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尖圓弄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白小痴原答應梅冷心收拾東方龍,誰知卻投其門下,甚至想化解雙方糾紛,聽得通天和尚莫名不解。

和尚道:“你又如何化解?”

“很簡單,冤家變親家!”小痴捉狎直笑:“把梅冷心母親介紹給東方龍,一個寡婦,一個鰥夫,必定能情投意合,水到渠成!”呂四卦道:“到時她就變成你師孃了,梅冷心就變成你師姊,變成你上司啦!”

“這…”小痴一陣猶豫,真以為此事成真,然而想了老半天,仍無法擺脫“師弟”之名。

“不管啦!為了成全好事,這點犧牲仍是值得的!”他仍覺得促成好事的樂趣大於一切,笑得甚開心,呂四卦也跟著笑了,畢竟此事若成真,可謂武林第一大事,何等轟動。

和尚卻苦笑不已:“被你如此一搞,天下又不知將成為何種局面了?”

“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嘛!”若有機會,小痴當真會幹此種事,至於後果如何,他可懶得去想。

和尚等他倆笑夠了,才道:“老衲找你們來,只是希望你們能化解此劫數,不知意下如何…”小痴滿口答應:“當然啦,只要我有能力,必定照辦,誰不聽話,我就把他給綁起來,不過這得等我恢復功力再說,老和尚你不覺得現在談這些都太不切實際了?”和尚何嘗不知身在武林,必須要有高強武功為後盾,他只是覺得小痴心靈尚未成,所想的全是一些令人難以揣測的思維,答應的事,可能因一時所好而忘了,甚至反過來施行,梅冷心要他殺東方龍就是個例子,要是助其恢復功力,而將來若反其道而行那該如何是好…“將來事,誰敢預料!”和尚似已無選擇餘地,他苦笑一嘆:“只有盡人事以待天命了。”三人再談些瑣碎事,直到月已西沉,方自躺於巨石上休息。

第二天,天一亮。

小痴為了武功能及早恢復,也開始所謂的“悟道”通天和尚對小痴經脈盡失之症,也無完全把握可以治癒,全憑經驗推斷,他想個人造化不同,小痴又非庸俗之輩,該不會如此下場,是以儘量將自己所知之武學以及醫理告知,希望能有所助益。

呂四卦也湊上一腳,正經八百的在打坐悟道,然而大部份時間,他都在打盹。

半個月下來,呂四卦也胖了不少,然而小痴已開始焦躁不安,所悟的“東西”少說也百來樣,道理談的一大堆,功夫還是不濟,一點起也沒有。

今夜,月弦如勾。

他們三人仍坐於平坦巨石上,和尚居中,小痴在右,呂四卦在左。

和尚望著弦月,已道:“月彎如勾時,其圓相何處去了月圓時,其尖相又去了何處?”呂四卦馬上回答:“月圓的時候,就是月餅,月尖如勾的時候,就是被天狗啃了一口,古代的‘天狗吃月’就是這樣傳來的。”通天和尚輕笑道:“答的很好!”呂四卦得意聳肩:“那裡!”然而和尚仍給他一盆冷水:“給你零分。”呂四卦愕然:“這…傳言本就如此!”小痴道:“給你零分,就是答對了,你可見過零就是‘0’,就是‘對’的意思!”呂四卦恍然一笑:“哦…原來大和尚話中含有禪機?我悟憧了,零就是‘0’就是答對的意思!”小痴輕笑又道:“你只悟了一半,另一半,‘0’就是月圓的時候,‘零分’就是把‘0’分割,也就是影月缺的時候,懂了沒?”呂四卦呵呵笑道:“懂了,最近我進步神速,隨便一猜就得‘零分’,答的真妙!”和尚也笑了,他笑的是小痴竟然有辦法說的頭頭是道,連自己想反駁都無從下手,不多看兩眼,殊不知小痴智能到底有多深?

然而對於一個好動少年,要他坐禪悟道,而且又得不到預期之效果,時間一長,他已起了躁,若非有呂四卦的憨拙,讓他開開玩笑,他早就憋不住了。

和尚被他問的也是有點困窘,因為小痴每每回答,似乎境界都高過他多多,有的甚至他都無法參悟,小痴才說明出處,這都使他尷尬。

他微微頷首,希望小痴回答,因為除了此法,他也別無他法了。

小痴望著下弦別月,無奈道:“境界分為三等,其一‘尖時圓相隱,圓時尖相在’,其二‘尖時圓相在,圓時尖無相’,其三‘尖時亦不尖,圓時亦不圓。’”和尚又愕然了,似乎所有禪理,經過小痴嘴巴,就變得如此明朗。

呂四卦雖然得了“零分”但他也知道只是淺顯的解釋,甚而有點玩意味,因為十幾天的比照一來,他已明白小痴最後的“打禪機”才是禪道的最高境界,好奇心使然,他仍問及這些作何解釋。

小痴很快的已說明:“尖時圓相隱,圓時尖相在”乃指:月缺時,只見其彎尖相,其圓相已失。月圓時,整個圓亮,已包含了彎月的部份,和西瓜“零分”有點雷同。

“尖時圓相在,圓時尖相無”則指:尖月時,雖不見圓相,但圓相仍不失,而月圓時,則尖相尚未成形,境界較高層。

“尖時亦不尖,圓時亦不圓”則表示:如果月尖時,沒有“月圓”的形相和它相比較,何來尖相?月圓時,眼中所見的是“圓相”而心中所想的並非“圓相”又怎知月亮已圓?如此已參透形象之外,悟道已臻化境。

不管小痴如何解釋,呂四卦無法體會“尖無尖相,圓無圓相”之理,這就是慧之深淺。

最後小痴說了一句:“把你打成白痴,腦袋一片空白以後,再去看月亮,就明白這是何原因了!”呂四卦仍不能領悟,乾脆不悟了,他下個定論:只有“白痴”(暗喻小痴)才會懂得這些怪道理。

小痴也欣然接受。

通天和尚讚歎道:“你懂的比我還多。”小痴也嘆口氣道:“其實這道理,在“仰山翫月’時已悟過,也非什麼難事。”通天和尚終於明白小痴之所以會“一無進展”不是在他“悟”了道,而是他懂得太多了,前人所悟的禪道,他早已收,不必花心思去想,馬上就能說出。

如此,看似“悟道”高深,其實只是“懂道”對於武功,可能一無用處。

他不暗歎道:“白小痴啊白小痴,你可知你太過聰明,反而阻礙了你悟道的機會了!”他仍不敢說明,深怕小痴知曉此原因而不悟了,如此更連一絲機會也沒有。

小痴已道:“對這些禪理,我悟的也不在少數,都是超越形象或去蕪存菁,無非是想領悟我體內消逝的內力,能有其它方法可恢復,但事實與像總還有點距離,這樣下去,會有效果嗎?”和尚道:“這是一個考驗,老衲想,該有所助益才是。”小痴自嘲的一笑,道:“有時真想去找那‘要命郎中’賭他一下,免得悟白了頭髮,還悟不出結果!”不想還好,這一想及,他可把要命郎中那些殘酷手法給忘了不少,好歹這也是個方法,不去碰,怎知好壞?他已決心走一趟。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