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節-第三十五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卷亂世豪雄篇第十一章長河落第三十一節彭烈和雷重的忠告驚醒了沉醉於勝利之中的鐘繇,他接受了雷重的建議,迅速書告彭城前線的呂布,提出了乘勢攻打徐州的設想。
五月初十,大軍橫渡穎水河,向渦河飛速前進,這時,八百里快騎送來了朝廷的聖旨。
朝廷要求鍾繇即刻分兵支援魯陽、昆陽一線,確保穎川的安全,阻止荊州軍威脅洛陽外圍。至於豫州之戰,朝廷認為現在已經達到了攻擊目的,大軍不但佔據了梁國、陳國,還有可能佔據汝南,而袁譚遭此重創後,一蹶不振,難以東山再起,不足為慮了。今西路大軍在南陽戰敗,東路大軍受阻於彭城、郯城一線,如果再不迅速穩定戰局,豫州之戰的勝果可能轉瞬即逝。
鍾繇目瞪口呆,他萬萬沒想到朝廷竟然不顧豫州戰場的安危,斷然下令呂布、高順撤出彭城、郯城一線,命令王當撤回武關。這道聖旨的意思很明白,南方戰事結束了,天子和大將軍要率軍出征西疆了。此刻豫州還沒有完全拿下來,大軍還在追殺袁譚,如果呂布撤出徐州,高順撤到琅琊國,王當撤回關中,那麼西路戰場上的荊州軍就可以傾盡全力猛攻魯陽、昆陽一線,威脅穎川,而曹也能迅速集結大軍,全力支援袁譚反攻豫州。也就是說,鍾繇在分兵回援魯陽、昆陽的情況下,在剩下屈指可數的時間裡,要想全取豫州,把袁譚徹底趕出去,
本不可能。現在對鍾繇來說,當務之急是鞏固現有戰果,重新部署兵力,以確保大軍能守住汝南、陳國和梁國三個郡國,確保豫州之戰不會功虧一簣,一無所獲。
朝廷的理由冠冕堂皇。當初是鍾繇和呂布強烈要求攻打豫州,朝廷也給了三個月時間。現在三個月的期限快到了,而鍾繇和呂布也基本上完成了預定目標,那麼朝廷當然應該按照原定方案迅速結束南方戰事,轉而全力實施西進平羌之策了。
但這個理由的背後卻有更深一層含意。朝廷不希望鍾繇全取豫州,不願意看到他在短短數月內建立如此大的功勳,更不希望鍾繇因此在軍中站住腳得到更多統領軍隊的機會。南陽戰場上的失敗,鍾繇肯定要承擔一部分責任。他不但是穎川大軍的統帥,更是開闢豫州戰場的主要策劃者,如果沒有開闢豫州戰場,南陽戰場不可能出現如此慘重的失敗。另外他又沒能在朝廷規定期限內全取豫州,因此就算朝廷高抬貴手,讓鍾繇功過相抵,他也沒有繼續統領大軍的可能了。
在北疆人把持朝政的今天,像鍾繇這種鋒芒畢的非北疆系大臣,肯定是重點打擊的對象。
鍾繇憤怒了。長史鄭渾、司馬袁霸等從事雖然也是怒氣沖天,但從大局出發,他們還是勸諫鍾繇冷靜一點,以遵從朝廷的旨意為好。不管怎麼說,就憑鍾繇在兩個多月時間內收復豫州三個郡國的功勞,他回朝後即使不能升官,但也不至於會受到懲處。
鍾繇召見各部將領,宣佈了朝廷聖旨,商量下一步的攻防之策。
彭烈幸災樂禍。他陰陽怪氣地調侃道,大人,你還是急速分兵回援魯陽吧。我和雷大人率軍北上睢陽,幫你擋住袁譚和曹的反攻,免得你顧此失彼,兩手空空,最後落下一個被檻車豐押回京城的悽慘結局。
鍾繇怒目而視,恨不得一拳砸在彭烈的笑臉上。
