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相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事事休慼,危中有機。
長兄與崔氏以和離收場,反而給自己娶莫三帶來一絲轉機,對於程裕易,這倒是始料未及。
本來他已暗暗在靖州置下一所小宅,家用物什也讓小廝去安置了,脫離王府,他自有辦法生活…自小時,他便想擺脫這王府嫡子身份的限制,一方面活得自在些,另一方面,成就何種事業,也不拘於受出身的限制…但真要割裂這一切,尤其是父母的神支撐,又是另外一番複雜滋味…
孰知,昨深夜歸府,看到父親留的字條,只一句,即:郡主開口問莫三狀況…
這話令人浮想聯翩,卻也沒有任何確準。
程修齊,始終是保守的子,未說太多,怕最後沒成,反而讓老二空歡喜一場。
這段時,程裕易早出晚歸,極少在府內出沒,然家裡的動靜,倒一直落在眼裡。長兄的反應,讓父親母親灰冷了心,同時,也有所觸動,事事休慼相關,哪能步步算得準!不如想開些,隨著兒女心意些也無所謂,於是倒對他這事寬容了許多…
這廂,襄南郡主也有所動作,開始打聽莫三的人品脾。
她覺著,如若真娶那莫三進門,總歸要惹人嗤笑,於是乎,先放出口風也無妨…
她問的,是與莫府有往的兩戶人家,長樂伯府與淮遠侯府。
兩家頗有些訝異,終究不敢去問襄南郡主是何心意,也不敢隱瞞,只把所知的盡數說了。
長樂伯府,因郭齊這樁親事,倒也對莫家瞭如指掌:莫府在靖州雖門戶不顯,但祖上立過軍功、出過煊貴,也不算完全沒有基;如今的莫老太太更是海昌侯府嫡出的小姐,由她坐鎮這幾十年,偌大的府裡,也是肅清上進、規矩井然;莫家子女,無論嫡庶,皆是好好教養著的,絕非家風敗壞、家道不寧的那種人家…至於幾個姑娘,內裡不知,只說
格各異,但都是謹守女兒家本份、大家做派的閨秀…
淮遠侯府更是一番猜測:問及姑娘,難道有結親的意思?!這門第如此懸殊,似乎也不太可能…但是,因海棠的關係,除了照實說了莫家的情況,倒也添了不少美言。
大致就是,莫家老太太教養得好,幾個姑娘都是孝順懂事,厚道淳樸;除此之外,女紅,談吐,姿態,文化程度都是不錯的…
顧娉婷當時也在座,因是小輩,沒有言語的份,卻暗暗觀察郡主每一分眉目表情,回去一五一十地訴與海棠…
這陣風颳進莫府,震動可想而知!
這些時,俞氏並未閒著,就連孫氏,也頗為兩個侄女打探了一番,只是未有入得眼來的相稱對象…因這個原因,府內總有些沉悶,眼看著舊年將逝,姑娘們又長了歲數,如此拖著,真真令人發愁…沒想到一時間峰迴路轉,柳暗花明,竟冒出大喜來!
莫府與忠信王府從無干涉,不曉得怎麼自家兩個丫頭入了襄南郡主的眼!
也不知道是為王府公子相看,還是世友人?
世子和離的消息上個月在靖州傳得沸沸揚揚,不太可能這麼短時間再度議親…那三公子已訂親,最有可能是那位二公子…可是郡主娶媳,什麼樣的靖州貴女求不得?!竟找到莫府門上…
若是他人,也不知是郡主的哪家貴戚?!
莫老太、莫維以為,不管那襄南郡主是何初衷,這般透出口風來,還傳到莫家耳朵裡,不見得是壞事…
莫吉更是大喜過望,彷佛又眼見著自家女兒飛上枝頭變鳳凰…
俞氏自為玉棠議親開始,屢屢受挫,這次倒沒那麼得意樂觀,只是靜觀其變…同時也狠下決心,如若真是忠信王府看上府內的姑娘,必然要不計代價,幫玉棠爭取…
孫氏最為搞笑,一通浮想聯翩後,居然想到郡主是要為西昌老王爺納一門側妃…剛與莫維開口說道兩句,就得了好大一番批駁…
等忠信王府召過那兩個太醫,審問了三番,郡主大概覺得差不多相信那莫三的病是真的好了,去了塊心病…她也不願拖太久,於是決定見一見那莫三,成則成,不成也再度快刀斬亂麻。
但她還是不願請莫家女眷上門,想了一通,雖不是很妥當,還是請長樂伯府出面去張羅。
長樂伯府沒想到,這襄南郡主竟真有結親的意思,心裡有些不是滋味。
自己家裡也有未嫁的姑娘,尚覺配不上王府公子,不敢奢望能與忠信王府攀上親,孰知這郡主不知道這回吃錯了什麼藥,居然不論門第了…但長樂伯府倒算厚道,也不敢打什麼歪主意,只管照郡主的暗示安排了。
靖州女眷聚會多在夏秋之際,這臨近隆冬,怎麼樣能名聲言順的邀請這天差地別的兩家,長樂伯夫人頗花費了一番腦筋,最終以府內新請了個北方廚子,善做八珍宴,請好的幾戶人家來嚐鮮為由發了請帖…同時,為著別樣微妙的心態,自然不肯告知莫家這八珍宴的內裡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