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仲穎攻城廢少帝孟德獻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允得了袁紹手書倒是也有除賊之心,可是卻萬不敢如信中所言招袁紹進京勤王。何進招來董卓便是前車之鑑,至今罵名仍在。王允也擔心前門逐虎,後門進狼。可是不招外兵又如何除的了董卓?王允一時間也沒個好計策。
一ri散朝王允見舊臣俱在,湊在一起搖頭嘆息,抱怨董卓暴行。王允心中一動上前制止道:“諸君,此處並非講話之所,當心禍從口出。”群臣聽王允提醒紛紛閉口道謝,王允見眾人有心除賊便道:“今ri老夫壽辰,晚間請眾位到寒舍小酌,不知諸君肯賞光否?”眾官皆道:“必來祝壽!”當晚王允後堂設宴款待群臣,ri間公卿皆至。酒過三巡,王允忽然掩面大哭。百官驚問道:“司徒賀壽乃是喜事,何故如此悲泣?”王允抹淚道:“今ri並非老夫壽辰,皆因想與眾位一敘,又恐董卓生疑,故言賀壽為託詞耳。董卓欺主權,社稷旦夕難保。想當年高祖皇帝誅秦滅楚,才有天下。誰想傳至今ri,便要喪於董卓之手,我為此而哭也。”眾官聞言皆放悲聲。卻有一人撫掌大笑道:“滿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不成?”王允一看乃是董卓新封的驍騎校尉曹cāo。王允怒道:“你祖孫三代也食漢朝俸祿,如今不思報國反而大笑是何道理?”曹cāo正sè道:“我非笑別事,而是笑眾位朝廷棟樑竟無一計殺董卓。cāo雖不才,願斬董卓首級懸於城門之上,以謝天下。”王允素知曹cāo為人,如今袁紹一走,洛陽城內手中有兵,心中有計者唯有曹cāo。就連董卓都百般拉攏,待曹cāo甚是親厚。王允見曹cāo有計,迴避眾人問道:“孟德有何高見?”曹cāo小聲道:“近ricāo委曲求全以事董卓,就是想要找尋機會將其殺之。伍德瑜所以事敗,皆因呂布在側。如今董卓對我頗為信賴,我也因此得以接近董卓,可趁呂布不在時殺之。聞聽司徒有七星寶刀一口,還請借我一用,cāo願入相府刺殺董賊雖死無恨!”王允一聽曹cāo肯行刺董卓頓時大喜。他知道曹cāo文武雙全,不同於丁管、伍孚是文官出身。更知道曹cāo與董卓走的很近隱藏的很深,頗得董卓信任。若是曹cāo想要行刺,機會可比丁管、伍孚多出幾倍。
王允對曹cāo道:“孟德有殺賊之心天下幸甚!孟德命且不顧,老夫何惜一刀耳?”言罷親自斟酒捧與曹cāo。
曹cāo將酒灑於地上立誓道:“cāo誓殺董賊!若違此誓天人共誅。”王允見曹cāo立下毒誓,便取來祖傳的七星寶刀予曹cāo。曹cāo藏好寶刀又喝了杯酒,便辭別百官而去。眾官也不知王允與曹cāo如何密謀,又都坐了一會兒便皆散去。
次ri董卓招曹cāo相府議事,曹cāo以為時機已到,便佩戴寶刀來至相府。董卓僕從皆知曹cāo是董卓心腹並不阻攔。
曹cāo問下人道:“丞相何在?”僕從答道:“正在小閣中等候校尉。”曹cāo聞言一喜,那小閣乃是後院私密之所,侍衛不多,正好行刺。曹cāo常到相府知道方位也不用人引領直入小閣。不過進了房中曹cāo心便一沉,只見董卓坐於上,呂布侍立在側,這可不好下手。
董卓見曹cāo到了先不議事,而是要寒暄兩句,以為拉攏之意。董卓問道:“孟德因何來遲?”曹cāo在家準備了半晌,內穿甲冑,佩寶刀而來自然有些遲了。若是常人聽董卓一問肯定緊張,曹cāo卻神sè如常道:“馬匹年老羸弱行動遲緩故而來遲。”董卓對身邊呂布道:“我有西涼好馬,名為絕影,奉先可親去牽來贈予孟德。”要說董卓別的沒有,好馬確實不少,西涼本就是產馬之地,又緊鄰西域常能得到好馬。他先用赤兔收買了呂布,這回故技重施又來拉攏曹cāo。