一個多月來,豫州之戰都在鍾繇的控下順利進行,自始至終沒有一場硬戰,每一場戰鬥的背後都是陰謀詭計,這讓打了十幾年硬戰的各部將領們對鍾繇很是鄙視。這樣繼續下去,就算把徐州打下來了,功勞也是鍾繇一個人的。所以大帳內的將領們此刻和彭烈一樣,個個興高采烈。豫州戰場上的統帥要換人了,這個陰險卑鄙的老頭子總算要滾蛋了。
雷重及時站了出來。他鄭重警告各部將領,豫州之戰不是結束了,而是剛剛開始。在東、西兩路牽制戰場一個打敗了一個撤軍的情況下,劉表、袁譚和曹的軍隊很快就會從東、西兩個方向向豫州展開反攻。隨之而來的是一場硬仗,一場苦仗。這一戰結束了,把叛軍打敗了,豫州三個郡國才算真正收復了,我們才能在豫州站住腳,才能穩定豫州各郡國,才能持續威脅荊州和徐州,為下一步大軍收復荊州和徐州打下堅實基礎。
彭烈和各部將領霍然醒悟,神情隨即凝重起來。
“接下來的仗如果打贏了,我們都有功勞,如果打輸了,我們不但損兵折將,一無所獲,而且個個都要受到朝廷的責罰。”雷重繼續說道“不出意外的話,天子和大將軍將在本月底率軍西征,朝廷不會再撥錢糧給我們。也就是說,呂布、高順和王當三位大人只能在東、西兩翼戰場給我們一定的幫助,能不能守住豫州,只能靠我們自己了。而大軍的錢糧也只能從豫州各郡國籌措。仗打得越長,我們失敗的可能就越大。”鍾繇的臉變了。他
地望著雷重,雷重這番話給他解了圍,穩定了軍心,但同時也讓他看到了自己所面臨的危機。他想到了叛軍的反攻,但忽略了糧草問題。朝廷到了五月底,在規定的攻打豫州的期限結束後,將不會再調撥糧草,這才是朝廷對自己最沉重的打擊。看樣子,朝廷那幫人是決心要置自己於死地了。
彭烈和諸將不由自主地緊張起來,對鍾繇也愈發氣惱。我們都給這老頭子害慘了,他得罪了朝廷,生命岌岌可危,結果我們也遭受池魚之災,跟著他一起倒黴了。
“大人,即刻書告朝廷,請求朝廷考慮到豫州的危機,暫時把彭大人和我的軍隊留下來。沒有我們這五萬人馬,豫州怎麼守?”雷重轉身面對鍾繇,躬身說道“另外,請大人再告朝廷,暫時不要任命豫州官吏。在豫州沒有穩定之前,所有豫州官吏由大人自行任命,以便於大人迅速籌措糧草。”鍾繇的臉越來越難看了。自己雖然飽讀兵書,自詡文武雙全,但今天看起來,和這些久經沙場的老將們比起來,自己對軍隊的理解,對戰場的理解幾乎是一片空白。雷重首先想到了戰局變化後,叛軍會反攻,豫州會陷入危機,隨即又想到了糧草問題。現在他又提醒自己,朝廷極有可能把彭烈和他的軍隊調回兗州和河南駐防,極有可能迫不及待地任命新的豫州軍隊統帥。新的大軍統帥到了豫州,豫州各地的官吏馬上就會更換,這不但無助於穩定豫州各郡,反而可能導致豫州大亂。
豫州戰事結束了,主力大軍當然要迅速回到原駐地,而鍾繇因為沒有打好豫州之戰,自然也要給徵調回朝。那麼,豫州能否守住,不問可知。豫州得而復失,責任當然還是鍾繇的,鍾繇的命運也就可想而知了。
大將軍真的要殺我。鍾繇越想越是心寒,霎時冷汗淋漓,連打冷戰。
鄭渾二話不說,立即書寫奏章。
袁霸悄悄擦了把冷汗,恭恭敬敬地問道:“雷大人,那如今的對策…”
“直殺相縣…”雷重三兩步走到了懸掛於大帳一側的地圖前,手指地圖上的沛國郡治相縣“在朝廷看來,我們在南方戰場上佔據了很大優勢,只要我們不打,叛軍就絕對不敢反攻。但諸位大人請看,在高順和臧霸大人已經佔據琅琊國的情況下,徐州的彭城和郯城一線已經直接面臨我們的威脅,如果我們再在豫州梁國的睢陽站住腳,那麼沛國就無險可守,而彭城、蕭縣一線將處在我們的直接攻擊下,徐州三面受擊,形勢岌岌可危。”
