明的聲譽,還有影響?”宋獻策心中顧慮道。
“天無二,地無二主,皇太極若是不登基做皇帝,那朕還真沒有藉口討伐他,但是他現在做了皇帝,那就等於說他先撕毀了與朕簽署的錦州條約,那朕出兵討伐又有何不對?”朱影龍冷笑道。
“這麼些年來,大明一直是處於守勢,鮮有主動進攻的時候,滿洲國的土地本來就屬於我大明的奴兒干都司,朕率王師收回故土又有何錯?”
“皇上所言有理,但是眼下金主皇太極剛剛登基,一定防範甚嚴,這個時候進兵的話,對我軍大不利呀!”宋獻策道。
“如果朕有辦法讓皇太極認為大明是故意的佈下圈套,怒其出兵大明,然後擺出一副堅守的態勢,實際上卻以雷霆之勢,迅速出兵,大軍直撲盛京,宋愛卿認為朕有幾層勝算呢?”朱影龍笑問道。
這是一個既天才又瘋狂的計劃,但是從錦州、大淩河出兵至盛京,這可不是一望無際的平原,盛京可是堅城,防禦完善,這中間只要走漏了一絲風聲,讓皇太極有了準備,這可不是奇襲,而是送死了!
“如果再加上裡應外合呢?”朱影龍笑眯眯的望著宋獻策。
宋獻策眼睛中的驚意越甚,籌碼在一點一滴的增加,似乎勝利的天平在緩緩的傾斜著。
當然這個瘋狂的構想並不是這麼一說就可以完成的,它牽扯太多的佈置,朱影龍並不打算孤軍作戰,他還有盟軍,察哈爾蒙古部,額哲的三萬蒙古軍,蘇布地的兩萬蒙古軍,還有濟州島上的一萬五千朝鮮復**,這些雜牌軍隊湊起來也有十來萬,起碼能牽制住皇太極十萬至二十萬的兵力,盛京城內兵力並不多,最多也就七八萬,加上守衛盛京周圍的堡壘關卡,總兵力也就十餘萬,其實戰略是瞬息萬變的,並不一定就要攻陷盛京,圍城打援這可是明軍有效戰法之後,只要佔領了遼陽,那麼就可迫皇太極遷都,到時候他威信喪盡,還有資格再做皇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