曹cāo見呂布領命而出心中暗喜道:“呂布離去,此賊合該身死。”想到此處他便要拔刀行刺。可是轉念一想,董卓力大,若一擊不中僵持起來於己不利,還要等待時機一擊成功才好。
董卓肥胖,與曹cāo說完了正事之後便覺得疲累。便對曹cāo道:“我不耐久坐歇息片刻,孟德自待奉先回來就好。”曹cāo道:“丞相自便,cāo在此靜候就是。”董卓聞言倒身而臥,轉臉向裡將背對向曹cāo。曹cāo心想:“天絕董賊,此賊當休矣!”曹cāo又稍等了片刻,
覺董卓呼
均勻似是睡去,便
出寶刀在手想要刺殺董卓。不料董卓臥
小息卻並未睡去,從
頭銅鏡中正看到曹cāo在背後拔刀。
董卓見狀大驚,突然翻身坐起問曹cāo道:“孟德意yù何為?”此時房門之外馬蹄聲響,顯然呂布牽馬已到閣外。
縱然曹cāo膽識過人,此時也難免心中惶恐,臉sè為之一變。好在曹cāo天生白淨,就算臉sè嚇得發白也並不顯眼,董卓並未察覺有異。
曹cāo不愧是亂世jiān雄心有急智,在這緊急關頭隨機應變持刀下跪道:“丞相贈馬之恩無以為報,適才猛然想起有隨身寶刀一口,獻上恩相以報恩情。”此時呂布已然進屋,董卓便放下心來目視寶刀。只見刺刀長長尺餘,七寶嵌飾,極其鋒利,果然是口寶刀。董卓乃是武將出身,亦是愛刀之人,接過寶刀命呂布收起。曹cāo又解下刀鞘給呂布。
董卓得了七星寶刀十分欣喜,親自引著曹cāo出閣看馬。這匹絕影馬全身鬃烏黑光亮,號稱絕影的意思是指這馬奔跑起來快得連影子都追不上。
曹cāo一見這馬便知道自己生還有望,對董卓道:“多謝恩相贈馬!此馬果然是天下少有的良駒,能否讓cāo一試?”董卓道:“此馬贈予孟德有何不可?儘管騎乘便是。”遂命人取來鞍轡裝好。
曹cāo牽著絕影一步步走出相府,每走一步,心中便放鬆一分,真如同逃離出虎口一般。偏偏曹cāo還不敢走快,生怕出破綻,好不容易踱出董卓相府,曹cāo已然出了一身冷汗。翻身騎上絕影,曹cāo快馬加鞭直望東南而去。
呂布見曹cāo離去對董卓道:“適才曹cāo似有行刺之狀,因被主公及時喝破才推說獻刀,主公不可不防。”董卓道:“我也有些心疑,只因這刀確為寶刀才放他離去。”兩人正在猜測疑惑,李儒恰好進屋報事,董卓將曹cāo獻刀之事相告,問李儒有何計策辨識曹cāo忠jiān。
李儒想了想道:“曹cāo獻刀而不解刀鞘,此事確有蹊蹺,可是若因此治罪也太牽強。曹cāo無小在京,只獨居寓所。主公可差人傳召,若是他無疑便來則是獻刀。若推脫不來必是行刺,可擒而問之。”董卓深
李儒言之有理便差遣士卒四人去喚曹cāo。四卒去了良久回報道:“曹cāo不曾回到住處,乘馬往東而去。我等追到東門,曹cāo已然出城。門吏曾問其去處,曹cāo道:‘丞相差我有緊急公事’便縱馬而去。”李儒聞聽回報道:“曹賊心虛逃竄,適才行刺無疑矣。”董卓大怒道:“我如此重用於他,他反yù害我,真無恥之徒也!我不殺之難解心頭之恨!”李儒道:“丞相需防備曹賊有同謀者,該儘快拿住曹cāo審問才是。”董卓於是下令畫影圖形,發下海捕文書捉拿曹cāo。文書之上註明,有擒住曹cāo進獻者賞賜千金,封萬戶侯,有窩藏者與曹cāo同罪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