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四章-新日本之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然,其實這次不去理會本的局勢也無關大局,只是那樣的話,以後的子中可能會不斷有若干麻煩的小問題出來猶人,所以我這才下定決心長痛不如短痛,讓袁世凱緊急回來花個一年半載把事情料理了,省得以後再有什麼意外。

大開殺戒是不可避免的,藩屬要有藩屬的樣子,不然就要列為征討之國,這便是我給袁世凱的定心丸,有了這麼個意旨,他辦起事情來就少了許多顧忌,效果也能達到最佳。

沒有時間再去做一些表面功夫了。袁世凱抵達威瀛府後,即刻以欽差的名義召見了駐新湘省六個鎮的營級以上官員,新湘島的七萬五千人的部隊,也緊急進入了戒備狀態,隨時可以為袁世凱可能做出的任何決定作強硬保障。

而同一天,東海總督左寶貴也在新蜀省訓誡了新蜀省五個鎮的中上級官員,要求他們隨時做好作戰準備,以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

氣氛頓時便緊張起來,本政府和京都幕府都遞來了抗議書…當然,是經由理藩院系統傳遞的,袁世凱一一照收,隨即將抗議書原封不動的還了兩方面的人馬。並當即趕往東京,在那裡不作片刻停留,立即由陸路直抵東京以北的赤城山,第二天清晨便在赤城山下的軍營內檢閱了兵馬,並進行了持續三天的封山演習。而他自己則安然在赤城山內的軍營過了三天。

這三天本政界人士都是在無盡的恐慌中度過的,袁世凱顯示了前所未見地強硬作風,而這背後顯然有皇帝陛下的欽準,那麼前段時間聽說的皇帝訓斥袁世凱貿然向本派兵地消息就是站不住腳的。

該反省的人會反省,要頑抗的人會頑抗。

第四天袁世凱傳出可以借見外客的消息後。東京到赤城山的官道上絡繹不絕的是各方大員地車隊,像趕場一樣從東京唐紹儀處轉到赤城山袁世凱處。

重要人物包括憲政黨黨魁,政府首相大隈崇信;共和派的普選同盟會會長松本。正在長野失意地寺內校長,王室派出了以常宮昌子內親王為代表的私人名義團體抵達赤城山,並謁見袁世凱。

在東京的唐紹儀也沒閒著,中華會館的人從他那裡領受了新地任務,從總參派出的兩個年輕人莫瑞和曾黎,以皇家代表的名義從霍元甲和黃飛鴻那裡分別接掌了中華會館的領導權。而霍黃等元老人物則分別獲頒皇家賜予的武尊和武聖等名目不同地封號,並接回本土。準備榮任即將新設的體育部諮議元老職務。

四天後,袁世凱回到東京。正式向本國國王大正頒旨,詔諭其本國主的權威,並溫言褒勉,聲言作他最堅強的後盾。大正國王自然是涕零。袁世凱這一下也得到了以乃木犀典為首的軍界終於國王的高級將領階層的支持。

當天陸軍部發表聲明。聲言絕不放棄對明治國王死因疑點的追查。

經過這些步驟,大正國王終於堪勘繼承了他父親遺留下來地位置,也稍稍建立了他自己的威儀。

接下來的步驟就要輕鬆的多了,袁世凱安排的人馬漸漸的在本上中下各階層建立了。

自己的勢力,併成功的在本人民心目中建立起了一個政府或陸軍中有人要陰謀推翻王室。全仗天使袁大人支持,大正國王才順利登基的形象。在條件成後,袁世凱權衡再三,最終選擇了一個叫桂太郎的陸軍背景深厚的人作為支持對象。

桂太郎是山縣的好朋友,也算是山縣在陸軍系統的利益代言人之一,只是稍稍外圍一些,沒有寺內和山本權兵衛那樣突出,在針對山縣系的政治清洗中也被清洗了下來。目前賦閒在家,主張藩閥政治制度的桂太郎與天海國系統有聯繫,但由於利益及目的的不一致也有衝突。袁世凱也是在之前通過天海國的系統見過這個人,此人有一定的實力,但是如果脫離了中國的支持將永世不得翻身,所以袁世凱本次到東京之後,就選擇到了他。

在經過數次商談之後,桂太郎願意出面組黨,並接受袁世凱領導下的理藩院本事務局的支持,他的組黨迅速得到了寺內的同志會的響應,算是在本政壇開了一個好頭。

桂太郎年紀五十五歲,本來在清洗之後已經完全破滅了的政治理想又重新被袁世凱點燃,在他的藩幕齊心會的成立大會上,面對著支持他的黨徒,他當眾向袁世凱表示了謝,並在言語中稱讚袁世凱是拯救本的人,向袁世凱進獻尊號“新本,新藩閥制度之父”並得到了黨徒的熱烈響應。

