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這季節原本多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初二下學期的作文要求越來越高,幾百字已經達不到標準,至少是上千字的篇幅才能過關。特別是‮試考‬的時候,汪尚秋甚至有一種放棄整個‮試考‬的衝動。且別說這個,就算是平時老師佈置作文也讓班長傷透腦筋。

這不,老師又佈置一遍關於友情的散文。像班長這種害怕寫作的同學來說,散文比寫記敘文更加困難,老師宣佈完題材之後教室裡頓時一片嘆息之聲。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怕寫作,鄭蓉便是其中一個,她是不怕的。倒不是因為自己多能幹,而是以她和馮雨瑤的關係完全可以得到好朋友的特別“指點”她要做的事就是在作文本格子裡擬好題目,今天她填上的是“最好的朋友”習慣的推到馮雨瑤面前讓她先過過目,馮雨瑤自己也在寫,順便瞄了一眼鄭蓉的作文題目,開玩笑說:“你不會是寫我吧?”

“就是你,誰讓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呢?寫你最好不過了!”鄭蓉得意地說。

馮雨瑤沒再說什麼,關於汪尚秋那件事兒看來好朋友還真沒記恨。埋頭開始寫她自己的作文,關於友情的當然就是寫自己最好的朋友了,只是人選的問題。馮雨瑤擬的題目是“我的班長”無疑是指的汪尚秋。其實她們兩個的事如果不涉及到早戀的話,友情是沒得說的。

馮雨瑤想借作文的機會表達自己和班長之間最真實的情意——友誼。

作文的具體內容只有她自己和老師知道,雖然她寫的很好,但老師卻有他自己的想法。即使語文老師在批閱的地方寫了一個大大的優字,卻沒像以前那樣當作範文在全班朗讀。班主任特別知會過所有帶班老師,注意馮雨瑤和汪尚秋的一舉一動。

馮雨瑤這次的作文因為涉及到班長,所以不便太過推崇。

這篇叫《我的班長》的散文兩千多字在全班所有上去的散文中是的最長,馮雨瑤只是發揮了她的正常水平。作文本發下來之後,鄭蓉借閱好朋友的作文細細讀起來,比起自己寫的果然強了幾百倍,讀起來美美的很人,怪不得可以得優:卡帶裡重複播放著《同桌的你》,悠揚的音樂帶我的思緒穿梭在校園每個角落裡,慢慢串起初二這將近一年的全部記憶,雖獨自坐在一角卻依然覺友情如此清晰如此近切。所有同學都再悉不過,總會想起從陌生到成為好朋友的每一個細節。就算是夜裡歡聲笑語也總在夢裡響起,一切如同白天,從未曾走出過我的腦海。

最難忘卻和捨棄的友情來自身後的班長,也許再過一些時間同學們會逐漸從記憶裡慢慢地淡去,直止消失。但曾陪著我走過風雨的班長,會永遠留下這一份情誼,不會忘記他的點點滴滴。

雖然年少的我們尚無法完全識社會,卻可以從大人們口中得知這世界的需要。沒有人不會歷經社會紛擾,沒有人不會嚐盡人情冷暖。當我們長大後再回首,會發現在內心最深處的自己曾和某個人之間有一份最為純潔最為樸素的友誼。和他或是她之間只有最平凡的情,沒有小說裡的漫,也沒有電視裡的人,僅有的只是一份最為真實的溫暖。

班長關心班裡所有需要關心的人,不論學習還是生活。只要誰有困難他便會過問,能幫他一定要幫。記得有一次我沒帶生活費,餓了一天正在場上漫無目地走著,犯愁於明天生活該如何應對。好朋友鄭蓉也沒多帶一分額外生活費,這些都是家裡早就算好的額度,按需安排。

班長從對面走過來正好碰到,細心的他發現我有心事不太高興,於是就問怎麼了,一開始我並不願說給他聽,因為覺得沒必要而且說了也沒用。最終拗不過他一再追問,小聲告訴他我所遇到的問題。聽完情況之後他二話不說便從口袋裡掏出剛剛帶來的生活費分了一半給我。還鼓勵我說:“一人一半,誰都不會餓著,一個月很快就過去了。”在班長的慷慨幫助下,兩個人每天只吃一餐艱難度過了一個月。只需要這一件事兒我的心裡便對他充滿,這並不是因為小恩小惠,人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重要的是他本就不需要我的回報或是恩,這是一份純潔友誼的開始,值得我一生珍惜。

他的好不止這一次,而是隨時隨地存在,並且不只是單單對我一個人好。他對班裡甚至學校其它的人都一樣對待,只是別人所經歷或是受到的好我不能親自體會。再說說我們之間發生的另一件事,那是一次上休育課時不小心摔倒,又是班長將我送到校最近的醫務室進行處理。路其實並不近,他一路背得很吃力,汗水豆子一般地滾落。我幾次要求他放下來坐會兒,他總是說我在血要儘快趕包紮。等趕到醫務室的時候,他放下我就累趴下了。

