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陳登北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河北方面的異變,自然是瞞不過有心人的或許是冀州本土做得隱秘,未能讓河東方面提早察覺到虛實,而泰安城外先後的兩場大戰,自然不會遮蔽掉衛寧的視線。

呂布和劉備的嫌隙,從衛寧慫恿張飛開始,便早已經在他中形成了這樣的結果。張飛就是一個乾燥的火藥桶,在呂布和劉備之間結盟的牆角下,串來串去,隨時只需要一點火花,便能炸裂開來。

呂布同樣也是河東的一個不穩定因素,劉備意圖藉助呂布的力量走出困龍之局,這並不是衛寧希望看到的。讓劉備和呂布一同去攻打青州,何嘗不也是衛寧的借刀殺人之計?

而同時,若能稍稍牽制一下袁紹併青州的腳步,也是河東最樂意看到的局面。

但事與願違,劉備和呂布之間的關係,出現裂縫的時間是在太早了,早到都出乎衛寧的意外。不過區區兩座城池而已,便已經讓兩人的關係惡化到了如此的局面。不得不苦笑一聲,衛寧對於張飛那暴躁的能量,確實還沒有深刻的認識,彷彿董卓和天下諸侯註定的敵對命運,張三和呂布也似乎從前輩子開始就已經水火不容。

衛寧倒有些開始後悔,推波助瀾太甚了。

依靠現在兩家人互相的猜忌和敵視,便就算能夠保持那看上去勉強維持的聯盟關係,但畢竟已經形成了致命的破綻,甚至還可能因為這樣的裂痕而被袁紹有機可趁,摧毀的支離破碎。

也是因為呂布的僥倖,一舉趁虛奪下了泰安,並未讓衛寧真正看清楚袁紹的意圖。

卻也沒想到,有一天,袁紹集團上下。竟然會有緊密合作,共同出謀劃策,互相彌補不足的時候。一道龐然大網,悄然灑下,矛頭直指向河東。

衛寧能看到的只有關羽在泰安城下地慘敗。張的慘勝,張飛和呂布的一場廝殺。

在慶幸將呂布迫到窘境的前提下,衛寧自然也擔憂袁紹十萬大軍西進而來,劉備和呂布還能糾纏上多久,會不會演變成一個讓他自己也意想不到的局面?

鄴城重地。太過富饒。河北冀州地風平靜。也讓衛寧有所懷疑。歷城被奪取。不應該會是如此安寧。彷彿在策劃著什麼一樣。卻未能聯想到自己地身上。

事實上。現在地河東。政局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除了軍力強橫以外。致命傷卻是不少。即便他憑藉積年已久地威信。將矛盾壓迫下來。卻不知道潛藏在黑暗中。又有多少人對他虎視眈眈。所以。爭取時間。才是衛寧最需要去做地事情。

河東地繁忙。在緊鑼密鼓。熱火朝天之下。已經有了欣欣向榮地跡象。無論是百姓地齊心協力。對朝廷地認同又加深了許多。便是寒門子弟地大量蜂擁投奔。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各郡吏治地清廉。

初步估計。在未來一年內。恐怕財政收入上。要比以前還要高上不少。作為補償而減免豪門世家地賦稅。卻在吏治清廉下。由百姓填補。甚至過了甚多。

只是這看上去地朝氣。卻不知道會不會是一個曇花一現地情形。

衛寧雖然還在觀望著青州邊界地大戰。但卻還沒有真正將河東地身影浮出水面地意思。畢竟能爭取一點時間。便是一點時間了。

可本來他打定主意的坐山觀虎鬥,卻似乎並不準備讓他隱在幕後太久河東驟然吃下了三州之地,力量急膨脹到了一個駭人的地步。天下的眼光自然而然地便放在了他的身上。若是有些沾親帶故的關係,似乎都能在第一時間想到他。

就在泰安大戰爆後的不久。先來的便是一道來自歷城的求援書函。這自然是劉備尋求河東幫助的求救,在信中彷彿劉備彷彿將自己寫成一個孤苦伶仃的小草,盡有卑躬屈膝的意味,倒是如此,讓衛寧這棵大樹很是無語。

現在地局面顯然並不是河東出動的時候,衛寧要依靠鄴城來充當緩衝,以及牽制袁紹的動態,卻也不能寒了劉備的心,雖然他知道,劉備這樣一個人物,永遠不可能會是他所能肆意掌控的,但在利用價值上,至少還沒有被徹底榨乾。衛寧只能回函一封書,在信中好言寬一番,只道河東已經在秣馬厲兵,隨時可能給他強大的助力,至少…袁紹的威脅,河東願意為他扛下!

畢竟和河北爭鋒相對,就算沒有劉備的求援,衛寧也勢必不會坐視不理。不過也是先前河東態度的曖昧不明,依舊使劉備心中忐忑不安,有了衛寧地親自承諾,劉備也算稍微安下了心中地擔憂。除去呂布來說,劉備其實真正擔憂的,卻還是袁紹這樣一個龐然大物。

衛寧自然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出兵,他還需要整頓河東地力量,一一掃除潛藏在暗下的威脅,對劉備的寬雖然是事實,卻也不可能真正的有什麼大助力。

在回函了劉備之後,本以為便沒有什麼大事了。卻讓衛寧到愕然的便是兩位來自南方的來客,幾乎前腳後腳相繼踏進了安邑的城門。

或許其中一人的到來會出自衛寧的意料之中,但另外一人,衛寧想破腦袋卻沒想到安邑會來他的光臨。

雖然衛寧聽到他的名字,便已經猜到了他的來意,卻更為顯得棘手。

兩個人都是大人物,都是衛寧垂涎許久的良才美玉,可以說,衛寧可以用一座城池的代價,而換取他們的效忠。

而讓衛寧猜出他來意的那位,便是從徐州繞過曹的搜尋而北上河東尋求幫助的陳登了…

陳登,在歷史上,或許更多的人只注意到他在曹和呂布之間決戰中一閃而過的芳華。但卻忽略了他本身地豔才,無論是文思,還是謀略,可以說。若非他的英年早逝,恐怕也必然會在這個亂世中,留下一道絢爛之

事實上,單單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衛寧心中一股萬分親切的覺。油然而生,就好比當初和郭嘉,典韋一般惺惺相惜。

不為別的,衛仲道這個名字似乎被衛寧刻意忽略了很久,但始終是他心裡永遠散不去地傷痕,他卻是從來沒有忘記自己這個早死鬼的身份…

大家正在读