袁世凱的以支持國王建立上層權力,培植政黨建立中層的勢力,全面發展中華會館的幫會勢力來控制下層社會的策略,終於取得初步進展。

這三條線,如今全部收束到了理藩院本事務局手中。

袁世凱在東京出奇的沒有見到天海國的那位大將軍,原因是袁世凱抵達的前一天,松平志男已經趕返回到了京都,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這一天,也是第一零一和一零二鎮在神戶登船回國的子。

而袁世凱在本公開場合的講話有四五次,但是沒有一次提到這位大將軍,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明確的信號,隨著松平氏的漸漸走高,他越來越有些飄了。

袁世凱在本忙了十多天,正準備回國參加新的乾清宮賜宴時,一個新的情況出現了。

漸漸有謠言在東京和長野地區開始散播,言說中**隊之所以租借赤城山作為駐軍地點,一方面是為了便於攻擊京都,另一方面也是要偷挖當年德川幕府在倒臺前匆匆埋藏在赤城山的鉅額藏金。

傳言有聲有有板有眼,說赤城山地區有農民看見中**隊每天在山裡開挖什麼,隔段時間就有大量的箱子被運走等等,而且還有舊德川幕府時代的軍人出來作證等等,更有說法是這次袁世凱之所以在東京未作停留便先趕赴赤城山,是因為有一箇中**人攜金逃亡的事件要處理云云。一時之間眾說紛紜,言紛紛,袁世凱剛剛建立起來的扶助王室的形象立刻就遭受危機。

這當然是謠言,謠言止於智者,但是世上往往是愚者多。對於袁世凱來說,可以說從來只有他算計人,沒有別人算計他的,沒想到這一次居然是被人以這樣的方式攻擊,並將他前段時間辛苦建立起來的形來優勢摧毀殆盡,更糟糕的是謠言還攻擊到他的數個系統,包括新成立的藩幕齊心會,在謠言中,這些都是幫助中國人,出賣本利益的大。謠言末句便清晰的指出了他們要攻擊的重點:“在袁世凱的主持下,在中華會館這種黑惡勢力的執行下,在藩幕齊心會這樣的走狗的幫助下,大本帝國貯藏於赤城山的四百萬兩黃金,正在一兩一兩的變成中國的財產,最近聽說中國向英國支付購買戰艦的,正是來自本,屬於本的黃金。”這項謠言其實是有些據的,萬延元年,也就是1860年,世界金價大漲,對銀的兌換率為1∶15,而本國內的兌價則只有1∶3,所以本國內的黃金大量外,當時的幕府“大老”井伊直弼開始啟動這項赤城山藏金計劃,到倒幕派將他刺死後,這項計劃又由他的下屬林大學頭和小慄上野介繼續負責。所以直至幕府倒臺,這項藏金計劃本知者不為少。

而幕府財力的雄厚也是人所周知的,幕府時代江戶南北町奉行所這樣的芝麻綠豆衙門的藏金都有萬兩之巨,但是明治維新時,幕府的龐大經濟實力不知去向,所以,赤城山更是懷疑的目標了。

這個謠言,正可謂時機恰當,攻擊有理有據,也讓袁世凱頗為難受,能編造出這個謠言的人,必然就是要下鐵血手段對付的人。袁世凱在初聞謠言後,便立下決心,並立即讓中華會館發動所有親附的本地方幫會勢力開始尋找謠言的頭。

同時,他也開始正式闢謠,一是邀請親華的政治領袖訪問軍營,二來軍營不定期向公眾短期開放,並開放周圍的部分區域讓本人做生意,這些都是直截了當回應謠言的方法。

另一方面,他也開始接觸尚在東京生活的幕府將軍德州慶喜,但是目前來說尚是秘密的。因為很簡單,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松平氏有不軌之心,如果公然與德川慶喜接觸,會讓自稱大將軍的松平氏生出其他的想法來,節外生枝反而有所不便。

幾天後,中華會館的人回報說謠言是黑龍會傳出來的。

面對著回報的莫瑞少校和曾黎上尉,袁世凱查證之後,好半天沒有說話,臉上漲的略有些發紅,一拳砸在桌子上,隨後卻是十分平和的吁了一口氣命令道:“傳本大臣鈞令,命大隈重信即刻來見我!”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