不知道以後在畢業時會不會照相,如果有的話我一定要站到班長身邊。等幾十年後我們長大或是老了,再翻開這些舊相片看到班長的臉,我一定會清晰記起他為我們的友誼做過的每件事…

即使鄭蓉在文中出現了一次,但作為馮雨瑤最好的朋友卻不是主角。她明白班長在馮雨瑤心中有多重要,讀著讀著心裡開始發酸,一股醋意油然而生。即使當時是個天大的誤會,畢竟汪尚秋最開始是喜歡她的,可不知為什麼卻又向馮雨瑤表白了,那時候就讓她很失落。

鄭蓉其實是一個心思很深沉的人,只是年紀還小不會表現得很讓人反。對馮雨瑤,表面上是朋友,其實內心卻並不像他表現出來的那種從恨到嫉妒到羨慕,更不會將這些事兒不了了之。其實這只是一個引子,長大後的鄭蓉說不定會用她的方法從馮雨瑤身上奪回點什麼。

因為馮雨瑤的優秀,也因為鄭蓉和她是好朋友,在這兩年的時間裡接觸鄭蓉的男生都會繼而接觸到馮雨瑤。青萌動的男生們多會從喜歡鄭蓉轉而喜歡馮雨瑤。

最早也有過恨,後來慢慢變成了嫉妒,直到平淡地羨慕。為了保持好朋友之間的關係,馮雨瑤也儘可能注意,最後也只能一笑了之。

十三四歲的孩子們,只要看中自己喜歡的異總會想辦法靠近,身體裡的荷爾蒙蠢蠢動。馮雨瑤出眾成了惹男生們青睞的最主要原因,漂亮也是一大原因。僅在初二這一年便有四五個男孩子追過她,還好馮雨瑤自己心裡始終只有班長一個偶像。

當家早,成長早,勞動得早,這些因素讓馮雨瑤有些早,身上散發著其他女同學沒有的神秘氣息。男孩子們都喜歡和這個有魔力的漂亮女同學打道,不少人將這樣的情提升到戀情,不過這個年齡的過家家遊戲總會無疾而終。

實然有一天,馮雨瑤發現自己開始懂得心痛了,開始覺得心裡裝了人。頭一次遇到這樣的問題讓她很是驚恐,不知道如何應對。冰雪聰明的馮雨瑤當然清楚有些事會隨著時光失而漸淡,現在這些青澀的誓言都只能停留在某一刻記憶裡。即使和班長之間真是隻是純潔的友誼,也一樣會因為未來的生活而躺在心底深處,不會像作文裡寫的那樣拿起照片就會再如當初那般清晰。

鄭蓉有意或無意的迴避,馮雨瑤並不是覺不到,但作為兩年的好朋友,馮雨瑤並不想去問她為什麼。沒了男孩子們像蒼蠅一樣圍在身邊,沒了鄭蓉時時刻刻並肩同行,馮雨瑤略微有些孤單。晚自習下課之後到就寢鈴響起的這個時段她會坐在學校場那棵大樹下,看著輕輕擺著的枝條發呆。

戴著耳機聽鄧麗君或是卓依婷的歌,有時候甚至將自己幻想成瓊瑤阿姨小說中的女主角。也許自己會像書中寫的故事那樣遇到個一生也無法忘卻的人,書裡說這叫愛。不過在同學的圈子裡多數人都只用喜歡這兩個字,而不是用愛為在同學圈子裡都只稱作喜歡而不是愛。

這是一個多愁善的季節,女孩的心中有許多不想示人的小秘密。馮雨瑤很害怕現在這種明知喜歡卻偏偏要遠離的覺,害怕漫無目的的這種得到之後又失去,這種孤身一人的生活。

之所以天天呆坐樹下,是因為通過這個月的觀察,班長著實已經放下了前不久還如火一樣的戀情。事實證明這份喜歡已隨著老師和家長的干涉快速地被他遺忘,馮雨瑤深深明白往後如果還喜歡這個男生的話最多隻能算做一廂情願。

“班長,我們還會是好朋友嗎?”

“本來就是!”

“一直都是嗎?”

“一直!”

“只是好朋友嗎?”

“是的!”

“哦…”從心理角度講,馮雨瑤從小就缺少被寵的覺,每個月只回一次家的她更覺得孤單,希望失落的心情能在學校有人為她撫平。可惜從汪尚秋之後再也沒哪個人陪她上學放學,沒誰會在她餓肚子的時候再分一半生活費,沒人會在夏秋冬裡一直讓她覺到來自另一顆心的關注。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