“徐州形勢如此危急,江東難免到
亡齒寒,勢必予以援手。而豫州的失去,對襄邑叛逆試圖形成南北對峙之局是個致命打擊,荊州無論如何都要竭盡全力幫助袁譚奪回豫州,重新把荊、豫、徐三州聯為一體。這樣一來,豫州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肯定會受到叛軍的東、西夾擊,而豫州的形勢也會持續混亂,戰火可能連綿不絕。”
“朝廷打不起這個仗。去年年底我們回京的時候,大將軍一再說了,朝廷無力支撐兩線作戰。所以朝廷看到重創叛軍的目的已經達到,隨即下令東、西兩路戰場撤軍,中路豫州戰場轉入防禦,這和年初朝廷要求在南方發動攻擊的目的是一致的,朝廷這道聖旨沒有任何問題。”
“但朝廷顯然忽略了叛軍反攻的決心,忽略了豫州對叛軍維持南北對峙之局的重要…”雷重稍稍停了一下,繼續說道“或許朝廷沒有忽略這些問題,而是本身就不想改變年初發動南方戰事的目的,不想佔據豫州讓南方戰場陷入持久戰事,從而消耗朝廷大量財賦,嚴重影響朝廷西進平羌的策略。”雷重看看神情嚴肅的鐘繇,苦笑道:“朝廷之所以答應大人和呂布將軍攻打豫州的要求,很可能是為了鼓勵大軍士氣,不想在這個時候打擊前線將士們一往無前的決心,同時他們大概也沒有想到大人會在三個月內拿下豫州,所以…”
“所以你們有可能馬上返回各自的駐地…”鍾繇長嘆道“豫州勢必得而復失。”雷重點點頭“要想改變目前這種困境,只有打相縣,近彭城,和袁譚、曹
的大軍迅速展開對決,並
引更多的叛軍北上,這樣大軍主力全部陷入了沛國戰場,無力回援魯陽、昆陽一線。朝廷在豫州東、西兩翼戰事都很危急的情況下,沒有選擇,只有繼續打。因為南陽已經敗了一仗,如果再在豫州敗一仗,整個大軍的士氣必遭重擊,這會嚴重影響洛陽和中原的防禦。豫州再敗,我們隨即陷入被動防禦,而年初主動攻擊的目的是改被動防禦為主動防禦,以攻代守,所以朝廷絕不允許豫州再敗。”
“朝廷目前最大的難題是糧草。今年天子和大將軍肯定要遠征西疆,財賦嚴重不足。只要大人能把糧草問題解決了,用豫州的糧草打豫州的仗,朝廷就不會為難大人。”雷重看看諸將,從容笑道“這樣,大人的功勞有了,我們的功勞也有了,豫州也拿下了,而叛軍的實力也被消耗了。將來南下繼續平叛,我們就是絕對主力,功勞還是我們的。”
“好…”彭烈用力一拍案几,大聲叫道“好主意。鍾大人,你意下如何?”鍾繇沒有絲毫猶豫,揮手說道:“北上,即刻北上攻殺相縣。”五月中,呂布接到朝廷聖旨,急速撤軍。高順、臧霸也率軍回撤琅琊國。
五月中,孫權回書曹,會稽郡爆發山越叛亂,江東軍主力將南下征伐山越,並有意攻擊
州。因為
州刺史士燮對襄邑的聖旨拒不回覆,襄邑方面非常生氣,打算讓孫權會同荊州桂陽的軍隊,南下威脅
州。孫權說,現在我江東自顧不暇,又承擔南下
州的重任,無力北上相助,請大人多多諒解。
孫權不願相助,這在曹的意料之中,但孫權假借山越叛亂為由,南下打
州,卻出乎曹
的預料之外。由此看來,孫權對江淮局勢已經非常悲觀,他無意北上和曹
爭奪九江、廬江兩郡,轉而集中
力南下打
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