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聽不懂你們在說什麼。”衣冠勤的父親緊緊摟住衣冠勤的肩,害怕的看著持刀的倭寇,乞求他們之中有人聽懂他的話。

“他是在告訴你,把你的包袱放下,他就不會傷害你們。”在眾多倭寇之中,終於走出一個懂得漢語的男人幫忙解釋,卻引來衣冠勤父親的不滿。

“不消說,你一定是‘民’。”衣冠勤父親對著權充翻譯的人吐口水。

“同樣都是漢人,卻幫著東洋人打劫咱們大明子民,你不覺得丟臉嗎?”衣冠勤父親的態度相當不禮貌,只見被稱作“民”的男子聳聳肩,不把他的侮辱當一回事。

“我的話說完了,要不要放下包袱是你的事,但別埋怨我沒事先警告你,這些倭寇動起刀來可是毫不留情的。”男子說完這番話即忙著退下,留下一堆倭寇揚著晶晃晃的大刀,對著衣冠勤父親揮舞。

“%#o&!#%!%&!”倭寇一面要他出手上的包袱,一面朝他們父子倆近。

“別過來,不要搶我的包袱,那裡頭只有幾件破衣裳,是我要典當來給勤兒買東西吃的全部家當,給了你們我的孩子就要餓死了。”衣冠勤的父親一心掛念的只有衣冠勤的生命,生怕他會因為沒東西吃而病發身亡。

只可惜,倭寇聽不懂他說的話,就算聽得懂,也不可能點頭答應,畢竟他們是靠掠奪生存。

“#%&!%!%&!”亮晃晃的大刀隨著蠻夷語言直撲而下,衣冠勤父親的生命,就在倭寇不耐煩的警告聲中回到原點。

“爹!”年幼的衣冠勤,怎麼也料不到自己最愛的爹親會為了讓他吃一頓不肯放下包袱,因而被倭寇砍一刀。

他跪下來呼喊倒地的父親,眼睜睜地看著包袱被海寇拿走,漂亮的大眼只能幹瞪著拿走包袱的人,而那人正是那個漢人。

只見漢人低下頭,凝視衣冠勤落魄但俊美的臉,過了好一會兒才緩緩的說道:“你有一雙美麗的眼睛,孩子。”像飛鳳一樣。

“但光懂得拿眼睛瞪人是沒有用的,如果你不服氣的話,不如加入我們,為你父親報仇。”拿走包袱的漢人,撂下這些話便夥同東洋人而去,只剩命在旦夕的衣冠勤父親,對著他的兒子代遺言。

“勤兒…爹對不起你…”衣冠勤的父親依依不捨的撫著衣冠勤的臉,萬般離愁在心裡翻攪,然而就是無法順暢的吐

“不,爹。”衣冠勤狠命搖頭,哭紅了眼。

“是孩兒對不起您,要不是為了給我買吃的,您早就放開包袱了。”他恨自己的肚子不長進,忍不住餓。

衣冠勤的父親卻無力的搖頭。

“是我的錯,勤兒,你要是投胎到好人家,今天就不會碰上這種事了。”衣冠勤的父親嘆氣,臨死之前的眸子充滿霧氣,淚溼滿襟。

“爹,您別說話,勤兒想辦法幫您止血。”張著一雙驚惶的眼睛,衣冠勤四處尋找可用來止血的東西,他的爹親連忙阻止。

“別白費心了,勤兒,止不住的。”衣冠勤父親虛弱的說。

“爹就要死了,你找再多的東西也沒有用,事到如今爹只有一個願望。”遠眺著峰峰相連的群山,衣冠勤父親心裡突然浮現出一個願望,井希望由他兒子來完成。

“爹您有什麼願望儘管說,孩兒一定替您完成。”眼見鮮血滿一地,衣冠勤知道他的父親已經沒救了,無論他父親最後的願望是什麼,他都一定要答應下來。

“好孩子…”衣冠勤父親聞言虛弱的笑道。

“爹沒別的願望,只希望往後要是你發達了,幫爹找一處好風水埋了。”說著說著,他由笑轉為哭。

“爹命苦,生來就註定勞一輩子,你也一樣。”衣冠勤父親撫著衣冠勤的臉頰痛哭,眼底盡是不捨。

“幫我找一塊好風水地吧,勤兒。”這是他畢生的願望。

“為了咱們將來的子孫,你一定要謹慎找一塊好風水地將我下葬,免得咱們的子孫跟咱們一樣辛苦…”他越說越沒力氣。

“答應我…一定要答應我…咱們衣家未來的興盛,就靠這塊風水地了…”兩手一攤,衣冠勤的父親等不到衣冠勤的回答就死了。

“爹!”年幼的衣冠勤撲倒在他爹親的身上,兩眼下的淚就跟他父親的血一樣多。

“您別死呀…”衣冠勤哭得上氣不接下氣,身上染滿了父親的鮮血。而後,他突然想起--幫爹找一處好風水埋了。

耳邊迴盪著父親的臨終遺言,年僅十歲的衣冠勤瞬間長大,抬起頭來凝視已然閉上雙眼的父親。

他的父親出生在沿海的一個窮村莊,身為赤貧的農民,他不得已終身為佃農,耕作貧瘠的土地。

然後,到了他這一代,時局更加混亂,他們甚至連田都沒得耕,因為倭寇四處作亂。

“就算時局再怎麼差,也有好命的人,這完全是祖先風水的問題。”他憶起父親時常抱怨的話,雖然其說法可議,但也不無道理,不然怎麼解釋他們一直這麼窮?

“我答應您,爹。”年幼的衣冠勤起誓。

“勤兒後必定幫您找到一處好風水,否則願遭天打雷劈。”衣冠勤立下重誓,撐著瘦弱的身子,隨處撿,便靠著木和雙手在地上挖,草草將他爹的屍體埋了,井留下記號,以便後起殮時用。

案親的後事暫時處理完畢,但現在問題來了,他該怎麼實現對父親的諾言?

抬起茫然的眼,衣冠勤的視線落在不遠處的海面上,那兒正停泊著一艘大船。

如果你不服氣的話,不如加入我們,為你父親報仇。

殺父仇人撂下的話言猶在耳,衣冠勤不免認真考慮。

真的要下海當一名海寇?他問自己。

有何不可?反正真正的東洋倭寇也沒幾個,大多都是亡的漢人,陸地上活不下去了,轉而到海上討生活,這些人統稱為“民。”

“爹,請原諒孩兒,孩兒也是不得已的。”對準埋葬父親的所在地跪地磕了三個響頭,衣冠勤決心加入“民”的行列。

什麼正義、什麼道德、什麼倫理都統統去死吧!對於一個一心擺脫貧窮宿命的人來說,這些無形的東西太奢侈,他需要的是能幫他達成夢想的人,不管這些人是什麼身份、運用的手段有多髒。

再次回顧父親的埋葬地一眼,衣冠勤毅然決然的掉頭走向海邊。

他未來的希望在海上,同時他也不會忘記,他對父親的誓言。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